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转窑托轮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合理模拟回转窑托轮的边界条件和受力状况,并采用功能强大的ANSYS软件,建立了回转窑托轮的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托轮的力学行为,从而实用于回转窑托轮的设计及调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回转窑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设计方法,提出回转窑系统只有采取智能化集中控制,才能有效地提高运转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回转窑自身旋转为动力现场修复托轮和窑体胎环(领圈),避免窑体后倾并保持平稳运行。延长了回转窑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4.
从赫兹接触理论出发,推导了回转窑托轮歪斜时,滚圈和托轮最大接触应力比与托轮歪斜角度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给出回转窑托轮歪斜范围内最大接触应力比的列表;得出了回转窑托轮小角度歪斜,最大接触应力显著增加,便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结论.为回转窑的设计、运行状态分析、调整提供依据.图4,表1,参10.  相似文献   

5.
密封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密封的使用效果和回转窑的运转率。以常见的迷宫式密封装置和径向接触式密封装置的安装为例,针对实际安装中遇到的回转窑的筒体径向跳动、轴向串动等问题,提出了在筒体变形、偏摆和串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密封安装精度的安装要点和安装技巧。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氧化铝厂2号回转窑,分析了大型超静定变截面回转窑的力学特征;通过调整窑运行轴线,以回转窑各托轮受力均衡为优化目标,考虑窑轴线单次调整量、轴线偏差、传动系统、窑头窑尾密封、滚圈变形、筒体应力等窑体调整制约条件,建立了回转窑机械运行状态优化模型,用复合形法求解了2号窑的优化模型,对2号窑在优化调窑前、后及常规调窑后的机械运行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号窑在优化调窑后的机械运行状态远优于调窑前及常规调窑后的机械运行状态,运转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回转窑托轮偏斜对接触区应力分布的影响,运用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托轮与滚圈最大接触应力比与托轮偏斜角的关系;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某支承结构托轮平行与呈最大偏斜角时的接触问题,得到支承部件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得出滚圈和托轮的危险易损部位;为回转窑的轴向调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过程中回转窑窑皮形状复杂与筒体测温难的特点,采用红外线测温与数字滤波补偿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回转窑筒体温度红外线扫描和状态预报系统孩系统在测量回转窑筒体表面温度及其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模糊协方差矩阵的聚类算法。在线仿真出窑内村与窑皮的形状及厚度,发出相应的状态预报信号,有效地改善了窑的操作,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为回转窑的自动控制提供参考.图2,参12.  相似文献   

9.
针对回转窑轮带等大中型机械设备重要零部件的磨损和损坏,研制了一种新型专用修复材料——“FGM”,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新型弥散强化复合工艺,并将其用于众多企业的大中型机械零部件的修复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回转窑支承系统的配置决定着回转窑载荷的分配情况,从而决定着回转窑的整体运行性能.在建立求解回转窑支承载荷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均衡分配回转窑载荷为优化目标,考虑支承系统优化配置中的模糊因素,建立了回转窑支承系统模糊优化配置模型,并用最大最小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回转窑支承系统模糊优化配置能尽可能地均衡分配回转窑载荷,提高支承系统的性能和回转窑的运转率.  相似文献   

11.
回转窑筒体温度红外扫描与状态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过程中回转窑窑皮形状复杂与筒体测温难的特点,采用红外线测温与数字滤波补偿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回转窑筒体温度红外线扫描和状态预报系统.该系统在测量回转窑筒体表面温度及其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模糊协方差矩阵的聚类算法,在线仿真出窑内衬与窑皮的形状及厚度,发出相应的状态预报信号,有效地改善了窑的操作,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为回转窑的自动控制提供参考.图2,参12.  相似文献   

12.
在链蓖机-回转窑法球团生产过程中,对链蓖机一回转窑段热工制度的调节和控制至为关键。针对被控对象复杂、各参数之间相互耦合及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链蓖机-回转窑智能优化系统。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一些代表性工艺参数所构成的决策表进行约简分析,归纳出了不同生产工况下的决策规则,进而指导工人的操作,保证了链蓖机-回转窑段始终处于良好的生产状况下。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改善球团生产,提高球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回转窑轮带受力模型及接触应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回转窑轮带的受力状态以及轮带与托轮间的接触应力分布是影响其安全运转的重要因素,为此,作者针对轮带接触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特性,建立了轮带受力的力学模型,获得了筒体对轮带压力的计算公式;此外,运用力学与有限元理论对轮带接触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运用ANSYS软件计算了轮带的接触峰值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在轮带顶部、中部和支撑位置处,应力均出现峰值,且轮带工作时最危险的部位是托轮与轮带的接触处,这为回转窑的安全运转及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回转窑载荷和刚度分布复杂、各支承运行中存在偏移,造成支承载荷分配严重不均,使得支承的托轮轴运行中突然断裂,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的情况,通过分析回转窑托轮轴疲劳断裂过程刚度的变化,提出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断裂在线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对托轮基座的振动进行检测与分析,利用托轮轴疲劳断裂过程中刚度和振动信号特征发生较大变化来判别疲劳裂纹的发生、扩展情况.用超低频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等组成在线测试系统,对现场回转窑进行振动测试与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分析结论,从而为合理安排窑的维护、检修提供依据.图8,参9.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氧化铝厂回转窑机械运行状态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介绍了在Matlab环境下实现多目标模糊优化的有关技术,编写了实现回转窑机械运行状态多目标模糊优化的Matlab程序.现场应用表明,应用该程序指导调窑,能显著改善回转窑的机械运行状态,提高窑的运转率.同时该程序对于利用Matlab编写多目标模糊优化程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图3,参6.  相似文献   

16.
徐宝兴 《广东科技》2014,(12):175-176,216
回转窑是医疗废物焚烧生产线的核心环节,其运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的质量、运行成本。回转窑耐火材料的设计直接影响回转窑的综合寿命和运转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根据国内目前规模最大、连续达标稳定运行、烟气处理达到欧盟2000标准的医疗废物焚烧生产线的实际运营情况,结合医疗废物焚烧特性、耐火材料损坏机理、耐火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等,总结了医疗废物焚烧线回转窑耐火材料的工程设计经验,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港口机械设备朝着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使得设备的组成与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为确保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运转率,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港口机械的运行状态实行有效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应用力学、机械设计、干燥设备设计理论分析了烘干系统传动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从而使机器的振动、噪音降低,托轮与滚筒间的磨损明显减小,改善了传动条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9.
张强 《扬州科技》1996,4(4):17-19
本文在简要介绍太钢1549热输出辊道作用的基础上,针对该批辊道辊子的磨损状况及修复论述了我厂所制订的修复方案及攻关措施的正确性,并从辊身最佳材质的造反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热输出辊道辊子的耐腐蚀、耐磨损、抗粘辊性,从而达到延长辊于使用寿命,提高带钢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湿法磷酸生产装置的一般腐蚀、磨损特点.从搅拌装置的工作特点、腐蚀介质等因素出发,对几种可用于不锈钢材料防腐蚀、磨损的主要措施作了评述.指出抑制和调控界面层残余应力以提高其与基体金属间结合强度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