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滑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结合中国沥青混合料抗滑级配类型的研究成果 ,选用 AK- 1 6A、SMA- 1 6和 OGFC- 1 6三种抗滑级配类型 ,在分析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水稳性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抗滑级配混合料抗滑性能的优劣 ,以及分析了其抗滑性能随轮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 ,通过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 ,更加明晰了其抗滑性能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了矿料级配、沥青用量、粗集料磨耗值等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表面抗滑及渗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级配、不同沥青用量、不同粗集料的沥青混凝土的表面构造深度、摆值和渗水系数的室内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表面抗滑与渗水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找出了抗滑性能与渗水性的关系,提出了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基本要求。研究表明,选择质地坚硬、磨耗值小的粗集料配置的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表面抗滑性能;综合考虑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表面抗滑性能,选择合理的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3.
袁小兵  于文金 《江西科学》2005,23(3):213-216
按照美国Superpave级配控制点和禁区范围。对现行规范中的部分级配进行调整。使它们级配曲线分别通过禁区的上限、下限和禁区,同时利用这几种级配组成的混合料进行一系列的抗滑性能试验来探讨不同矿料级配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铺筑沥青路面时合理选择矿料级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鹿安波 《科技信息》2011,(22):I0304-I0304
沥青面层混合料级配的合理设计对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沥青抗滑面层的主要形式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主要设计方法。运用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制定了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5.
集料级配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为了研究矿料级配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其5种不同走向、最大粒径的级配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和抗滑指标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75mm以上粗集料的质量含量和集料最大粒径对于路面的抗滑能力有很大影响,将Superpave技术的控制点和限制区概念引入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对于保持路面抗滑性能与耐久性能之间的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集料最大粒径的选择应充分结合层厚、温度等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6.
隧道路面阻燃多孔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前常用的水泥混凝土隧道路面会出现抗滑性不足、噪音高、接缝损坏以及排水困难的问题,降低了隧道内的行车安全性.针对出现的问题,研究采用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沥青混合料铺筑隧道路面.采用阻燃技术提高沥青混合料在发生火灾时的难燃性,同时提出OGFC的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隧道路面的使用要求,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抗滑性、水稳性、降噪性和高温稳定性以及降噪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7.
公路抗滑表层的质量与沥青混凝土集料的级配、用量有直接关系。本文中通过对集料级配与沥青用量间关系的试验研究,配制出了各项技术指标良好的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杨夫江 《科技资讯》2014,(3):103-103,105
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种损坏形式,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被压密和剪切变形所致,其表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轮迹带范围内路面有下凹的现象,有时还伴随着轮迹带边缘的隆起,并且一般发生在面层。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破坏类型以及危害,同时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抗剥落性行为的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剥落性是沥青混凝土工程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研究了酸碱性填料对沥青混凝土抗剥落性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工业固态粉末废物EF材料和粉煤灰用作沥青混凝土填料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填料的种类和加入量影响了沥青混合胶结料的粘度,与酸性填料硅质矿粉和粉煤灰比较,碱性填料石灰石和EF材料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混合物的粘度、刚度、稳定度、回弹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并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剥落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摆式摩擦法与表面回弹法,研究了水灰比、砂率、机制砂掺率、石粉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列。研究表明,机制砂抗滑性能低于天然河砂,石粉会显著改变机制砂混凝土的表观构造,各影响因素之间灰色关联排序为砂率水灰比石粉含量机制砂掺率,根据以上结论设计了机制砂混凝土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经验证此模型与试验实测值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笔者从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易发生裂缝的部位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材料因素是造成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如水泥、骨料的质量、粉煤灰、碱骨料反应、水灰比、坍落度等因素,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集料性状对高强混凝土断裂和声发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不同粗集料粒径、不同集料体积率和不同种类粗集料混凝土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测试混凝土断裂时的声发射事件数;分析了集料性状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以及声发射事件数和断裂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材料科学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品种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优,特别是聚羧酸外加剂的出现,对混凝土的各性能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碳化对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的影响,对比开展了不同水灰比非碳化与碳化混凝土的毛细吸水试验,并通过压汞试验,定量获取了碳化前后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参数,通过电镜背散射图像扫描和热重分析定性观察分析了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碳化后混凝土的毛细吸水能力下降20.0% ~ 26.5%,毛细吸水系数下降30.8% ~ 37.8%。相较未碳化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的最可几孔径减小13.9 ~ 15.1 nm,最高减小幅度达41.8%,且水灰比越高降低越显著。测试观察到碳化导致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孔径减小。计算表明,碳化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使用Lucas-Washburn等人提出的模型依然有效,且选取最可几孔径作为等效孔径时模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关于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特征指标、组成材料、水胶比、微观结构及宏观性能等方面对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分析比较,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低水泥用量才是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面对装配化桥梁的高速发展及服役桥梁混凝土护栏改造的装配化需求,提出由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装配连接的新型节段拼装混凝土护栏.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准静态荷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新型节段拼装混凝土护栏和普通混凝土护栏的极限荷载、动力响应和破坏形式.结果 表明:新型节段拼装混凝土护栏在各类加载条件下均具有普通混凝土护栏同等的防撞性能;UHPC构件能替翼缘板吸收大量冲击能量,可有效减小翼缘板受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提混凝土护栏节段拼装方案为混凝土护栏的装配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性能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碳化、冻融、钢筋腐蚀等耐久性问题,从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细度、骨料品种以及养护条件等方面讨论了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措施,分析了一些措施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筋喷混凝土拱肋支护中喷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仅决定围岩稳定性,而且影响支护成本。以某交通隧道的软弱围岩段(Q=0.01)为背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比分析了C15~C45六种混凝土强度等级时该混凝土拱肋加固围岩的变形量与塑性屈服区大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5~C35之间时,提高强度对限制围岩变形、减小围岩塑性屈服区体积效果明显,说明对特定软弱围岩存在一个较优强度等级取值区间,盲目采用高强度喷混凝土无助于改善拱肋支护效应且不经济。研究成果可为地下工程喷混凝土拱肋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后形成再生粗集料(粒径5.0~30.0 mm),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应用于道路工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实验,研究了再生粗集料的力学性能,设计了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分析了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干缩性、抗冻性、耐磨耗等路用性能,并在大同市省道206(大运线)的改建工程中修筑了试验路,试验段两年多来使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再生集料混凝土修筑水泥路面,能够满足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