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何有效地使用线上与线下两个渠道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考虑了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与复习效率对知识传播的影响,建立了员工线上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动力学模型.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并对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无标度-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小世界-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随机-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与规则-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四种不同结构的线上-线下双层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依次递减.此外,节点的复习效率越高,知识在耦合网络中的最终传播范围越大,传播速度越快.研究还表明,在线上和线下传播率系数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当有知识节点线上交流的频次与线下交流的频次较为接近时,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范围较大,传播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
基于GERTS网络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推演共力耦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推演GERTS网络中灾害衍生耦合问题,分析了突发事件耦合作用的方式,提出了共力耦合概念; 设计了基于GERTS网络的共力耦合节点的逻辑结构,并定义共力耦合算子,给出了共力耦合算子参数的求解方法. 该研究为分析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推演中共力耦合问题提供了工具,为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应对"决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双层网络上的社会传播是当前复杂性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已有研究相对简单,无论线下网络还是线上网络往往采用均匀分布,而经验分析表明线上网络大都是非均匀的。基于这一点,本文研究了线下均匀线上非均匀双层网络上的阈值模型,重点考察了两层网络之间的耦合关系对系统鲁棒性的影响。与完全不相关耦合相比,完全正相关耦合在低连通区域削弱了系统的鲁棒性而在高连通区域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完全负相关耦合则起着相反的作用。与均匀网络相比,非均匀网络上的传播受到耦合相关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关键基础设施和多层网络相关定义,分析了不同耦合方式下多层网络间的差异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双层耦合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推广到多层耦合网络中,建立多层耦合网络的脆弱性模型。并运用多层耦合网络理论对复杂又脆弱的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我国某城市电力网络、燃气网络和供水网络为实例建立多层耦合网络。针对不同耦合方式和不同攻击方式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研究发现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加系统的脆弱性增大,并且在单向功能依赖关系模型下和基于负载的蓄意攻击下,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耦合网络理论,建立了微信群与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中的知识传播模型,应用下一代矩阵法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微信群既可以对组织中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和线下社交网络两种渠道交流知识的次数较接近时,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趋于稳态时的知识拥有者比例较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交流的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将对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还表明,这一耦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无标度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均大于匀质耦合网络。  相似文献   

6.
基于耦合网络理论,建立了微信群与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中的知识传播模型,应用下一代矩阵法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微信群既可以对组织中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和线下社交网络两种渠道交流知识的次数较接近时,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趋于稳态时的知识拥有者比例较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交流的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将对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还表明,这一耦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无标度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均大于匀质耦合网络。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多层耦合网络上传播动力学方面的阶段性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关注的内容:多层耦合网络上的生物传播、社会传播、生物-社会耦合传播及多层耦合网络面临的一些挑战性问题。这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从多层耦合网络的新角度加深了我们对真实传播过程及其机制的理解。能更好地控制疾病传播和减少它对人类的危害,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将有助于明确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微信群与线下交流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微信群中知识交流次数的变化对线下子网络中知识传播率的影响.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并验证了传播阈值始终是一有限数,最后结合实际数据对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耦合网络中线下子网络层的传播阈值大于等于单一的线下网络的传播阈值,而小于等于耦合网络的传播阈值.与各层子网络传播率均为正常数的耦合网络模型相比,在线下传播率随微信群中知识交流次数变化的模型中知识的传播阈值和最终传播规模更大,研究还表明,网络结构对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相比于均匀网络,如果线下子网络是无标度的,即使初始时刻知识拥有者数量较少,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阈值与最终规模也会更大,传播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
