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USB设备是当前计算机理想的接口之一,通过对USB接口的数据流模型描述,阐明了主机与USB设备的通信数据交互方式,并从USB设备与主机系统交互和USB设备与驱动程序交互两个方面,解释了以USB设备即插即用功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USB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口技术,以其简单易用、速度快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但由于USB接口协议复杂,且涉及到WINDOWS操作系统的响应问题,使得USB设备的开发较困难.该文介绍基于DSP的USB接口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及应用,详细论述了USB的固件编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USB接口在Mass Storage中的应用.经实际验证,PC机能够顺利的识别USB设备并通过USB接口与其进行数据的读写交换.随着DSP在数字信号处理上的广泛应用,USB接口将在DSP开发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Linux系统中USB设备驱动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滨  朱友平 《甘肃科技》2004,20(1):47-48
通过Linux系统中的USB设备驱动架构的分析,对USB设备驱动程序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基于RTOS的USB设备端驱动程序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USB进行分析,研究并开发RTOS与USB的设备端驱动程序。采用V-model的软件工程开发方法,所开发的设备端驱动程序顺利地通过USB设备端仿真器的测试,所得结果正确。USB作为一种新型的串行通信标准,统一了外设接口,提高了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5.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外围接口标准.它具有即插即用、扩展方便、数据传输率高等特点.但由于USB总线协议复杂,使得USB设备的开发比较困难.本文首先介绍了USB的总体性能及特点,然后对USB总线的系统体系结构、通信模型、机械规范和电气规范以及USB设备结构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USB设备开发的一般过程,并对目前USB芯片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杨军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2):33-34,39
USB3.0是新一代通用串行总线,该总线下的设备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主要原因是它的通信标准及协议刚由USB3.0开发小组(超过200家公司)制定出来。USB3.0必将很快取代USB2.0成为今后市场的主流USB设备接口。本文针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编写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框架结构给出了基于嵌入式Linux下的USB3.0驱动程序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鹏超  祝治安 《科技信息》2009,(16):192-193
本文介绍了一种比较简单方便设计USB设备的方法,设计采用51单片机和USB接口芯片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来实现一个完整的USB设备。系统采用的控制器是51单片机AT89C51,USB电气接口则是PHILIPS公司的USB接口芯片PDIUSBD12。单片机控制器作为下位机,通过USB电气接口芯片和USB总线与PC机交换数据,并实现USB设备的逻辑功能。本文详细的阐述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包括由C51和PIDUSBD12芯片组成的USB基本功能模块,系统扩展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软件的具体实现,包括固件程序,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本系统开发的最终硬件成果是一个带有USB接口的设备,通过USB电缆与PC机相连接,能够实现主机对设备的列举,以及和PC机交换数据,并实现其扩展功能。该系统简单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很广泛USB、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利用微软驱动开发模型(WDM)开发的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方法,分析了主机与USB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并通过实际应用USB技术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开发过程说明进行USB总线接口和WDM驱动程序设计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嵌入式Linux系统缺乏对USB设备管理的问题,依据Linux内核中Proc虚拟文件系统可实时地提供当前系统内核信息的特点,结合进程间的通信机制,提出了一种关于USB设备自动安装及更新安装的方法,实现了嵌入式Linux下USB设备的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0.
欧明  魏臻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3):6218-6221
通过对Windows CE.NET下的USB系统结构和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包的分析,研究了在Windows CE.NET嵌入式操作系统下进行USB相关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过程。以Windows CE.NET实例代码为基础,重点介绍了USB流接口驱动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USB通信技术     
本文讲述了USB通信技术.首先叙述了采用USB总线的优点及其协议规范版本变动,再次描述了USB系统的结构、通信数据流模型;接下来详细讲述了USB的通信传输基础,两种通信方式,控制传输、中断传输、批量传输、同步传输四种传输类型以及USB设备的枚举过程.最后是关于USB设备端固件程序的设计思想,并以PDIUSBD12为例给出了固件程序设计流程图.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硬件结构对其传输距离作出的限制,基于Windows的USB系统软件结构,在分析了USB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程USB系统的架构和软件组成,使得其能够在不修改已有USB目标设备驱动程序的基础上,无缝地支持远程的USB子系统.该方案通过程序实现和性能分析表明,它具有高效和高度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3.
Win 2000下USB数据采集系统驱动程序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将通用串行总线(USB)应用于数据采集系统中,提出了利用Windows2000设备驱动开发包(DDK)开发USB驱动程序的方法。该方法将USB驱动程序分为即插即用(PnP)、电源管理、USB初始化和USB设备I/O等功能模块,在这几个模块中,只有USB初始化和USB设备I/O模块跟具体的USB设备有关。该方法具有结构清晰、易移植、复用性好等优点,在USB驱动程序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USB(通用串行总线)足一种新的外设连接技术,凭借其速度上的优势和良好的通用性等优点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已经逐步成为PC机的一种标准接口.USB设备端接口控制芯片是一个USB应用设备与主机通信的桥梁,而USB内核(USB Core)则是:占片内部的一个关键模块.本文以USB设备端接口控制芯片的设计项目为背景,简单介绍了USB1.1规范的协议层内容,讨论了USB设备控制芯片的整体框架,重点描述了芯片中USB内核的功能结构及设计思路,此外,还介绍了对USB内核的功能仿真和系统验证.  相似文献   

15.
数据采集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手段,数据有效的采集和精确的计算就成为研究中关键的一环。如今随着USB3.0标准的发布.其传输速率可达到5GB/s,采用USB与虚拟仪器设备进行通信是大势所趋。由于USB的简单易用和通信的稳定性,许多测试系统开发人员已经在仪器I/O中采用USB的连接方式。本文简要地介绍了USB技术的最新发展,SCPI命令的语法结构及使用方法及Agilent34410A万用表的技术特性,采用VISA—COM技术实现对Agilent34410A数字万用表的远程控制,结果表明开发出来的程序能满足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USB(Umversal Serial Bus)总线的一大优点就是能为USB设备提供一定功率的电源供应,但并非任意一个设备都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该电源,所有挂接在USB总线上的设备,无论是采用总线供电还是自供电,都必须遵循USB总线的电源规范.在设计USB电路之前了解USB总线中的电源功率分配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SL811的嵌入式USB主机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使用SL811作为接口芯片的USB主机的设计方法。系统抛开了PC机,把USB主机引入到嵌入式系统中,拓展了USB的应用领域。着重论述USB主机协议栈的分层结构,并对几个底层驱动函数的功能给予了详细的注释,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实测数据。文中涉及的驱动程序代码绝大部分与硬件无关,对于不同的微处理器和USB接口芯片只需更改最底层的驱动函数,因而更具有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8.
USB总线接口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USB(通用串行总线)的体系结构和USB信号电平,对USB接口芯片--PDIUS-BD12的功能作了简要介绍,并且给出了一个微控制器采用80C51单片机的数据采集设备利用PDIUSBD12与USB相连的接口实例,对USB设备的不同开发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Intel CPU计算机主板的板级支持包(board support package,BSP)基础上,对VxWorks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嵌入式2.0标准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系统、USB主机协议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了USB主机协议栈各层之间的关系,阐明了VxWorks操作系统中USB驱动程序结构的特点和优点。为开发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USB驱动程序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