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第55条,我国正式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是其具体边界却未曾在立法及相应司法解释中加以明确。虽然学者们尝试从社会公共利益含义的角度来划定民事公益诉讼的边界,由于对"公共利益"的观点不一,所以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还是处于含混不清的状态。但社会公共利益的特点比较明确,同时我国也增加了行政公益诉讼,这些使得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以及私益诉讼的边界较为容易区分。同时,由于司法实践的丰富,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划分为标准进行类型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2.
公益诉讼缘起于古罗马法,在二十世纪取得重大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各国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公益诉讼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告主体资格,建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民事公益诉讼不同于传统的民事私益诉讼,一般情况下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个人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而提起的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民事公益诉讼是众所瞩目的问题之一。其中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是否侵犯当事人处分权的问题则更是倍受争议。本文拟从民事诉讼权利与民事实体权利分离的角度入手,论述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适格性。  相似文献   

4.
公益诉讼,是近年来诉讼学界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希望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来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甚至希望通过公益诉讼推动法律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建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应克服的相关障碍,提出了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宫楠 《科技资讯》2014,(1):230-230
民事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司法救济措施,已经日益得到承认。但是,我国在立法层面尚未对民事公益诉讼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所以本文分析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及,又深入分析其构建的必要性,具体从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的分配、调解制度、诉讼费用的承担等方面具体阐述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在法治发达国家,司法是救济环境公共权益的主要手段。实践也证明,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包括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内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从现实来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从理论上分析,也有其存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董晓敏 《科技信息》2009,(8):343-343,345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公共利益方面的法律体制漏洞越来越明显,致使侵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弱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社会各界要求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司法实务界也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对构建何种形式的公益诉讼制度却见解不一。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在中国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娜 《科技信息》2008,(4):234-234
公益诉讼制度是为纠正公共性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项司法救济措施,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诉讼制度。随着我国社会和法制的发展,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逐渐成为当前我国诉讼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立不仅关系到我国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还有利于我国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应克服的相关障碍,关且提出一些自己对未来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上看,公共利益受到侵害通过司法的方式进行保护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因此需要对公益诉讼有个清晰地认识,本文比较性的研究了域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有关民事公益诉讼的建构,并对我国相关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以诉讼当事人身份参与民事公益诉讼,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救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考虑到目前的法律授权不够具体,加之检察机关现有资源的有限性,检察机关在参与民事诉讼过程中应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以辅为主,制权补权,合理运用各种方式,履行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1.
王玉华 《科技信息》2007,(23):265-266
本文就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主体及构建公益诉讼制度意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广泛保护。其次,有利于维护正当社会秩序。再次,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后,公益诉讼制度具有预防的功能。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极为有效的司法途径,这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经验,因此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为适应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益诉讼是为有效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一项新型的诉讼制度.该制度在西方法治国家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它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督促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大意义,是现代法治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国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总结其具有共性的特征,对于推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对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进行了确定,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可以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当事人。在该诉讼中,原告的实体性意义上的权利和程序性意义上的权利是分开的,即只具有程序性意义上的权利,不具有实体性意义上的权利,但是原告可以通过处分程序性意义上的权利来间接处分实体性意义上的权利。因此,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处分权进行一定的限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中外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状况,从民事公益诉讼内涵和特征之分析出发,针对《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民事公益诉讼适用的困惑进行简要概述,并对适用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言论     
《世界博览》2011,(4):9-9
国家预防腐败局日前公布的《2011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预防腐败"。 要让社会力量参与反腐,公民公益诉讼制度不可或缺。公益诉讼是指一定的机关、社会团体或公民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大量涌现,并且呈复杂化趋势,而我国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对此有些束手无策。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将是对传统诉讼法制度的突破和超越。本文在介绍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特征,进而分析了建立该制度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对建立起真正适应我国法制建设需要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要推动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和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运行,必须突破原告资格这一制度"瓶颈"。检察机关可以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相关的行政机关对保护公益不作为时,普通公民对民事公益诉讼也有原告资格。公益团体法人和公益律师事务所作为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比较专业的组织,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18.
<正>一、环境公益诉讼及原告资格的概述公益诉讼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是相对于私益而言。在罗马程序式中也有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之分。私益诉讼是"保护个人所有权诉讼,仅仅特定的人才能提起,公益诉讼用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凡市民均可以提起。"意大利罗马法学家在考察了古罗马的法律后认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设置的罚金诉讼为  相似文献   

19.
依据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发生行政主体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是不能提起诉讼的,这对于保护公共利益是极其不利的。而传统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调动社会权力的因素来达到制约行政权的目的。而行政公益诉讼为这种制约提供了制度平台。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和社会权力的概念入手,对社会权力介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虽然抽象地规定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但我国的法律传统决定了在公益诉讼起诉承担上必然带有强烈的权力化色彩。地方保护主义决定了法定行政主管机关在近期内无法有效地开展诉讼,检察机关作为今后民事公益诉讼的主要承担者,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授权才能全面开展诉讼。检察机关的起诉权要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得到民事诉讼法乃至宪法的确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当遵循谦抑原则和起诉法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