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剧烈地振荡100 ml 6≤pH≤12的5% PVA水溶液,缓慢地添加0.08524克CuCl·2H_2O时,溶液呈绿色透明状态;若加碱至pH≥13,溶液中则析出树胶状物。以分光光度法,于740 nm波长下测定含0.98%正丁醇的0.5%PVA与铜盐组成的(pH=10)不同浓度(5~50 mg CuCl_2·2H_2O/100 ml)的水溶液吸光度,并对CuCl_2·2H_2O摩尔浓度作图,它遵守朗伯—比耳定律。以紫外及可见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等研究上述溶液中初生氢氧化铜与PVA的作用,认为6≤pH≤12的5%PVA水溶液中添加Cu~(2+)可形成管道形包合物,pH≥13条件下却生成多核氢氧化铜聚乙烯醇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2.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水中总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中总油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在pH≤2的条件下,四氯化碳直接萃取水中的总油,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测量萃取液在2930cm^-1、2960cm^-1、3030cm^-1处的吸光度,进行定量.方法快捷准确,精密度好,回收率高,能直接应用于饮用水源水中总油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使 PVA与氢氧化铜形成包合物 ,可使氢氧化铜在 8≤p H≤ 1 2的水溶液中增溶和吸收光谱红移 .以 p H=1 0的 Cu2 -PVA-H2 O体系在 740 nm波长下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铜 (II)盐 ,其含量在 1 0~5 0 mg/1 0 0 m L范围内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拉曼光谱研究了经不同pH值的酸处理后的DNA溶液.小牛胸腺DNA被配制成pH6.0、pH5.0、pH4.0、pH3.0、pH2.0、pH1.0的酸性溶液,经24h充分水合后测试其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DNA分子内部产生了明显的质子化,其拉曼特征频率和强度均发生了变化,而且不同的pH值致使它们的变化程度也不同.对DNA分子结构的影响包括磷酸骨架基团,脱氧核糖及碱基.随着酸性的增强,DNA的构型也发生变化:在pH6.0、pH5.0时DNA溶液为标准B构型,而在pH4.0、pH3.0、pH2,0的DNA溶液出现B和C构型共存,到pH1.0时出现了Z构型.从pH3.0碱基开始质子化,逐渐地GC碱基对之间形成了Hoogsteen型氢键,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双螺旋结构遭到破坏,而脱氧核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纳米铁酸钴的液相催化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量FeCl2为催化剂,利用Fe(OH)3和Co(OH)2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酸钴纳米粒子.实验表明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是9.0≤pH≤10.3,0.45mol/L≤c总≤1.20mol/L,反应时间≤4h.用XRD,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铁酸钴的磁化曲线、比表面积和密度.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鹤山赤红壤风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鹤山赤红壤进行模拟酸雨野外淋溶实验的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pH≥3.0的处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淋滤液pH在全过程中可保持pH≈6.0。土壤系统对K^+、Na^+极强的净吸收作用导致二者淋失浓度在处理的中、后期为负值,显著低于Ca^2+及Mg^2+。在pH≥3.5处理下,土壤次级缓冲体系可使盐基离子总淋失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铝仅在pH≤3.0处理时溶出,在淋滤液pH≈4.5时溶出明显,可能的缓冲机制来自土壤对SO4^2-的吸附、次生矿物风化缓冲作用等。硅的淋失在pH≤3.5处理下差异不大,说明矿物风化缓冲机制在处理的全过程中都起了作用。鹤山赤红壤尚处在SO4^2-吸附阶段,对酸沉降仍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7.
野花生豆凝集素在pH7.0和pH5.0缓冲体系中,用EDTA去除其金属离子,CML凝血活性下降.Ca^2 、Mg^2 、Mn^2 、Zn^2 可使去除金属离子CML活性基本恢复到天然水平,表明这些二价金属离子为CML活性所必需.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盐酸胍条件下CML的圆二色谱、荧光光谱及其凝血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ML含有较多β-折叠,具有较强的抗变性能力;脲变性的时间扫描荧光光谱证实了CML变性过程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黄精凝集素Ⅱ(PCLⅡ)在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时,其活性和分子构象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PCLⅡ具有较强的温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但在80℃,pH2,PH4和pH12时,其分子构象发生较大变化,活性也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
用红外反射光谱(FTIR)研究青铜在含有AMT的ACN水溶液(pH=2.2)中形成的膜,发现在青铜表面上只形成CU(I)AMT络合物膜。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其膜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膜是致密平整的,且膜厚约为10nm左右,是非电子导体膜。  相似文献   

