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充分认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替体系、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等六个方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高度重视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英岗 《科技信息》2008,(1):317-318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国内国际形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的历史任务五个方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离不开雏护和保持社会的公平。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二、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公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术本身独特的功能价值,就武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武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功能.认为应正确认识武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促进和谐社会的税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科技资讯》2010,(28):252-253
构建和谐社会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直至和谐的过程,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税收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密切的关系,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税收的一项重要职能,税收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税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引导资源的地区间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税收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有一个新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准确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标准,着力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几个重要关系,这对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同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的地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不断增进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整体把握和谐社会,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点,以创新精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9.
李萍 《甘肃科技》2009,25(14):79-8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冯兴花  党荣珍 《科技信息》2007,(14):229-22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明确部署,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那么为构建和谐企业,工会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