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测定宁波镇海沿海海洋生物体内铅、镉和铬等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海洋生物体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贝类体内含量高与鱼类及甲壳类,但其含量均低于评价标准,同时讨论了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现况,并展望了海洋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浙江自然海域养殖贝类3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子吸收法对2009年6-10月所采集的浙江自然海域68个样品中重金属Pb、Cu、Cd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不同海区的贝类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比较,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泥蚶、缢蛏、紫贻贝和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均为Cu〉Cd〉Pb,而青蛤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u〉Pb〉Cd。5种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Cu最高。不同贝类品种间重金属累积存在明显差异,泥蚶含Cd量最高,牡蛎含铜量最高。缢蛏、紫贻贝和青蛤体内重金属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和轻污染水平,但部分泥蚶体内Cd为重污染水平,部分牡蛎体内Cu为严重污染水平,其食用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应该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珠江口主要水道——马骝洲水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6个站位对该水域的海水、沉积物和底栖贝类体中的6种重金属(Hg、Cd、Pb、Cu、Zn、As)的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小潮期海水中各重金属平均含量相近,且在大潮期空间分布不规则.仅有部分站位Hg超过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海水综合污染指数大潮期(0.35)>小潮期(0.25);表层沉积物中Cd、Cu、As和Hg的平均含量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二类标准,各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呈波状分布.以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其次为Hg和Cu,均达到强污染水平,其中Cd和Hg达到强至极强生态危害等级.以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调查水域沉积物在总体上处于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RI=318.9);调查水域底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仅有Cd和Pb超标为海洋贝类质量标准二类.  相似文献   

4.
海洋贝类对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同化率,体内能够吸收和富集较高浓度的重金属.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贝类中的重金属浓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贝类作为沿海人们的重要食品,其体内累积的金属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该研究测定了兴化湾南岸滩涂养殖海域3种养殖贝类(菲律宾蛤仔、缢蛏和鲍)体内4种重金属(Cu、Zn、Cd和As)的浓度以及生物可给性,并以此评价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健康风险.4种金属的风险系数均小于1,表明这些生物体内4种金属的风险较小.As的风险系数为0.95,存在潜在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检索, 分析深圳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并采用WQI污染指数法、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分别对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得到以下结果。1) 深圳近海海域中, 西部水体中重金属Hg, Cu, Pb和Cd的含量高于东部, 可能与西部开发力度大、接纳污染多和深圳湾水体交换不畅等因素有关。2) 基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WQI>1, 表明深圳近海无清洁水体; 近海海水重金属生态风险多处于高风险和中风险水平, 排序为Cu>Hg>Cd>Pb。3) 深圳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 Cu, Zn, Pb和Cr含量由珠江口西北部上游向东南部海域递减; Hg和As污染集中于深圳湾和东部海域,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频繁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且与海水中相应重金属的分布趋势一致。4) 深圳近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极高, 其中Cd生态风险最高, Cu和Hg次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厦门沿海地区牡蛎、缢蛏、花蛤、毛蚶、文蛤等五种贝类中的Pb,Cd,As,Cr,Hg,Cu含量的测定,对不同贝类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b与Cr之间存在显著意义的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892,其它各元素间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追溯污染源。对厦门沿海地区养殖贝类受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表明,As的污染指数已高于评价指标(GB2762—2012),花蛤和文蛤中Cr的污染指数也已高于评价指标,由此可见厦门沿海地区As、Cr的污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近海岸属于亚热带,气候属于海洋性气候,丰富的渔业资源造福了一方百姓,当地经济产业的支柱也越来越依赖渔业。所以说,人类的财产和身体健康问题与海洋和海洋里的生物体息息相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广西的近海沉积物和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研究,解析了广西近海生物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贝类预警"技术在淮河五河段水污染物追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自淮河中游五河段的沉积物和淡水贝类样品,利用ICP-AES 和 GC-MS 进行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分析,结果表明砷、铅、铬超标,多环芳烃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最多,研究区域的PAHS污染严重.这些有毒污染物可能来自上游工业区的淮南和蚌埠段,在贝类软体中有较高含量.因此,这些污染物有可能经食物链富集于其他生物体内,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损害,进而影响到水产品食用安全,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普朗铜矿土壤中铬(Cr)、镍(Ni)、砷(As)、铜(Cu)、锌(Zn)、铅(Pb)、镉(Cd)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当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广西主要贝类养殖区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状况及污染水平,依据2016-2018年广西主要贝类养殖区的海水、表层沉积物及生物体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Hg、As)的调查分析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法、地积累指数(Igeo)法和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BCF)对养殖区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为Zn>Cu>As>Pb>Cd>Hg,污染程度为Cu>Hg>Zn=Pb>Cd>As;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为Zn>Cu>Pb>As>Cd>Hg,污染程度为As>Cd>Pb>Hg>Cu=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贝体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为Zn>Cu>Cd>As>Pb>Hg,污染程度为Zn>Cu>Cd>Pb>Hg>As,生物富集能力为Zn>Cu>Cd&g...  相似文献   

