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土地整治肩负着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等重任。现阶段仍有不少土地整治项目达不到预期成效。根据我国土地整治的特点聚焦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分析影响土地整治效益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建立规划设计效益评价指标方法和评价体系,将评价指标方法运用到实例中,得出该规划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的质量,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以新余市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内容重要性及其变更量作为着眼点,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整治设计中各分项工程权重,再比较整理规划方案实施前后和工程量,在工程量变动评分标准的基础上,量化各分项工程变动的分值,综合评判项目规划方案合理性。结果表明:此法有利于凸显土地整治中主要工程的变动量对项目设计的影响,利于土地整治规划变更细化监管。  相似文献   

3.
基于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结合梯田旅游开发的思路,探讨山区梯田开发规划设计的实现形式.以五指山市牙胡梯田土地整治项目作为案例进行规划设计,主要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等方面.通过土地整治与梯田旅游开发相结合,达到完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目的,为下一步梯田类型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婷  胡庆国 《科技信息》2013,(3):165-166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研究是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关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研究很薄弱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土地整治理论,规范和指导农用地整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高效成图、高精度制图提供新思路,客观探讨无人机内置RTK(Real Time Kinematic, RTK)航拍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区测绘成图及辅助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以江西省某县土地整治项目片区为研究区,通过作业过程中机身RTK实时接收基站的差分GPS修正数据实现定位坐标优化,选取航片上20个点平面坐标及其高程,与RTK地面实测检查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中误差分析完成精度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内置RTK无人机航拍的正射影像分辨率为0.033 m,其平面坐标中误差为0.051 m,数字高程模型高程中误差为0.070 m,精度结果满足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成图相关精度要求.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及相关数字产品在土方量计算、辅助规划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应用中精度优势明显、可视化效果好,尤其对土方计算、规划设计、核查验收等环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促进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及时反馈,梳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以期为监管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GIS地学分析、Fragstats景观分析等。研究结果: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项目区土地利用及土地整治效果三个层面设计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包括10个子准则层指标、22个指标层指标。研究结论:研究设计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及其获取方法,对于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促进预期目标实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实现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本文以徐州市为例,在总结分析徐州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五种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模式。同时通过调研分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及其效益评价研究是国家的需求,也是土地整治自身发展的需求。本文对兵团新湖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其效益评价进行解析,构建了模糊层次评价模型(AHP-Fuzzy),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AHP-Fuzzy方法计算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是一项惠民生、保生态、增良田的惠民造地工程。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在延安地区所开展的治沟造地是一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是极富重大方针政策的战略远见,有着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论文就延川县治沟造地项目的工程,分析了项目实施区的概况、土地利用现状等,对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的实施进行了梳理与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续的解决方法和建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川县土地整治的治沟造地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对延川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工作是对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工程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复核的一系列活动,是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的真实反映。针对土地整治工程量复核常规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文章通过对某项目区工程量复核采用无人机航测的应用实践,认为无人机航测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不同类型土地整治项目施工阶段的碳排放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治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区域的碳平衡.从施工碳排放和地类转化碳储量变化的角度,分析湖北省三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效应,比较不同工程的碳排放强度,以及整治前后碳储量的差异,探讨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进一步为科学施工提供建议.研究发现: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占总碳排放量的70%以上.施工阶段3种项目的碳排放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南水北调土地整理工程、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低丘岗地改造工程,其碳储量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1. 34%、3. 48%、11. 45%.综合来看,基本农田整理是对区域综合影响最小的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西土地整治事业发展很快,土地整治测绘项目繁多、任务重、难度大。测绘工程技术设计深度不够、项目踏勘不到位、项目投入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工程进度缓慢及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突出。通过探讨广西土地整治测绘工程监理包括监理规划方案、实施细则以及其他事项,拟对土地整治项目测绘工程进行全程监理,以期解决问题,为日后广西土地整治测绘工程监理提供研究和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上越来越重要.该文根据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为例研究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工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土地整治主要类型有: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综合整治等.该文简析了土地整治的涵义,阐述了其规划意义,并分析了某地区内土地整改项目实例和做出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土地整治"课程的特点,以本科生就业为导向,提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土地整治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与课时安排,分别对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实验教学分为室外现场观摩实验和室内模拟规划实践两个部分,给予学生对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与课程教学、国土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实务相配合,融合基础制图软件、专业规划软件和成品预算软件在实验教学中;改革课程考核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精神,提高自主规划设计和成果整合的实践动手能力,并编撰适合自身教学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指导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山区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空间分异规律,建立投资快速模型,以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效率。从贵州省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中选取四种土地整治类型的典型案例,以典型案例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SPSS软件为工具,系统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土地整治类型的空间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建设规模投资差异较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2)农用地整理的单位建设规模投资区域差异不明显,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等3种类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3)各土地整治类型投资估算线性回归模型为:农用地整理:y=2.56x+186,土地复垦:y=6.9x+38.11,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y=5.06x+9.22。  相似文献   

18.
邵金强  罗斐 《科技信息》2014,(8):163+174
本文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及内容,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观点和从事的工作,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技术)技术及其集成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土地整治中农田防护工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防护工程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深入了解农田防护工程研究状况,本文采用综述法,对贵州省土地整治中农田防护工程措施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进行农田防护工程的设计,强化农田景观设计,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田防护工程及其效益;提出农田防护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贵州及其相似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农田防护工程指明了发展方向,对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农田防护工程建设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跟踪调研了湖北省土地整治情况。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66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并利用SPSS软件19.0版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得出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整治土地惠及农民公众1000余万人,成效显著,国土资源整治工程大大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收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