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传统目标定位模型分析会增加目标定位时延,为了缩小目标定位时延,提出了传感网络终端时钟同步的目标定位模型分析。通过传感网络终端的仿真计算,分析了时钟同步的目标状态,在选取合适的模拟方法基础上,确定了目标节点位置与定位系数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传感网络终端时钟同步的模拟过程,完成传感网络终端的时钟同步模拟;在模拟后的传感网络终端时钟同步中设置目标采集指令,由路由器将目标采集指令转发,为了确保传感网络终端节点进入待采集状态的准时性,计算了目标的采集时间,采集时间确定后,协调器还要将等待接收反馈目标的时间上传到传感网络终端,完成传感网络终端时钟同步的目标采集;最后通过时钟同步目标定位模型的构建,实现了传感网络终端时钟同步的目标定位。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目标定位模型分析可以缩短目标定位时延。  相似文献   

2.
基于TD-SCDMA和CDMA20001X的数据融合定位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实现终端定位不依赖于GPS,解决终端自主定位导航,针对双模手机终端,提出了一种根据终端位置环境和运动状态,利用卡尔曼滤波的终端自主定位算法。采用该方法可以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概率和高保密性的定位业务,Matlab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终端信道环境和运动状态的自适应处理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手机定位的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中继的多步CDMA移动终端跟踪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个手持终端形成的虚拟天线阵列,并采用多步跟踪的方法以提高系统定位精度。详细描述了该系统手机定位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定位算法,同时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手机的定位概率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手机定位的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中继的多步CDMA移动终端跟踪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个手持终端形成的虚拟天线阵列,并采用多步跟踪的方法以提高系统定位精度。详细描述了该系统手机定位基本原理、教学模型和定位算法,同时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手机的定位概率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移动定位系统的概念 ;介绍了基于移动定位模块的MPS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法———手机独立定位法和目标功能 ;着重讨论了手持式移动定位终端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GIS呈现出由桌面化向移动终端发展的趋势,移动定位具有了广阔的市场。但是目前的定位技术对于室内等非开阔地带的定位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探讨了智能手机终端的定位原理和各自的特点。分析了室内定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方法进行移动通信终端定位时,由于无线通信信道存在着噪声干扰、非视距传播、多址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移动通信终端定位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TDOA/AOA)时间测量值的卡尔曼滤波器改进设计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定位。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抑制和消除TOA/TDOA测量值中NLOS误差,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在时间更新预测阶段及测量阶段对标准的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修正,将预处理的TOA测量值输入到修正后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TODA/AOA移动通信终端混合定位,最终确定移动终端的具体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卡尔曼滤波器可以提高移动通信终端定位的精度,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载终端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利用GPS智能定位的工作原理;介绍了GSM/GPRS模块及其性能和使用方法.讨论了利用GPS智能定位终端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3G移动定位技术,智能天线技术使得系统对3G系统中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更加简单。通过上行同步接入过程可以确定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与DOA估计相结合,能够精确地估计出3G系统中移动终端的具体位置。最后对MUSIC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无法满足室内定位的问题,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了利用Wi Fi信号特征的便携式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由移动定位终端、服务器和数据库组成,移动定位终端和服务器联合完成定位功能.定位算法采用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指纹算法,以场景分析的手段估算出移动定位终端的坐标.在线定位阶段,采用欧氏距离平方倒数作为权重系数对K最近邻算法的权重系数进行改进,以减小在线阶段的误差.实验表明,系统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单次定位速度小于3 s,并且系统3 m内的定位精度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常用WLAN测试方式有两种:基于笔记本终端的网络协议、业务的专业测试仪表;另一种是手持测试终端。终端通常专用终端和PDA终端,例如黄马甲、福禄克的AirMagnet系列仪表。专业测试仪表尤其是笔记本终端类型功能强大,但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如图表多、视图多、数据层次多;定位高端的问题,使用场景定位于需要频谱分析、数据包分析等非常见复杂故障问题;造价高等问题。手持测试终端为专表专用,无法随身携带,随时随地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专业数字集群(PDT:Professional Digital Trunking)标准协议无法满足较大数量终端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周期上报卫星定位数据的使用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组呼文本短消息上拉与专用数据信道上报相结合的高效的卫星定位数据上报方法.首先通过有线调度终端发起终端定位数据上拉请求,然后PDT系统封装定位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对具有强非线性压电定位台的精确位置跟踪,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对压电定位台进行了自适应控制建模,设计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结合RBF神经网络实现了控制器的改进,提出了RBF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及其参数更新规律,采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进行了稳定性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蜂窝网无线定位方法受非视距传输、信道噪声、多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定位精度往往会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的无线定位方法。该方法以不同信道冲激响应的相关函数的脉冲宽度作为位置特征参数,测量移动终端到基站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实验仿真结果证明,在存在非视距传输、信道噪声、多径干扰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惯性导航室内定位算法的精度与连续性,提出一种融合MT2503与MEMS传感器的惯性导航定位算法,算法以MT2503芯片作为定位终端,并将加速度计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等传感器与其进行融合,通过加速度计传感器解算步长、步幅、步频,通过陀螺仪与磁力计来识别定位终端微动偏移量,最后在初始位置上累加定位终端位移得出定位终端实时位置。实验证实通过零速修正和卡尔曼滤波对误差进行校正,有效的解决了MEMS(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定位算法中存在的导航解算误差累积问题,提升了MEMS惯性导航室内定位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适用于资源受限的条件下的无线定位技术,建立基于Android终端的无线定位多次逆推模型,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较强的通用性.方法采用多次逆推模型进行多次定位,用终端的位移和方位角推导测试点位置坐标,综合多次定位结果推算测试点的位置坐标.结果在真实手机平台上实现了多次逆推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逆推次数为3~20次时,比常规一次定位精度提高20%~40%,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论采用多次逆推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移动终端定位精度,同时没有增加移动终端的计算代价与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7.
基于PDA的应用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PDA的手机网络定位或GPS定位、周边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等移动应用服务.它的实现方法是用移动终端PDA发送信息服务请求,通过移动通信网,GSM,GPRS,CDMA等发送到后台应用服务器,经过后台应用服务器的计算处理并返回给移动终端,获取客户感兴趣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涉及利用用户或终端位置的业务技术领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北斗通讯系统、车载终端、GPRS通讯系统和监控中心,北斗导航系统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北斗导航系统用于为所述车载终端提供定位服务,所述车载终端通过所述GPRS通讯系统与所述监控中心双向数据交互,用于将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通过GPRS通讯系统传送给监控中心,并将监控中心上传的控制命令通过GPRS通讯系统传送给车载终端进行处理。所述监控系统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应用到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之中,融合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了车辆监控、轨迹追踪、实时定位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对我国车辆更加有效的实时监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GPS和GPRS的车载定位终端,该终端由STC12C5A60S2单片机系统、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北斗/GPS卫星定位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模块组成,利用北斗/GPS定位模块采集车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公网IP服务器上,并在终端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系统工作状态及系统位置信息,以实现车辆位置信息的采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终端了实现车辆实时监控、温度监测和短信服务的功能;采用北斗/GPS联合定位模块,具有定位精度高,定位性能稳定的特点。同时,该终端首次冷启动定位时间35 s,热启动1 s,重捕获小于1 s,定位三维精度(RMS)3 m,速度精度0.1 m/s,这5项指标优于他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该车载定位终端在车辆实时监控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移动定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不需要更换用户手机,成本低,易于推广,但精度较低。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提高了定位精度但需要更换手机,增加了使用成本;基于卫星的定位技术,需要专用的终端接受设备,但精度高,覆盖面积大,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