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瓜皮提取果胶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胶(Pectin)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西瓜皮的白层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物质,果胶是一种天然的复合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做果冻.软糖、饮料、乳制品等食品的胶凝剂和增稠剂.每年夏季人们都要消耗大量的西瓜,而西瓜皮则大量废弃,未得到充分  相似文献   

2.
以紫薯粉为主要原料,以卡拉胶、黄原胶和果胶构成复配胶,研究紫薯果冻配方及工艺。利用混料设计确定复配胶的最佳配比,将混料设计与响应曲面优化结合探究紫薯保健果冻的优化配方,同时在优化工艺基础上与市售产品进行感官和理化指标的比较。结果表明:复配胶最佳配比为ω(卡拉胶)∶ω(黄原胶)∶ω(果胶)=50.98∶29.00∶20.00;果冻优化配方为ω(紫薯粉)22.00%、ω(复配胶)2.81%、ω(白砂糖)11.25%、ω(L-苹果酸)0.15%。基于优化配方下生产的紫薯果冻口感酸甜适宜、紫薯风味浓郁、质地细腻有弹性;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紫薯果冻及其他市售产品无明显喜好度差异。  相似文献   

3.
果胶广泛用于生产果酱、果冻、水果饮料、酸乳饮料、冻琪淋及糖果糕点等食品。榨取葡萄汁后的鲜红葡萄皮渣中,果胶含量约为1%-1.6%(视残汁含量及品种产地而异)。该新工艺能提取出为其含量85%~95%的优质果胶。产品最重要的质量指标胶凝度达220℃左右(平均值).远超过国际标准所规定的150°,其它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GB246-85。一、经济效益:原辅材料成本为3.5~4万元/t,低于产值的一半。当前果胶销售价10万元/t。二、接产条件:以年产葡萄果胶10~15t,日处理鲜葡萄皮渣4~5t或7t、生产设备…  相似文献   

4.
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对改进食品加工技术、提高食品质量、改善食品风味等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酶在水果罐头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作扼要介绍。 1 桔子囊衣脱除 生产桔子罐头通常采用酸碱法脱囊衣,但此法桔子破碎率高,风味差,酸碱液腐蚀性强,且所含微量Hg~(2+)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废水中果胶含量也较高。采用酶法处理能克服上述缺点。 酶法脱囊衣是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在最适合的pH值和温度下,将桔瓣浸入酶液中,瓤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告     
各位朋友:您们好!随着现代食潮的叠起,果冻已成为商家投资食品业的热点之一,香港“康美臣”、深圳“喜之郎”、福建“名流”、广东“乐百氏”以及杭州“娃哈哈”等一大批新潮果冻和布丁生产企业相继投产,销势喜人。果冻何以如此走俏?原来,如今果冻已不仅仅是“小皇帝”的“专利”,而且是人们居家旅行和馈赠亲友的时尚休闲食品。小小果冻大市场,殊不知,眼下一个县城果冻的年吞吐量少则数百吨,多则上千吨,而如此庞大的市场,恰恰在我国许多地区果冻生产尚处空白,果冻市场仍被外人占领。因而,引进新潮果冻办新厂大有赚头!  相似文献   