10.
以香梨果汁与啤酒大麦为主要原料,结合啤酒工艺和香槟酒工艺,通过低温发酵开发酿造型香梨果啤。研究结果表明:麦汁与梨汁混合比为1:1,主发酵温度为10℃,酒花添加量为1.3kg/m^3,发酵效果较好,其最终产品酒精度≤3.8%,固形物含量5.5%,pH值3.9,可获得理想的口感。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德国SPECTROLAB光电直读光谱仪,在选定的仪器测量条件下,对中低合金钢中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快速方便,测定中低合金钢中钙含量时,RSD≤15%,测定范围0.0004%~0.015%.  相似文献   

12.
罗丹明B荧光光谱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罗丹明B浓度、溶剂的极性、pH值大小、表面活性剂的增敏等因素对罗丹明B的荧光光谱影响,探讨了以上各因素影响罗丹明B的荧光光谱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罗丹明B浓度的增加,荧光光谱波长红移,强度先增后减;溶剂极性增加,波长红移,荧光强度则由于溶剂特殊效应的影响而减小;pH=1.0~3.0时,荧光强度随pH的增加而增大,pH>3.0时,荧光强度几乎无变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的荧光强度具有增敏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化合物N-戊基-4-(2,2’-二吡啶基)氨基-1,8-萘酰亚胺在不同pH值下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在酸性条件下,二吡啶胺上的仲胺质子化后,使二吡啶胺给电子能力降低,萘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发生猝灭。通过调控pH值来改变萘酰亚胺的4位取代基二吡啶胺的给电子能力,使荧光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得到新型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4.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Cr^21+离子1s^2 2s-1s^2 np(2≤n≤9)的跃迁能和1s^2 np(n≤9)态的精细结构.依据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 np的量子数亏损.用这些作为能量的缓变函数的量子亏损,可以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用在计算能量过程中确定的波函数,计算了Cr^21+离子1s^2 2s-1s^2 np(2≤n≤9)跃迁的振子强度.将这些分立态振子强度与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该离子从基态到电离阈附近高激发束缚态间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以及束缚态-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将Cr^21+离子的这一重要光谱特性的理论预言外推到整个能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方法研究了配离子[zn(phen)2]^2 (phen=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在DNA存在下,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DNA的碱变性曲线在配合物的存在下向pH值增大的方向移动,增色效应减小.荧光光谱表明EB(溴化乙锭)-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zn(phen)2]^2 的加入而迅速减弱,表明锌的邻菲咯啉配合物与DNA之间发生了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BP神经网络,在1.017≤pr≤8.134和1.019≤Tr≤5.917的范围内,对798组超临界CO2的p—V—T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预测160组,平均相对误差为2.01%;用RK、RKS及PR状态方程法计算这160组数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66%、3.24%和2.48%,表明神经网络法优于状态方程法。  相似文献   

17.
Alavi在[1]中提出了图的升分解问题.并猜想:设G是星S1.S2.…,Sn的并图,S1有a1条边,n≤a1≤2n-2,∑j-1 ^k ai=(n 1/2).则G可升分解为星图的并.本文证明了当a1≥n,且a1 1-a1=d(d≤S,1≤i≤k-1)时,猜想的结论成立。它可作为[2]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B2O3-MgO-SiO2系富硼渣的活性与组成和结构的关系。在限定10%≤B2O3≤30%,10%≤SiO2≤30%,MgO≤60%范围内,MgO的含量和熔体固化过程玻璃体的形成是影响富硼渣活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液体阳离子醚化剂合成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离子醚化剂(CHPTMAC)是淀粉等天然高分子进行阳离子改性的重要单体。阳离子醚化剂产品溶液中副产物对下游产品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考察了双季铵盐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环氧氯丙烷):n(三甲胺)=1.05,pH值为8.5,分段进行反应,10~15℃反应1h,35~40℃反应2h时,反应收率可超过97%,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双季铵盐等副产物的生成。合成得到的产品粗溶液采用真空恒沸载汽蒸馏的方法进行精制,精制后的产品中w(CHPTMAC)=69%,w(环氧氯丙烷)≤0.0005%,w(二氯丙醇)≤0.0015%,w(双季铵盐)〈1%。  相似文献   

20.
腈基取代脂肪族一元酸的电子结构与化学反应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引导和构建结构决定性质教学思想,对腈基取代直链型脂肪族羧酸化合物的空间构象和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α-腈基癸酸羧基C1-C2单键旋转构象能量能垒17.4758kJ/mol;腈基使碳原子电荷密度减少,腈基取代使酸性加强,羧基H原子电荷p与n的关系遵从p=0.449-0.0061n(n)(2≤n≤10)规律,腈基取代位置n-C原子与羧基碳电荷遵从p=0.716+0.123/n(2≤n≤10)关系;腈基取代酸(HA)的体系能随与羧基的距离n增加次降低,遵从E=-631.492-0.0071n(n)(2≤n≤10)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