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它以“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为主要运动方式.多年来,人们对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论.为了探究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太极拳教学、训练及锻炼的经验,研究证明,太极拳作为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在对人体中枢系统起着积极而疗好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可以提高心血管、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对人体心理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节.因此,从医学的观点看,它是一种很好的医疗辅助保健运动.  相似文献   

2.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合理检索式,以综合评价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心理状态两方面的作用效果。效应量合并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可对老年人身体机能方面产生显著的中等效应改善效果,其中运动周期>24周、频率≥2次/周及健康老年人和膝骨关节炎患者群体的疗效明显。同时对心理状态方面具有相同的提升作用,但仅发现>2次/周的太极拳运动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太极拳运动可显著改善老年人身体机能与心理状态的效果处于中等效应范围内。建议制定提高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为周期>24周、运动频率≥2次/周,对健康老年人和膝骨关节炎患者群体效果较明显。而在改善心理状态方面,除发现运动频率应>2次/周外,无其它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运动与老年人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太极拳运动的心理学意义,分析了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智力、情绪、人际关系、心理疾患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与氧化应激及其过氧化损伤的关系,从而为运动引起的过氧化损伤导致的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防御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通过文献法及逻辑推理法分析运动诱导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过程及其产生的活性氧对机体的氧化损伤导致的运动性疲劳的特点.结果:运动激活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活性氧增多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而体内活性氧增多引起的运动性疲劳体内的发生机理是运动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氧化应激导致的过氧化损伤所致.结论: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过氧化损导致免疫细胞功能降低及其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抗氧化剂、谷氨酰胺补充、NADPH氧化酶的抑制等手段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组与未参加任何锻炼的对照组精神状态、记忆力、睡眠、体态、骨关节、肌肉、基础脉率、安静时的血压和呼吸频率、肺活量、食欲等主客观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能明显改善和增强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中老年人有良好的健身效应。  相似文献   

6.
试论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柔和、缓慢和轻巧的拳术.太极拳对机体的各个器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练习时要求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均匀而深长的呼吸,长此以往可以疏活人周身的筋络,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机体各系统的功能;还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调整,促进身心的发展,同时它可作为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医疗体育的手段,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7.
定义了太极拳的核心区域,研究了核心力量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具体体现.太极拳通过立身中正、气沉丹田和圆裆开胯体现出核心区域的支撑能力和对运动中重心稳定的控制能力;通过中枢神经对核心区深层肌肉的支配控制和呼吸与动作的有效配合,达到增加核心区域肌肉力量和稳固重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戴永恺 《科技信息》2011,(32):318-318
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太极拳运动完全符合科学健身的规律,它对人体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骨骼、关节以及肌肉等,都有积极的影响。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太极拳这项运动已得到普及,并受到广泛的重视。太极拳的健身功效得到肯定,其中正确的呼吸调配是产生健身效果的关键。呼气有称为"六字诀"的六种呼气方式,每种呼气方式对身体内脏调理的功效不同。本文将"六字诀"呼气方式与太极拳运动呼气相结合,以迎合不同的太极拳爱好者的身体状况,从而使其达到更直接有效的健身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锻炼对男性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男性老年人心肺功能的作用.研究方法:选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30名,观察长期太极拳运动锻炼对心肺功能进行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太极拳锻炼组肺活量及其指数提高,每分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增加(P<0.05或0.01);左室射血前期与射血期比值减小,平均动脉压下降,心血管疾病发病减少(P<0.05或0.01).结论:太极拳运动锻炼对改善男性老年人心肺功能具有良好作用,并能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李大鹏  常渊博 《科技信息》2009,(26):255-255
本文旨在对太极拳教学阶段和方法进行研究,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太极拳教学阶段为以下阶段:基础阶段,求学生了解和学习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运动特点;练习阶段,要求学生能掌握完整套路并进行简单的推手练习;巩固阶段,要求学生巩固提高所学技能,逐步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贯通阶段,要求学生达到意念、呼吸和动作的融会贯通,密切配合。在这些阶段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快慢结合法、高低练习法、技击法和推手对练法进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开展太极拳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锻炼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学生非常喜爱太极拳这一养生体育项目,太极拳的特殊运动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并对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以及大脑有着较为显著的保健和医疗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因学业、就业等情况造成的焦虑情况有积极作用。建议在高校体育项目中大力开展太极拳传统养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3.
谈太极拳对人体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金添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9):116-118,126
有关太极拳对人体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的整体性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尤其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研究更有待于深入,旨在通过太极拳生理保健的分析,指出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收集并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关于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相关文献.从心脏、血管及血流流变学三个方面阐述了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并简述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简化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关节测角器对操练一遍简化太极拳的30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膝关节角度进行测定⒚发现运动中膝关节角度比运动前0°位减少,即双膝处于半蹲功能位⒚这可能是简化太极拳增强膝部肌群特别是股四头肌力量和膝稳定性的主要运动学机理⒚还发现膝关节角度基本不受大腿长、小腿长的影响,提示练拳者经常进行太极拳锻炼可增强膝部肌群的力量和膝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年知识分子中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婧  郑健 《科技资讯》2007,(32):230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生活压力增大,本文通过对在中年知识分子中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析,希望太极拳运动能帮助中年知识分子减轻压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青 《科技信息》2011,(19):I0159-I0159,I0145
瑜伽是运动形式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运动形式,它具有非竞争性、低损伤性和不易疲劳的特点。经常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使骨骼肌延展性增强,还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益处,包括改善情绪、增强身体意识、降低焦虑、减轻抑郁和敌对意识等[1]。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通过对瑜伽练习对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发现其潜在的健康效益,以激发更多的研究探讨瑜伽对儿童青少年运动、呼吸、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拳术之一,以"一对一"的教学方法传授太极拳的原理与技术,发展个体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优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弘扬武术运动,就要从教学方法上开始。深入分析当前老年人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培养老年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来提高身体素质,对促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设太极拳选项课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龙岩学院开展太极拳选项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等,对太极拳自身的运动规律与学生心理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探讨了练习太极拳所强调的意、气、力与人体神经、呼吸和运动三大生理系统的对应关系及其修炼的生理机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太极拳相关实验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训练理论与实践,阐述了太极拳练习对人体三大系统的生理效应,指出相关研究的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