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首先阐述了对技术市场的再认识,指出新形势对技术转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政策环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评审工作开始进行、加快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创新驿站、《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着力点7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体系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企业在技术转移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和协调管理;技术转移网络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技术转移途径多元化,技术服务和咨询占有较大比例等。并提出建议,技术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议对企业参与的科技计划项目,将技术转移情况作为验收考核指标之一,并加强技术转移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技术服务带动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3.
据称,自1995年以来,欧盟创新驿站已发展成为全球五大技术交易平台之一。创新驿站作为技术转移的新方式,在中国能否走得通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从能否把握创新驿站的本质所在、能否把握技术市场的基本特点和能否恰当地组织协调现有的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创新驿站建设几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要认识到风险,从全新的思维认识技术转移。结合自身实践,建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可根据资源选择方式;二是需根据国情作布局;三是应根据机构定任务。  相似文献   

4.
稳步迈进中的上海创新驿站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研究与对比,上海技术交易所选择创新驿站作为技术转移的新方式。2007年初开始着手创新驿站建设,在实践中,立足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自身服务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走过创新驿站学习研究、试点探索和全面推进5个阶段的上海技术交易所有这样几点切身体会:对推进技术转移的深刻认识是建设刨新驿站的根本;构建良好的技术转移体制是基础;摸索形成恰当的运行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中非科技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技术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中非科技合作的战略重点,指出中非科技合作战略应实现由“经济援助”向“技术转移”转变,由“市场换技术”向“技术带市场”转变,由双边学研合作为主体向以企业合作为主体转变,并建议国家设立“技术非洲计划”。  相似文献   

6.
主题为“创新、合作与发展”的2007国际科技园区北京论坛于2007年11月28~29日在北京成功召开。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协办。目的是为国际高科技创新区域提供一个加强信息交换、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推进技术经济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来自法国、德国、日本、英国、泰国、中国等国家科技园区的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调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中长期科技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8-10
北京大学科技园是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对外进行国际国内合作、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北京大学科技园立足于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致力发展原创科技、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一流的创业服务(3M)、技术转移服务(TLO),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成与北京大学具有同等赞誉的一流大学科技园区,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成果进入园区创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创新政策体系、科技计划体系、技术孵化机制、风险投资融资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以色列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做法及经验,提出我国与以色列存在高科技合作的广阔空间,并建议我国应借鉴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建立针对不同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科技计划体系,将满足产业需求作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根本目标,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浙江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绩,把浙江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归纳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科技强市县为核心的地域创新体系和以政策法规为保障的统筹协调推进体系等四大体系,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先进技术计划的提出和成功实施涉及到一系列的理念和机制创新,具体包括政府应该集中资助那些开发具有前竞争力的、能动性技术的企业和从事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滚动者"等理念创新,以及通过风险分担和产权激励强化企业主导地位,建立多层面的产学研伙伴关系以扩大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等机制创新。这些理念和机制创新对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明确政府角色、确立项目重点、开发民间资源和选择政策工具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并分析了几个典型跨国转移机构,诸如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欧盟创新驿站网络计划(IRc),以色列工业研究开发中心(MATIMOP)和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署(ENEA)的基本情况和技术转移工作的特点,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促进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的机制探索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日本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和运行机制比较,分析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之一的OTL发展的主要原因、OTL的技术转移效果,对大学专利许可机构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制度比较分析。提出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成为主要国家创新政策的重点;进一步在操作层面明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在我国现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基础上,通过试点,建立一批专业的大学专利许可机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不论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创新都缺少市场化的基本元素,但是在工业化的有序演进下,我国科技创新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方面是工业化客观推进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体制的转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依托制造业崛起的大国我国吸收了许多国际创新的经验并广泛开展国际贸易,在这两个条件下,我国比较好地实现了技术转移的目标.本文阐述的是国际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生命周期与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城市重在自主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技术转移,因此,实施技术转移战略,促进技术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技术转移一直是科技界的热点话题,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家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贸易.在2010年11月中意创新论坛举行期间,中国、意大利两国政府签署了建立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协议,协议中的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将于2011年上半年建成.2011年年初,由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45家知名技术转移与创新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致力于为跨国技术转移提供全面支持的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方法,总结其以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和以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重要手段的突出经验,提出应加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同产学研合作相对接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技术转移是典型的过程型创新。笔者从探讨如何有效推动技术转移入手,分析阐述了技术转移需要的六类人才、六种中介和六个技术评价参量的具体内涵,并通过分析六个参量的合理性最终实现技术顺利快捷地进入市场,投入到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委托研究、共同研究、接纳受托研究员、合作研究中心、科技城和高新技术园等几种。日本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产学研模式体现出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扶持、法制保障和规范、鼓励不同体制和地域的产学研人员间的自由流动、培养与合作等特点。这些模式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5):17-17
中国科学院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为契机,狠抓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科技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部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集聚一流创新人才为关键,以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科研国家队的引领带动作用,把中科院新时期发展推进到创新跨越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