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了相同软土地基条件下刚/柔性组合墙面和单一柔性墙面加筋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比较分析了挡墙在墙顶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在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下,刚/柔性组合墙面挡墙其刚性墙面仍基本保持垂直,地基最大沉降发生在连接件锚固端位置;而单一柔性墙面挡墙墙面外倾明显,其地基最大沉降位于墙趾位置;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在工作阶段其墙顶沉降和墙面位移仅为单一柔性墙面挡墙的50%,且前者墙顶不均匀沉降量明显小于后者;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由于预埋件承担了刚性墙面墙背水平土压力,使得筋材拉力及相应的应变减小;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刚性墙面在墙体中部弯矩最大,为外侧受拉;而墙顶和墙底附近的弯矩较小,为内侧受拉;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能适应软土地基的大变形,并能更好地承担上覆工作荷载.  相似文献   

2.
吕红霞 《甘肃科技》2013,29(8):119-120,106
墙面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从墙面施工效果来看,对于干燥气候裂缝尤为突出。通过针对墙面裂缝产生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避免墙面裂缝的再次产生。  相似文献   

3.
双面加筋土挡墙由于双侧加筋的相互交错形式和填土宽高比的差异,使其受力状态和工作机理有很大变化.在此,我们仅对B>0.6H(B为两墙面间距,H为挡墙高度)条件下的双面加筋土挡墙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其墙面变形、墙面土压力和拉筋拉力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聚苯乙烯板外墙保温在施工中,工程质量控制不严,细部和节点的处理达不到技术和规范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粘结不牢,墙面出现平整度差,保温墙面出现空鼓、脱落、裂缝、阴阳角开裂、涂料层起皮、开裂、脱皮等质量  相似文献   

5.
墙面的可照时间取决于墙面所在的纬度、墙面的朝向和太阳赤纬.根据墙面上日出日没时角配置关系的分析,可得到计算墙面可照时间的具体计算公式,并可据此用解析的方法分析墙面上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朝向的墙面上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朝向互补的墙面,在冬夏半年对应太阳赤纬时的可照时间的纬度分布具有反向对称性,如南(北)向墙面上冬(夏)半年的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对应于北(南)向墙面上夏(冬)半年的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夏半年北半球北向墙面,其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在45°N有极小值.纬度等于太阳赤纬的墙面,可照时间在一定朝向范围内不随朝向的变化而变化.在水平面极昼的纬度范围内,东西朝向的墙面,可照时间不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陡坡地形上加筋土挡墙抗滑稳定性的不足,提出抗滑桩+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挡结构,阐述该组合支挡结构的研发思路、结构形式和技术特征。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该组合支挡结构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抗滑桩和抗滑桩+承台2种结构的加筋土挡墙墙面水平位移、抗滑桩位移和桩身弯矩、土工格栅拉力及路基稳定性,重点探讨抗滑桩桩长、覆盖层模量和上覆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滑桩顶部设置承台可以有效减小墙面和桩身水平位移,提高路基稳定性;将抗滑桩和承台的连接方式由刚接改成铰接会使桩身弯矩显著减小,而对墙面和桩身位移及路基稳定性影响不大;未设置承台时墙面和桩身水平位移更容易受到抗滑桩桩长、覆盖层模量和上覆荷载变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竖直墙面不同方位上太阳辐射量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中,竖直墙面单位面积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本文采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来模拟计算此参数.算结果显示在昆明,墙面方位角为±45°时,竖直墙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大.当方位角在-45°~45°之间变化时,竖直墙面单位面积上全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在3.99×103MJ/(m2·a)~4.04×103MJ/(m2·a)之间变化;当方位角大于45°以后竖直墙面单位面积上全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逐渐下降,最少为3.69×103MJ/(m2·a).  相似文献   

8.
墙面平整度是评定墙面施工质量的客观指标之一,为了能够直观的评定墙面的平整度及变化情况,采用免棱镜电子全站仪对墙面若干点进行极坐标测量,经过坐标转换拟合出墙面的平面方程,计算可得到测量点到拟合平面的距离。利用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的对建筑物形体进行测量和检测。  相似文献   

