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研究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升级,通过分析北京市装备制造业退出环节和发展重点,确定北京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定位。依据3D打印制造领域岗位需求,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核心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开设工业APP类的课程。基于国家和相关专业的发展需求,在高职工业人机器人技术专业中开设《工业APP应用与开发》课程,将让学生对接岗位需求,紧跟国内外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步伐,紧跟国务院关于工业互联网APP的发展纲要。  相似文献   

3.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技术的必然结果,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现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景等方面谈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工业发展需要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人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合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现状,通过企业调查收集专业人才岗位并分析对应的专业能力,提出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介绍实训室需求与建设,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经过该校实践检验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人才培养效果,该培养模式符合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会军 《科技资讯》2013,(29):214-214
当前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机器人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本文分析了应用型人才的特征,论述了在《机器人技术》课程中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探索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跟岗实习过程的情况分析,探索高职院校跟岗实习的实践形式.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跟岗实习的组织模式.探究了在岗前教育、岗位专业对口情况、岗位操作专业性、实习过程管理、实习成绩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提出了解决对策,包括校企双向岗前动员、规范岗位操作、制定人性化培养模式、加强实习管理和多方共评等,从而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跟岗实习制度更合理、规范,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1998,(5)
贾庆林市长最近提出的"首都经济"的新概念,是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的核心,是北京的优势和希望所在。北京市的工业科技工作,应当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全面展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推动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和渗透,坚持技术创新,让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为市场需要的产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在北京市工业企业的转化,形成新的经济生长点,为调整产品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首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我们的思路是:把促进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密集度、  相似文献   

8.
紧随产业发展的前沿,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入手,根据学院自身定位与现状,挖掘探索了3D打印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中的应用,构建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打造学院特色校内实训品牌,引领职教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的新方向,让高职教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与人才培养方向并驾齐驱,培养产业紧缺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是由学校的专业设置来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学科型教育,高职专业设置是针对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设置的.高职岗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要及时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体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反映地域性特征是使高职教育具有活力的根本所在.力图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教育投入变化以及受教育者职业需求出发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和高职专业设置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红梅 《科技信息》2013,(7):339-339
<正>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应定位于职业岗位群、工作流程和岗位资质的科学分析,以此为基础来制定专业开发建设标准和流程,在专业开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力求突破,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结合区域、行业、企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  相似文献   

11.
ABB工业机器人仿真课程是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在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当中,笔者采用的是RobotStudio离线编程教学软件,同时运用了反刍式教学法,并结合当代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特点和ABB工业机器人仿真课程的特点与课程要求,不断进行着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究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探讨了如何培养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以三年制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深入开展专业调研与分析,准确定位4大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严格细化分解出14项基本岗位能力,并相应确定出51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与典型工作任务目标,合理设置4门专业核心课程及其27门专业支撑课程,从而探索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园林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同时,针对其有效应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探讨了如何培养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现代制造业正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运而生。基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必修课《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对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从应用目的出发,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关于位移、转速、振动、压力、温度等参数的检测及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本文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内容的改革,进行教材建设,让学生掌握完整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工业用水效率和工业增长空间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市各区县2006-2009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工业增加值为研究对象,运用Moran's I指数对北京市各区县工业用水效率和工业增长情况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差异性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市各区县工业用水效率在空间上呈正相关,相似性逐年递增,工业增长在空间上呈负相关,区域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北京市工业用水效率和工业增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按用水效率集聚程度,本文将北京市分为首都主体功能集聚显著区(HH)、城市功能拓展集聚变动区(HL)和城市生态涵养聚集显著区(LL)3个聚集区;2006-2009年间,西城区和延庆县与周围区域工业发展的差距扩大明显.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职业岗位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必须构建一个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已经渐渐不能适应和满足需要,为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探索一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专业学习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产学结合的核心是校企互动。产学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行业主流技术的掌握和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并提高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其中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是难点,也是挑战,是思路更是出路。而综合国力取决于劳动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熟识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人才质量和数量。人才的需求也呈金字塔状,不仅需求高层次的毕业生从事研发工作,也需求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从事方案设计与维修工作,还需要大量的中职毕业生从事工业机器人的调试、操作与维护工作。因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工业机器应用与维护职业教育,为企业输送新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该文对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技能及课程、就业岗位、教学实验、实验设备建设、课程开发等全面分析,提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教学方案,意在中职学校实施教学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