11.
 日本笠藤壶是舟山群岛岩相潮间带的广布种,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是生物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的良好指示种。为了探讨舟山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规律,本文分析了该种对Cu、Pb、Cd、Cr、As和Hg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日本笠藤壶体内Cu的含量显著高于Pb、Cd、Cr、As和Hg的含量,且Pb和Hg富集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日本笠藤壶体内积累的重金属总量,在本研究的7个样点中,岱山和小洋的日本笠藤壶受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与海洋贝类生物质量标准相比,除Pb和Hg超过各自的第二类标准值外,日本笠藤壶体内Cu、Cd、Cr和As含量都没有超过各自的第二类标准值,这表明目前舟山群岛海域日本笠藤壶受Pb和Hg的污染较为严重,受Cu、Cr、Cd、As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通过对胶州湾近海及滩涂不同站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研究。分析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水深、离岸距离等方面的关系,探讨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来源和分布特征,为预防胶州湾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来自重庆市部分地区的规模养殖场和一些农户散养的猪肉、猪肾以及饲料中的重金属元素铅、砷、汞、镉、铬进行检测,掌握了重庆市部分地区养猪生产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显示:个别规模养殖场猪肾存在一定的镉、铬污染,12个区县的农户散养生猪猪肾均存在严重的镉污染问题;重庆市养猪生产中的重金属污染控制问题,重点是饲料中的重金属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4.
浙江沿岸养殖贝类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2010年对浙江沿岸三门湾、乐清湾和嵊泗海水贝类养殖区采样151批次,连续2年监测了贝类微生物、贝类毒素和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浙江沿岸贝类产品尚存在一定风险,部分样品有贝类毒素检出或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应引起贝类消费者和相关渔业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铬污染地区植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重金属铬污染地区的植物吸收与富集重金属的研究表明:(1)铬污染地区植物各部位的Cr含量均超标;(2)铬污染地区植物各部位在不同采样单元中Cr含量基本上是取样点至铬渣堆的距离成反比;(3)铬污染地区各种植物各部位中Cr含量与土壤中Cr含量参考值的比值均在28.76%以上,具有较强的Cr吸收与富集作用,尤其是叶部最高达301.27%,其受铬渣飘尘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草海湿地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贵州草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采样实测重金属含量数据分析及土壤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草海土壤重金属含量对照国标土壤二级限制值主要超标元素是镉、锌、镍,其次是砷、铬、铅,而铜、汞未超标。通过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总体与分区评价草海盆地型湿地重金属污染,反映出接近污染源区域和水流通道地段重金属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中地区主要水生蔬菜基地的铅、镉、铬、铜、锌、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背景值;水体中铅、铬、铜、锌平均含量较低,砷、镉未检测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生蔬菜污染情况及其生长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镉的单项污染指数为5.37,其他几种重金属均小于0.70,说明调查区域的土壤受到重度镉污染,其他几种重金属污染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为3.87,属于重度级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0,属于安全级.水生蔬菜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排序为:铅(2.95)铬(2.24)锌(1.54)镉(0.53)铜(0.40)砷(0.27),表明调查区域水生蔬菜已经受到铅、铬污染,锌轻污染,而镉、铜、砷没有构成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2.29,表明各重金属对水生蔬菜的复合污染属中度级污染.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南明河城区底泥中的重金属与有机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南明河城区河段底泥中5种重金属和有机质的含量,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水体泥沙质量标准等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初步认为底泥中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的高峰值出现在南明河中下游,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带,同时伴随着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污染。  相似文献   

19.
以美人蕉、草坪草、牛筋草为试材,进行了植物修复污泥重金属污染的盆栽试验,对植物修复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及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植物修复后污泥农业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直接施用污泥增加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容易导致土壤污染,而植物修复后污泥中的铜、锌、铅、镉、铬、镍等重金属的含量大大降低,符合污泥农用的国家标准;有...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沈抚灌区停灌10多年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在沈阳沈抚灌区上游10个行政村布设了50个取样点,分析测定了土壤重金属镉和铬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行政村土壤重金属镉和3个行政村土壤重金属铬超出辽宁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但均未超出国家二级标准,说明沈抚灌区灌溉没有给采样区域土壤带来重金属镉和铬污染,但已有重金属富集.土壤重金属镉和铬变异系数在10%~100%之间,说明土壤扰动性较大.按照辽宁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重金属镉具有污染风险,存在着一定的生态风险.重金属铬一般无污染风险,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