运用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企业社交媒体与员工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从耦合网络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交媒体对企业中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员工个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企业社交媒体与线下两渠道交流某一知识的最大次数不变,那么适当增大单位时间内企业社交媒体中的知识交流次数对耦合网络中这一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企业社交媒体中的知识交流次数过多,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绩效将降低.此外,在节点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传播初始时刻知识拥有者数量可以促进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但每新增一个知识拥有者的促进作用递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耦合映像格子模型,研究了交通运输网络路段级联失效的规律并给出了预测交通运输网络路段级联失效影响范围的算法流程。基于耦合映像格子,建立了交通运输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结合交通运输网络的特征,分析了相应的耦合映像格子模型中的参数,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路段移除方式与不同的外部扰动,以及不同的耦合强度对网络级联失效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容易造成网络级联失效的是饱和度和节点度组合最大的节点;外部扰动R越大,网络越容易发生级联失效,当外部扰动R的值大于某个阈值之后,网络就会发生级联失效;耦合强度ε越大,网络也越容易发生级联失效,当耦合强度ε的值大于某个阈值之后,网络也会发生级联失效。最后,给出交通运输网络失效传播范围的预测算法流程,并用Transmodeler软件对实际路网进行仿真分析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得到了飞速发展,加速了中国乃至世界零售业的新变革,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种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催生新的商务模式.伴随着这一新零售模式的飞速发展和落地实践,它所呈现出的协同性、集成性、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特征,给新零售企业的运作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其面临重重困难.本文将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对新零售模式运营管理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剖析,重点从线上线下融合相关的基于价值共创的新零售模式创新、多利益主体协同运作激励机制、消费者需求拉动下的全渠道产品动态定价、新零售模式的全渠道运营库存管理以及"最后一公里"物流即时-协同配送优化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硬态切削以加工柔性好、经济性和环保性好等特点,在汽车行业、轴承行业、液压行业等被广泛采用。而针对于预测硬态切削加工性能和优化加工参数等方面,仿真建模技术不仅起到了重要作用,还能更好地反映切削加工本质,对实际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对国内外硬态切削仿真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切屑形成、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量的仿真建模方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政策协同: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政策运行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无序性的加剧,深入研究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在概述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出台情况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政策协同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其不足和实施困境、评估其效果、分析不同政策情景的节能减排潜力和成本、探寻最优的政策途径、 分析政策福利以及进行国际比较与借鉴等方面,而对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问题关注较少;政策协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讨论其现状、必要性、协同效果和实现机制等. 借鉴政策协同的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现状及效果评估、国外协同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最优协同方式探寻、国际协同模式和最佳协同程度分析、 避免协同失败和负效应的途径探索、非节能减排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间协同分析、协同机制构建等七个方面讨论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的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综合型平台自营业务和第三方商家之间的销售竞争,考虑双方进行劝说性广告投放,构建了平台自营和第三方商家在不同市场地位情况下的博弈模型,分别给出了平台自营主导,第三方商家主导以及市场地位相同时的最优决策和均衡利润,并分析了横向差异化、纵向差异化和广告服务费系数对最优决策和均衡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横向差异化(消费者偏好强度)越大,在平台主导和第三方商家主导的两种情况下,平台价格和广告投放水平越高;第三方商家广告投放水平降低,价格先降低后增加;双方市场地位相同情况下,平台和第三方商家的均衡价格和广告投放水平相等,并且双方的价格随消费者偏好强度增加而增加,广告投放水平与消费者偏好强度无关。纵向差异化(平台相对于第三方商家的质量差异)越大,无论市场地位情况如何,平台(第三方商家)均衡价格和广告投放水平越高(越低)。广告服务费系数并不是越高越好,只有当第三方商家主导市场且广告服务费系数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此时广告服务费系数增加才能增加平台利润。  相似文献   

15.
