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的精神,湘乡市大力实施"智慧安监"发展战略,投资1000万元建设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创造"互联网+安全监管"新模式。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是湘乡市政府批准建设的2017年十大项目之一,该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山西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指出要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煤矿安全生产移动监管平台、远程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推进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移动应用迅速普及。结合国密算法和移动CA,对移动办公平台数据安全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国密算法与移动CA的移动办公平台数据安全体系,实现了安全便捷的数据加密传输、双向身份认证及数据关联身份,并应用到内蒙古烟草“蒙烟通”移动办公平台,充分保障了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4.
医药流通行业互联网监管系统的使用,既满足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又满足药品监督部门进行市场监管的需要,加强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有效构建部门间、企业间和部门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非现场监管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动态监管的水平和效能;通过整合目前已经建成的电子政务和门户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监管信息、手段和监管资源的综合利用,使药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整治、早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在高校师生中迅速普及.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访问校园信息化系统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页面乱码,页面格式混乱;无法访问现有的教务系统,数字化校园系统等问题.笔者提出了一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校园信息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将微信公众平台与校园信息化系统进行对接,解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校园信息化系统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生产既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安全监管监察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很难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改变监管方式,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在全国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初步构建了以国家政务外网及多种网络资源为基础、以基础业务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地理位置实现的移动社交平台行业进入了空前的盛况。在正确的监管下,移动社交平台具备挖掘数据财富、促进信息传播、深化社群交流并最终创造庞大经济收益的作用,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近年来掀起了移动社交类平台的创业热潮。分析了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平台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显著提高了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的效率。"智慧安监"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安全监管的一个典型特点是监管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信息量大。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监  相似文献   

9.
正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是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成立以来,湖南展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技术手段,为安全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化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技术服务保障,共同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领域新业态,安全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以科技驱动安全发展,以创新服务安全发展,构建安全管理‘智慧网’,打造科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及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将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近年来,为契合"智慧常德"发展方向,实现安全监管模式转型升级,常德安监局大力推动"智慧安监"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计划通过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公安移动警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技术门槛高、开发周期长、应用下载乱、业务流程复杂、安全监管手段弱等问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空间信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搭建一体化的移动警务综合管控平台,提出了平台架构和网络接入的设计思路,解决了终端多级安全接入公安信息网的信息交换问题,论述了基于APP应用商店模式的面向移动警务开发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研究了"云+端"一体化的移动警务终端安全管控功能和策略,制定统一的移动警务接入和安全管理的标准与规范,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公安警务大数据平台和"1+N"弹性服务平台架构,增强了警务资源对接能力和移动警务应用深度,提高了移动执法业务的效率.最终在武汉市公安进行应用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和战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景区实时安全监控预警建设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智慧景区发展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慧景区安全监管平台的可行性以及必然性,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智慧景区安全信息管理与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立服务站点,实现了对景区环境的实时监控,并对将可能产生危险状况的服务站点进行预警,同时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景区基本数据和安全预警信息与游客共享,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安全服务质量,更有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场所,是开展重大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进入到智能化时代。充分发挥楼宇自控系统、安防联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互联网平台等软硬件技术资源在实验室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构建了实验室信息高度共享、动态实时监管、高效安全可控的智能化模式,实现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4.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论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云计算和资源整合服务云平台,提出了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思路,分析了云平台建设中的基于云端融合的应用集成技术、异构终端接入的云环境构建和应用服务管理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实验室的规模、数量持续增长,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建议构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采购、运输、存储、使用、回收的大数据、信息化、数字技术运行管理平台,监管好高校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如何借助机器视觉、VR等新型智能技术将工业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应用于纺织鞋服装行业,提出平行制造的架构体系,以此为基础打造全球化分布式的柔性供应链,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换。平行制造综合应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打造与车间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同步进行决策管控的云端虚拟工厂,同时与终端无人化的制衣和制鞋工厂相结合,虚实互动、终端制造、云端管控,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全球化分布式协同生产管理平台。以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制造”平台为例,阐释了平行制造如何使得针织鞋服产品的大规模柔性“按需”生产成为可能,平台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用工人数。  相似文献   

17.
为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食品信息,根据甘肃静宁地区苹果生产及销售的现状,采用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基于二维码的数据采集设备、打印设备、手机客户端软件和基于WEB的溯源平台实现对甘肃静宁苹果种植收获、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以及批发零售等环节链条信息化管理的全程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食品多样性不断增加,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提高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已成为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区块链作为新型互联网技术具有多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共识存储等特性,对食品安全监管有重要的帮助。针对传统追溯系统存在管理中心化、信用体系不完整、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本文采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领域追溯,在对国外食品流通追溯模型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流通领域追溯信息化现状和问题,明确区块链技术运用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流通领域追溯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方法,以提高整体追溯效率。  相似文献   

19.
宋兵 《上海信息化》2014,(12):52-53
信息源自物质和事物的变化,只有通过各类载体才能够在社会与人之间传播,并实现其本身的价值。自古以来,从马拉松到烽火台,从驿站快马到飞鸽传书,从家信到电子邮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看似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移动终端、纷繁复杂的信息流,怎样才能搭建适合自身的应用平台通向罗马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作为上海市人大的常设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信息化的今天与时俱进,建设移动信息发布平台,构建新型服务政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电力系统"理论,通过构建数字电力系统基础架构平台来解决电力信息化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文中介绍了数字电力系统基础架构平台体系构成及其实现的相关技术,包括数字电力系统总线、基于CIM/CIS的数据整合和数字电力系统业务基础平台等,并对数字电力系统基础架构的关键技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