6.
以高粱、椰肉、吉利丁粉、柠檬酸、细砂糖等为原料,经加水调制、搅拌加热溶解、杀菌灌装、冷却,制成的新型膳食营养椰肉高粱果冻成品。采用了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的L_9(3~4)正交试验方法,并通过食品感官评价优化,其最佳工艺配方为:以水添加的总质量计,添加9%的高粱粉,20%椰肉果粒,2%的吉利丁粉,0. 06%的柠檬酸,10%的混合糖(细砂糖与木糖醇的比例为7∶3),按照此配方进行制作,可以得到口味适度,酸甜适中,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的椰肉高粱果冻。同时,在确定不同因素添加量对果冻风味影响的过程中,还运用了极差分析法,得到了最佳的配比组合方案。除此之外,在最后探讨了新型营养果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所制膳食营养果冻的相关营养功能、食品感官评价的要求以及正交试验在本果冻研制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食品的风味对于人们的选择以及消费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为了提高食品的香气以及特有的风味,往往会加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食用香精香料来达到目的.文章就食用香精香料的现状展开探讨,进一步分析其在工业文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安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含有较高的糖(13~17%)、酸(1.1~2.77)和果胶(1%±)等物质,但石细胞较多,且难以分离,适于加工果汁类品种。我们研制的果汁、果冻和果乳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和风味特征。这将益于提高安梨的经济价值,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以红枣和蜂蜜为主要原料,研制色泽美观、风味独特并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果冻。通过正交实验进行红枣蜂蜜果冻的研制。结果表明,最佳生产配方为65%红枣汁、0.8%混合胶[m(琼脂):m(黄原胶)=1:1]、3%蜂蜜+0.1%蛋白糖和0.2%柠檬酸。研制的果冻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0.
果胶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它可以从多种农产品废料中提取,但以桔皮提取的果胶的质量较好.优质固体果胶有较大的胶凝强度,是生产优质糖果的重要原料.作为原料的桔皮,大部分当作废物没有利用,据初步估算,用桔皮提取果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由桔皮提取果胶工艺的研究分为三个步骤:小试,中试,确定工艺.一、小试结果用400克干枯皮,加800ml水,在具有搅拌器的反应器中进行水解反应,按实验设计法优选反应条件,确定为:pH=1.5~2.5,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约为0.5h.反应后,优质果胶溶于水中,经过滤,滤液中加入乙醇,即有棕色沉淀析出.过滤得到湿果胶,经洗涤、干燥后可以获得优质果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红烧肉冻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衰减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不同冻藏期的样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8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冻藏180 d的红烧肉酯类、酮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的种类有所增加,醇类、碳氢类、酸类、杂环类和含硫化合物种类数没有变化,醛类化合物种类数减少.而相对含量的变化则各不相同,经过180 d的冻结贮藏,酯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有所增加,酮类、含硫类和碳氢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减少,酸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不大.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未冻藏的与冻藏30~120 d及冻藏150~180 d的红烧肉风味物质主成分分别处在不同位置.综合评定显示,加工后未冻结贮藏产品综合得分最高,在120 d的冻藏时间内,产品风味仍然得到很好的保持,至180 d风味有所衰减,但其衰减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2.
黑玉米果冻加工工艺及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玉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黑玉米果冻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确定黑玉米果冻的最佳加工工艺及配方.结果显示:最佳配方各成分的添加量为黑玉米汁16%、蔗糖9.5%、柠檬酸0.2%、复配胶1.2%,按此配方制得的黑玉米果冻的组织状态、色泽、风味和口感都较为理想.经测定,黑玉米果冻中蛋白质的体积质量为...  相似文献   

13.
果胶(Pectin)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做果酱、果冻、软糖、饮料、乳制品等食品的胶凝剂和增稠剂,在食品行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紧俏物质。采用苹果加工废弃物果皮、果芯为原料(新鲜品或干品)提取果胶,综合利用,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将其具体操作技术介绍如下。由于使用原料不同,其处理稍有不同。1原料为新鲜品(1)清洗磨碎苹果加工后的鲜果皮、果芯,应立即除去虫害、腐烂部分,然后用0.5%盐酸溶液清洗或搅拌洗去所附泥抄、杂质,再用清水冲洗药液;如果加工过程中用药液洗过,可直接用清水冲洗…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食品的需求,不仅为了果腹,而且还需讲究营养,进一步要求“可口”。中四的食品向来以“色、香、味”著称于世。祖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则更为人民乐于称道,故对食品风味的研究,对今后生产多品种、高质量、营养丰富的为人民喜爱的食品,不仅有着实际意义,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叙述在加工冻无头对虾过程中的虾头抽提虾风味物质的方法及其在饼干生产中的应用。制品具有对虾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6.
果胶酶是一类能够分解果胶物质的复合酶.根据作用机理将其分为四大类:果胶酯酶、果胶水解酶、果胶裂解酶和原果胶酶.果胶酶最主要来源是通过大规模微生物发酵生产,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果胶酶的分类、生产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分离纯化、发酵生产方式及微生物果胶酶在食品加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肉类风味形成及羊肉香精的风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肉是全世界通用的食品,食用它没有宗教和文化禁忌.羊肉产业迅猛发展,羊肉香精的规模化生产已在国内开展,但风味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综述了形成肉品风味的前体物质,产生风味的化学反应,提供羊肉风味的化合物,以及羊肉香精的基本生产模式,为有关羊肉风味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果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华 《安徽科技》2002,(10):41-41
果胶属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和精细化工领域.原果胶不溶于水,但在酸、碱、盐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转化,成为水溶性果胶.基于果胶的这一特性,人们已从富含果胶的橙、柑桔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分离出天然果胶.  相似文献   

19.
以超临界CO2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萃余物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五味子红色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利用该五味子红色素添加桑葚汁、复合凝胶剂和白砂糖研制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复合果冻.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30;综合考察影响果冻感官品质的组织状态、口感、风味、色泽等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复合果冻的最佳配方为五味子红色素粉末2.0%,复合胶凝剂2.0%,桑葚汁7.0%,白砂糖12.0%.  相似文献   

20.
以枸杞汁、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研究枸杞果冻的加工工艺及最佳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凝胶剂(卡拉胶、魔芋胶)的配比、胶剂的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枸杞汁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产品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卡拉胶、魔芋胶的配比为7∶3,总胶粉添加量为0.9%,添加白砂糖15%,枸杞汁20%和0.12%柠檬酸,水浴85℃,杀菌15min,得到淡红色、口感爽滑、酸甜可口的枸杞果冻,具有浓郁的枸杞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