结合非对称双指数分布与有偏双指数分布构建了广义双指数分布,该分布能充分展现金融市场的有偏、非对称与尖峰厚尾特征. 借鉴Kou提出的双指数跳跃扩散模型,构建和分析了广义双指数分布下的单层跳跃扩散模型(GDED-KDJ),考虑到金融序列的异方差性与波动跳跃性,参考Eraker提出的双重跳跃扩散模型, 进一步将GDED-KDJ模型扩展为随机跳变广义双指数分布下的双重跳跃扩散模型,分析了新模型具备的一般性、有偏性、非对称性与尖峰厚尾性,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了新模型的优越性. 同时,还研究了新模型的条件似然函数及MCMC迭代求解算法.最后,利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主要三种金属期货价格的三月连 续数据进行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表明新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症结在于管理问题 ,其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 ,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 ,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管理上的冲突和失调 .生态管理科学旨在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去探讨这类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 ,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环境经济持续发展 .为解决国家、地区及部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决策支持、科学依据和管理方法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热点是生态资产、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管理 .应用生态管理学包括产业生态管理 ,城镇生态管理和区域生态管理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管理和产业转型的生态管理方法 ,如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足迹分析等 .  相似文献   

17.
西藏地区不同年代春青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首先计算了西藏地区不同年代13个参试春青稞品种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的等权与加权关联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小穗数〉株高〉穗粒数〉穗长〉生育期〉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退化小穗数。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的等权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90(12)-4〉94(08)-1〉藏青148〉藏青690〉藏青85〉喜玛雅19〉白青稞〉QB-1〉品比15〉98042〉藏青3179〉山南60天〉97139,加权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94(08)-l〉藏青148〉90(12)-4〉藏青690〉QB~1〉白青稞〉藏青85〉品比15〉藏青3179〉喜玛雅19〉97139〉山南60天〉98042。根据两种关联度的大小,分别于1990、1994年与1992年育成的品种90(12)-4、94(08)-1与藏青148表现居于前3甲。加权关联度显示的评价结果比等权关联度更接近参试品种的田间表现。培育大穗与秸秆较高品种,提高单穗小穗数、穗粒数可能成为今后西藏地区春青稞育种与栽培管理工作的主攻方向。表7,参13.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组件的标准化显控台模拟器开发框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铁  康凤举  徐敬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219-5223
针对标准化显控台模拟器的研制,分析了模拟器研制中的共性,提出解决方案,设计了标准化显控台模拟器开发框架.框架的核心是组件管理模块,它管理元件组件、服务组件和模型组件,负责消息响应和内部通讯并控制组件行为.为使开发更加便利和标准化,开发框架还包括标准信息元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基础功能类库、标准化对象模型开发工具以及标准组件框架生成向导.另外,辅助以图形方式描述了开发框架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关系、组件接口以及组件管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一种地球太空环境的仿真,采用几何计算构建地球形状模型,将地球划分为128块(经线方向16块和纬线方向8块),计算得到每块区域顶点坐标,法向量,纹理坐标;使用MipMap技术根据视点与每块区域距离变化选择不同精度纹理粘贴;实时判断该区域的可见性,剔除不可见区域减少绘制开销;并采用cg和NormalMap技术将normal图与地球纹理图进行处理,实现地球表面的轮廓凹凸效果,同时添加云层纹理,得到了由地球纹理,云层纹理及NormalMap的多层混合纹理,达到比较逼真的效果;另外采用Billboard技术和纹理融合技术实现地球大气层光晕效果,使用了LensFlare技术实现太阳照射效果,最后采用skybox技术实现星空背景效果。
Abstract:
A simulation of earth and space environment was describedr.The whole earth was cut into 128 parts,16 in longitude,8 in latitude,and the position of vertices,normal vectors,texture coordinate were computed by geometry.Different resolutions of texture wer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eye to the area presented by the technique MipMap.The unvisible parts were eliminated by judging the parts’ visibility in realtime.Using the techniques of Cg,NormalMap and the mixture of the textures of the earth,the clouds and the multi-layered clouds,the relatively vivid result for representing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was achieved.Moreover,the technique of Billboard,Lensflare,SkyBox and texture blending were used to show the shine of atmosphere,sunshine,and the background of space.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于输入的CCR和BCC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稳步上升,但是纯技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时滞和技术路径依赖,规模效率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来源;农区的技术效率最大,但半农半牧区综合经济效益空间居首;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和DEA模型投影分析,提升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应从优化土地资源、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源3个方面着手。图2,表4,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