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模糊综合评判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即用一个精确程度去度量某元素是否属于某一模糊子集并不能客观反映真实情况,且用"取大取小"方法确定M(∨,∧)模型的评价向量也存在错误,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扰动模糊综合评判法.该方法在一般模糊综合评判法基础上,运用扰动模糊子集和隶属区间的扰动算子,对一般模糊综合评判法重新进行了系统性的完善.采用该方法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评价,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模糊综合评判中用人工赋值的方法构造因素权重集,必然影响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权重确定方法,即用被评判事物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经过处理后构成权重。该方法计算简单,定量化程度高,可改变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因人而异的状况,文中以四川杉木树煤矿构造复杂程度模糊综合评判为实例,较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模糊综合评判在矿山地质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丘陵山区复杂的地质情况,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并引入弱模糊一致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解决了传统AHP很难满足一致性检验的问题;依据矿山特殊地质条件,将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构建模糊综合评判表,确定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度;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该模型在实际矿山中的应用,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显示的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程度吻合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了对足球裁判员工作的综合评判系统与评估指标.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给出了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安全管理、抗震设计、抗震设备和应急设备等4个方面建立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唐山某大型商场地震危险性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分别给出了一阶模糊评判、二阶模糊评判和评判等级标准,并指出评判阶数、评判等级、权重系数和评判矩阵的确定应综合各方面意见.结果表明,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行.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评价因素中的薄弱环节,为建筑物抗震防灾性能优化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变电所所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德峰  许轶珊  任群 《河南科学》2003,21(3):348-350
变电所选址是电力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与变电所所址有关的因素错综复杂,很难仅凭经验就能确定最佳所址。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备选所址进行评判,确定其优先次序。在模糊综合评判中,各因素的权重分配对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与所址密切相关的各个因素相对总体目标而言的权重,使得权重的确定更科学。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城区埋地燃气管道失效后果严重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埋地燃气管道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阐述了埋地燃气管道风险影响因素的模糊评价集及风险影响因素权重的具体确定方法.针对某市某段埋地煤气管道,进行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模糊评判,得到该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风险值.对比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API581失效后果定性分析结果,确证了管道失效后果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的宿舍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生宿舍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权重确定方面具有一定随意性、主观性的问题。该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利用熵权法计算客观权,并进行权重拟合,从而得到综合权重,最终得到评价结果。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适用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的评估更准确可靠,提高其诊断精确度,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理论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由模糊数学确定各因素的隶属函数,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理论确定高压断路器运行参数指标的综合权重,结合指标权重与评判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高压断路器的综合运行状态;以SF6高压断路器为例,验证该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现场调查收集灾害点和区域地质环境数据,将模糊综合评判应用到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在模糊综合评判时,由于评价因素较多,因此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集采用三级评价标准,即把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小、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大三类.确定了三个参评要素:地质环境条件、地质动力和历史状况,十一个评价因子,采用半梯形分布隶属函数曲线确定其隶属度.选用在传统的层次分析方法上有所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作为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确定了各评价要素、因子的权重值.然后进行模糊变换与综合评判,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评判计算单元所属危险性级别.为定量评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把整个太原市西山矿区进行单元划分。将全区划分为23个有效单元.文中以第15单元为例具体说明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整个研究区运用该方法,计算出每个单元所属地质灾害危险性类别,从而判断了各单元所属的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小样本的时间序列应用2种改进的PWM方法,分别用修正的Bootstrap方法和随机加权法对样本进行再抽样,然后根据PWM方法进行区间估计,并以潘家口水库径流量为例,对2种改进的PWM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改进的PWM方法的精度更高,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更短.  相似文献   

12.
宋岱才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58-559,566
提出了Newton迭代法的一种新的改进格式,并证明了适当选取参数α,r能使改进的Newton迭代法具有三阶收敛性。最后用数值算例,说明了此改进方法优于经典的Newton迭代法和通常的修正Newton迭代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弹性接触问题有限元改进混合法,采用一种新的算法计算接触面柔度矩阵,用该方法对双齿啮合接触问题首次进行了三维弹性有限元计算。与混合法比较,改进混合法求解接触问题的计算效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两阶段单纯形方法出发 ,利用改进单纯形方法得到改进的两阶段单纯形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小样本情形下,传统区间估计方法和PTM方法得到的置信区间不具有稳健性.对PTM方法进行改进,对原来的深度函数进行重新定义,得到改进的PTM方法,并且在2种抽样方法下以不同分布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得到:改进的PTM方法精度较高,在相同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更短,真值覆盖率更大.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试剂盒法、改良的CTAB法、改良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活体涡虫和95%酒精固定的涡虫标本的基因组DNA.结果显示: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最好,主要表现在分子完整,几乎无降解,并且该方法所得DNA的产率也比另外两种方法的产率要高,试剂盒法是最适合涡虫基因组DNA制备的方法.相同起始物质量条件下,3种方法从活体涡虫中提取的DNA量和纯度均高于95%酒精固定的涡虫标本,但试剂盒法提取95%酒精固定半年以上的涡虫标本,所得DNA产率较高、质量较好,可满足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结合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提出了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改进ITD法、改进STD法与改进复指数法。随机子空间法的识别精度高,其中Hankel矩阵经过正交投影计算可以保留原始数据中的所有信息,同时去除了噪声,将得到的P矩阵中的数据作为ITD法、STD法与复指数法的输入数据,这3种方法就不再需要采用随机减量法或者自然激励技术进行前处理,避免了这2种前处理方法的不准确性带来的误差,并提高了模态参数识别的计算效率。利用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在振动台试验过程中地震反应记录,识别结构模型模态参数。从而证明3种改进方法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进退法是最优化方法中一种常用且简单的一维单峰试探搜索算法.针对进退法的收敛性和收敛速率展开研究,在讨论了进退法的算法原理及其实施步骤的基础上,针对原算法在某些情况不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进退法,将原算法每次进退迭代中的转向步长变为与前一步长和迭代次数有关的函数, 这样可以克服原算法不收敛的缺点.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证明了改进进退法的正确性,并利用实例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进退法收敛速率不稳定,依不同初始参数而不同,改进进退法以降低收敛速率为代价而保证收敛性.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GPS在C/A码信号受到干扰时仍然可用,必须进行P码的直接捕获。研究了循环相关的性质,针对均值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码捕获算法。改进算法对输入信号不补零,通过比较捕获统计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本地P码与接收信号进行循环相关。分析了改进算法与均值法的捕获概率与捕获统计量。仿真实验表明,在低载噪比时,改进算法相比于均值法捕获概率增加较多;在高载噪比时,改进算法捕获概率仍高于均值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察Yang等提出的ICGS(Improved Conjugate Gradient Squared)方法的推导过程,对ICGS方法进行了改善.改善后的ICGS方法相对于ICGS方法,减少了一个内积的计算,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改善后的方法与原方法具有相同的数值稳定性,同时又使得并行效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行数值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