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石燃料能源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绝对地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得不让人们转而寻求新的清洁能源。因此,对新能源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物理研究所对氧化亚铜新能源材料的分析和认识也逐渐加深。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试图对物理所氧化亚铜新能源材料进行普及性的分析,以期与各位同行及相关爱好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
根据汽车业"十二五"规划,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国家振兴经济和转变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倾斜,加速了汽车企业在新能源客车上的研发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而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向导下,依托一汽集团,将尽快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生产,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达5万辆。2011年5月1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植力度。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从而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代表着世界汽车发展风向标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其产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对策,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和健康发展.笔者从如下三个方向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对策: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的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发挥政府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财政投入,以及加大政府对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应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转换成本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制度.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保障性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能源发展管理机构同时明确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技术在人类的现实生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技术是我们得以改造自然实现人类自身基本生存的工具,另一方面,技术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存在物,自身构成了人与自然相沟通、相联系的桥梁与中介。随着技术哲学的不断发展,对于技术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文章力图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探讨技术作为人与自然相沟通的中介在人们现实生存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在关于技术本质问题的思考方面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越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递增。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导致现如今可以利用的能源越来越少。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新能源的优势,减少对传统能源的利用,也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常见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等,这类新能源的开发与物理学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发展较为缓慢,但会成为未来节能领域的重要力量。本文对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重点对驱动电机材料、动力电池材料以及轻量化材料等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我国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指出,我国将持续不断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科技部、发改委将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随着大规模云计算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范围的逐渐扩大,为推动其发展更好的适应时代脚步,关于云计算数据在关于高能源消耗、高费用支出、高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开展现代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新能源应用分析环节,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追求,进而推动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多的云服务商在实践探索中,开始尝试对绿色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移。其中,绿色新能源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  相似文献   

9.
魏广才 《科技资讯》2011,(15):163-163,165
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高速公路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安全监理工作在工程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结合自身多年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经验,分析如何有效实施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监理。  相似文献   

10.
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与同业竞争、外部环境与政府政策等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主要包括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形成企业集群效应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应用的环境收益.首先考虑物流量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城市物流碳排放模型,然后基于改进的Gompertz模型预测了2020年我国三个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和天津的货物周转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能力,并测算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后的碳减排总量.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应用具有一定的碳减排效果,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碳减排效果将愈加显著.政府应构建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城市物流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物流行业应用的支持力度、并遵循市场需求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城市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部部长万钢11月8日在200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实现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部将积极配合国务院相关部门,采取四项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轶闻  李军伟 《科技信息》2012,(31):258-258,221
以节省能源,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全球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对电动汽车的投入都加大了力度,加速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9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数据,从资源效应与信号效应出发,分析了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补贴并未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投入发挥有效的资源效应,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投入的信号效应只在2008-2012年间有效,且两种效应的作用效果具有阶段性特征,时间分界点为2012年左右。同时,对不同产业和不同产业链企业,资源效应的差异较大,信号效应差异较小。基于研究结果,从加大政府研发补贴力度、发挥金融发展与研发补贴的协同效应和以创新为导向进行政策调整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理解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926个,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36亿元,并以太原高新区和长治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节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同时,山西省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9个百分点。在分析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张浩  王千 《天津科技》2011,(5):104-105
分析塘沽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区,完善政策、引导企业发展,大力开展低碳经济、低碳消费宣传工作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新能源、生物、信息和航天等领域的做法,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能源材料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也在逐渐进步,其中粉末冶金技术就是之一,近些年被逐步运用到新能源材料的生产研制中。本文首先针对粉末冶金技术以及新能源材料的含义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例举了粉末冶金技术在现代新能源材料中进行使用的例子,希望能够为从事此项工作研究的相关人员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曲聪 《科技资讯》2011,(36):110-110
近几年来,杭州市深入推进生态建设,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一道健康的屏障。可见环境保护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人类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力度,并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为了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首先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自然功能、河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阐释了河流自身的发展规律,然后论述了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河流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并且要研究和处理好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方面的问题,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方面的问题以及河流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