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孔非气腹腹腔镜对腹部外科手术的效果及其对正常组织损伤情况。方法:简化纤维冷光源腹腔镜,把新型无影冷光源配在4mm杆的摄像系统和悬吊拉钩上,用深部电动打结器及S、L型专用手术器械等配合,切1:22cm,在直视与监视器放大画面相结合非气腹条件下完成腹部手术,单孔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组30例为择期和急诊手术病人,阑尾切除组28例,胆总管癌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胆汁漏和不良损伤,组织、血管结扎可靠。结论:单孔非气腹腹腔镜兼容剖腹手术、小切口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三者的优点,避免气腹并发症,缝合结扎便利,有微创、方便、安全的优点,更适合老年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腹壁切口疝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回顾性地分析了本院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999年9月至2012年6月,40例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腹壁切口疝的围手术期处理。本组术后无一例发生呼吸衰竭,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因此,伴有病的腹壁切口疝病人行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但只要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谨慎操作,术后严格管理,有针对性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问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对消化道癌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病变所在部位,如直肠癌,多因不能保留肛门而患者不愿意采纳。或者由于患者身体状态,如伴有心血管病以及其它合并症而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及麻醉,因而很多患者不能采取手术治疗。此外,尚有很多患者手术后局部复发的也不宜再采取外科开刀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手术总是跟痛苦、流血和疤痕联系在一起,直到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方式——微创外科手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医疗模式,推动了医学事业的进步。顾名思义,微创技术相比传统外科手术有着其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术中无血、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开膛剖腹就能治愈疾病,微创手术为无数患者送去了福音。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探讨65岁医生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准备。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65~79岁的老年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转开腹,未出现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平均住院天数7天;结论是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只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适应证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早在东汉时期,“外科鼻祖”华佗就采用酒服“麻沸散”来实施腹部手术,开创了麻醉手术的先河,一千多年后西方才发明了乙醚麻醉,从此开启了现代麻醉学的时代。多年来,在探索麻醉医学的道路上,他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用一双丹青妙手、一颗医者仁心、一份精诚博爱,赢得了患者及业界人士的口碑载道,不断书写着麻醉学科的传奇佳话,他就是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麻醉教研室主任王天龙。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分成腔镜手术组(A组=17例)及开放手术组(B组=16例),结果显示,两组无显著差异,且腔镜组术后出院时间短P﹤0.05。结论为,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甲状腺手术相比,手术安全性、有效性不逊于开放手术而美容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文洁 《科学大观园》2012,(20):79-80
生病时,不用忍受打针、手术之苦,只要服下一粒小药丸,里面的微型医疗机器人就会在患者体内四处游走,消灭病菌;外科手术,不用轻易切肉换骨,医疗机器人会为你"微创"治疗,大大减轻传统手术痛苦;突发疾病,不怕身边没有名医,远程手术机器人会在医生的数字虚拟指挥下为病人治疗……这些从前仅存在于科幻世界的梦想,如今正被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向现实:医疗领域中的医用机器人,已经  相似文献   

9.
英国萨里市的圣赫利尔医院发现一个惊人的病例,一名女性患者由于尿道感染而入院治疗,医生在对其进行检查时发现她竟然拥有4个肾脏。据了解,这名年仅20岁的患者名叫杰西卡·柯菲是名在校大学生,2012年由于感到右侧身体剧痛而被舍友送到医院。据悉在其病发几个星期前,她曾被自己的家庭医生诊断为尿道感染,但圣赫利尔医院的医生在对其进行检查时发现,她的右肾旁有一个长度约17厘米的囊肿,而11天后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手术总是跟痛苦、流血和疤痕联系在一起,直到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方式——微创外科手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医疗模式,推动了医学事业的进步。顾名思义,微创技术相比传统外科手术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开膛剖腹就能治愈疾病,它为无数患者送去了福音。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外科手术的疼痛让无数患者谈之色变,令多少医者无可奈何。麻醉的出现成为了人类医学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广大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和健康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来自专家的鉴定 5000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实施过开颅外科手术,而且病人还能长期存活,难道这是真的吗?日前从山东传来的诊断证实了这一惊人消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于去年受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委托,在整理广饶博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墓地出土的人骨时,意外地发现一具颅骨右侧顶骨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毫米×25毫米的近圆形缺损。经考古学、人类学和医学界专家的鉴定,认为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9-59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测凸是一种人体躯干畸形、病因不明、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疾病。虽然国内上世纪80年代内地大城市开展了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仍有大批患儿亟待治疗,特别是处于边缘省份的患者,由于信息、交通、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而未得到及时治疗。青海省西宁市解放军第四医院于1984年采用国内开展的主题技术设计研制了器械和内固定材料,使高原牧区的患儿得到就地治疗。治疗过程不断随国内外发展采用最新技术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14.
徐元 《科学大观园》2011,(24):38-38
如今包皮手术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手术"从古到今一直都存在,在我国古代称之为"割礼"。最早有关包皮环切术的文献出自古埃及,在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公元前2181年)的陵墓壁画中出现割过包皮的男性,同时期的浮雕作品描绘一名成年男性以立姿接受割礼。古埃及象形文字以一支割除包皮或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官代表阴茎。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一项小型临床研究显示,一种常见的能引起感冒症状的病毒具有靶向感染并杀死膀胱癌肿瘤细胞的能力,一名参与试验的膀胱癌患者体内癌症迹象甚至完全消失。英国萨里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招募了15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参与试验。患者在进行切除肿瘤的外科手术之前一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2,(16):14-1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导致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传统的保。、r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多采用的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先用球囊撑开压缩的椎体后再注入骨水泥进行椎体强化,可以达到稳定骨折、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和缓解疼痛的目的。但是球囊后凸成形术操作技术复杂、手术时间长和手术费用增加,并且采用球囊进行撑开过程中容易向力量薄弱区域逃逸,导致椎体压缩骨折部位不能有效撑开,球囊可能被锐利的骨缘剌破。  相似文献   

17.
一只3岁的亚洲黑熊最近在老挝一个动物保护区接受了脑部积水排除手术,目前这只名叫Champa的黑熊术后康复状况良好。它是世界上第一只接受脑外科手术的黑熊。Champa在接受手术之前,一直住在位于老挝南部城市琅勃拉邦附近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中,这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由澳大利亚非营利动物保护组织"解救黑熊"负责管理。保护区里放养着许多老挝政府从野生动物贩子手中解救出来的黑熊。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0,(13):22-23
<正>小男孩的包皮过长,会影响生殖器的发育,甚至会影响将来结婚生育,还可能会出现很多疾病,最严重的会出现阴茎包皮过长,将包皮往上翻很困难,翻上去后里面藏有一些白色的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在无框架立体定位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机器人的计算机图像显示、手术径路计划和智能操作平台等功能部件,建立了虚拟现实图像导引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无框架立体定位脑手术中.1997年5月-2002年5月间,完成了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500例.这些手术靶点定位准确,均为一次操作成功.术后随访6-48月(平均24月),手术有效率达到91%.这些手术证明,应用虚拟现实图像导引方法实现的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靶点定位准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一组男性患者在日本东京的帝京大学外科部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在主治医生的密切监护下进行了术后恢复。在恢复过程中,细心的旁观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各位患者的康复室间有一个微妙的差异,有一些房间很安静,另外一些房间里播放着威尔第的"茶花女"音乐。还有一些房间传出柏林爱乐乐团演绎的莫扎特,或者是"恩雅精选"的阵阵乐声。最后一组房间则充斥着频率在100到200赫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