9.
网状与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墙面位移的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网状及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大型模型试验墙面位移的测试分析,研究了超载作用下网状与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墙面位移的分布形式,发现在超载作用下,条带式与网状加筋土挡墙的墙面位移形式相似,都呈上大下小、整个墙面绕墙趾向外位移且墙面位移随超载的增大而增大,但网状加筋土挡墙的墙面位移小,而且其上、下部位移相差的幅度亦较小。结果表明,网状加筋土挡墙的墙面位移小,墙体的整体工作性能较强。工程实践证明网状加筋土挡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个自由开放,丰富多彩的班级墙面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更全面的发展,拓宽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然而,在学前教育不断普及的当今,也有部分幼儿园和教师们忽略了班级墙面环境对于幼儿成长教育的意义,缺乏对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正确观念,以至于出现班级墙面环境内容一成不变、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创设材料不安全等系列问题。该文通过对凯里市第一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现状的研究,并对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完善幼儿园和教师在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幼儿提供一个有趣舒适且科学的班级墙面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软土地基直立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颗粒流程序PFC和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别模拟加筋土挡墙和软土地基,研究软土地基上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性状及内、外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挡墙沉降、墙面水平位移、墙底竖向土压力及墙面弯矩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挡墙在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下产生显著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但挡墙整体仍保持稳定,显示该型挡墙具有很好的适应软土地基大变形的能力;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使得连接件末端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此处的地基表面沉降最大;上覆荷载作用下,刚性墙面弯矩在墙中处最大,为外侧受拉,而在靠近墙底和墙顶处较小,为内侧受拉;软土地基上该型挡墙稳定性一般为深层滑移外部稳定性,其破坏面由过挡墙底层筋材后缘填土中的朗肯破坏面和地基中的圆弧滑移面组成;该型挡墙内部稳定性表现为随软土地基滑移破坏,挡墙内筋材由下至上依次断裂,形成过底层连接件后缘的朗肯破坏面.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软土地基直立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颗粒流程序PFC和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别模拟加筋土挡墙和软土地基,研究软土地基上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性状及内、外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挡墙沉降、墙面水平位移、墙底竖向土压力及墙面弯矩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挡墙在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下产生显著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但挡墙整体仍保持稳定,显示该型挡墙具有很好的适应软土地基大变形的能力;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使得连接件末端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此处的地基表面沉降最大;上覆荷载作用下,刚性墙面弯矩在墙中处最大,为外侧受拉,而在靠近墙底和墙顶处较小,为内侧受拉;软土地基上该型挡墙稳定性一般为深层滑移外部稳定性,其破坏面由过挡墙底层筋材后缘填土中的朗肯破坏面和地基中的圆弧滑移面组成;该型挡墙内部稳定性表现为随软土地基滑移破坏,挡墙内筋材由下至上依次断裂,形成过底层连接件后缘的朗肯破坏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加筋土挡墙拐角部位的受力及变形进行研究,以某工程案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建立加筋土挡墙拐角部位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拐角部位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内在的力学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拐角部位更易发生变形和破坏;拐角部位潜在破裂面的空间形态呈现"圈椅"状,与两侧墙面相交;对于格栅拉应力的分布,呈X型的拐角部位和与墙面平行的直线部位是完全不同的;拐角部位的水平位移在垂直和平行墙面的两个方向都有发生,而直线部位只在垂直墙面的方向有水平位移;拐角部位与直线部位之间存在过渡区域,过渡区域的范围与潜在变形破坏的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外墙应立足将抹灰层兼作防水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墙面采用高性能的专用砂浆抹灰,是提高墙面质量、解决外墙墙面开裂与渗漏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外墙面的抹灰层兼作防水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风场下低矮房屋墙面的风压分形特性,利用分形理论分析风洞中A,B,C类风场下低矮房屋墙面的风压盒维数,对比分析了风压变异系数、风压系数功率谱与风压盒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风场类别的变化会引起风压盒维数的变化,背风面之外的3墙面风压变异系数的增大使得风压自相似性减小,风压盒维数减小;背风面风压时程的变化主要由漩涡脱落控制,风压自相似性相对更大,风压盒维数更大;风压系数功率谱的能量相对越集中,则风压时程的自相似性越大,风压盒维数也越大.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为例,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采用陈述性偏好(SP)法分析空间要素对旅游者产生的效用差异,调整隔断的形状、色调及展品的布局,形成展厅之间的效用差异,为馆内游览线路的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旅游者的展陈空间偏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的效用从高到低依次是展陈模式、墙面色调、空间形状和地面色调;相较于折线形空间,旅游者对矩形空间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偏好,对圆形空间则未表现出显著的偏好倾向;旅游者对墙面的冷色调和暖色调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偏好,对地面的冷色调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偏好;不同性别群体的偏好在展陈模式、空间形状与地面色调上存在差异,在墙面色调上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室内照明调光控制系统中,放置在工作面上的照度传感器易受办公物品、人体活动等遮挡,从而不能使系统准确调光的问题,基于墙面与工作面照度的比例关系模型,提出了室内照度变化传递比的概念以及由墙面设置照度传感器替代工作面照度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当光通量变化时,墙面垂直照度与工作面水平照度间的照度变化传递比.笔者通过仿真和实验手段研究了传感器在墙面上布置时,传感器与被调光源的方位关系对照度变化传递比的影响,得出了适用于办公和阅览场所调光系统照度传递比的两个约束条件.满足该约束条件即可获得室内墙面传感器的有效放置位置及所需数量.通过墙面照度传感器设置方法在教室照明调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杨巍 《工程与建设》2011,25(6):829-831
外墙渗水问题处理本着"慎重对待,科学分析,及时处理"的原则。文章从设计、施工、材料、使用各方面分析墙面渗水原因,并提出各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预防措施和已发生渗水墙面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新疆冬季寒冷,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房屋建筑外墙、拐角处(构造柱位置)普遍存在容易形成结露和霉斑等现象。特别是看守所监舍建筑更为突出,由于室内相应居住人员多、湿度大,通风换气量小,在监舍内墙面上往往会形成大面积的结露,在冬季供暖期间(室内平均温度可达18℃以上时),内墙面上逐渐呈霉点直致蔓延到房间的整个内墙面,甚至出现部分内墙面粉抹层膨胀、开裂、脱落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现场实地观察,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采取提高暖气温度,二是加大通风换气措施,这样实施一段情况后,收效甚微,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由于监舍的自身的使用特点,室内湿度大,而进入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极易在内墙面上聚生霉斑,虽然我们采取了以上措施,未阻止霉斑的产生,只能说明墙体保温是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筑物墙面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水泥砂浆墙面中常见的一些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