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全面介绍了美日韩大学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并思考对我国的启示,以便为优化大学科研环境,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效能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2.
文中首先对应用型大学协同创新本质、特点和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在分析地方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困境以及现有协同创新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以辽东学院为例,构建了内部整合、外部联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列举了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提高新生本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应用型大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同类院校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6,(1):33-36
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研究型大学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体现。但在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遭遇的困境,成为阻碍研究型大学顺利助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因素,需要遵循培养精英人才、创新知识、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竞争力的宗旨,真正体现大学办学之道。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20,(3):1-11
复杂的市场环境促使集群企业通过开展外部性的创新合作来提高技术竞争能力,而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具有分工式生产和集聚式创新特点的产业集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实现的条件。首先,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演进过程。然后,结合"集群环境"概念的提出,对集群环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运行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结构。接着,结合学术界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本质是知识协同和知识增值过程的论断,提出了集群环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解释。最后,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对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只有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个主体的优势,才能全面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对美、英、德、日、加5个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型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旨在对我国的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个新提法,是国家创新模式——"三螺旋"理论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理论的新发展。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由日渐成熟的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逐渐演进,并且方兴未艾。总的来讲,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较年轻,很多学术问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国家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形式,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由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成果实施转化状况调查显示,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成果的许可、转让、产业化实施等,因此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中应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参与程度,同时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纽带作用,提高中介机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资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8.
陈洁  冒益海  吕心力  龙小芳 《科技资讯》2015,13(2):205-206,208
该文在调查研究中科院常州中心6家研究院所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与运营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中科院常州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经验、优势、问题、不足,针对产学研协同的范围过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缺乏专业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内容着手,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协同创新建设成效和推动其迅速高效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江苏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创新资源融合力度不够、创新主体动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层次,促进创新省份建设。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对于提高区域经济活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廊坊市区域产学研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平台形式化、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提高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当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创设有利环境。高校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共享教学及实践资源,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为调动政府、学校、企业各方力量,完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提供思路,提高了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产学合作从“成果转化”的线性模式向多方协同创新的“全面战略合作”模式转变,大学科技园需要从政府和大学获得更多的支持,其有必要转化为非营利组织,重建与大学的关系,以充分地利用大学的优势资源。从而,大学科技固能真正成为“政产学研”多方协同创新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的创新范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拥有其独特的制度逻辑。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比较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在交易成本方面的异同,以此阐释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理论,考察了政府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系。这对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管理研究》2017,(5):17-2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协同创新分为准备阶段、运行阶段和延伸阶段,从知识互动、战略协同和组织结构设置3个维度探讨协同创新的实现过程,并论述了政策、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14.
大学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强调大学的文化作用实际上是回归了高等教育的本来规律。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学、科研和文化的协同配合,共同支撑。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注重教科文融合培养人才。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精髓,科技创新对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必须高度重视大学创新文化的培育、建设和发展。大学科研工作不仅是科技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问题。产学研结合,是协同创新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协同创新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除了提倡"创新文化",更要强调"求真"文化,创新只是一种手段,"求真"才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和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初步剖析入手,在简要叙述地方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念和内涵、协同创新共同体面临的问题、协同创新路径和办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基于政产学研耦合模式的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过程和要素两个层面着手,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构建了包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投入、产出、环境、过程、结果这五个一级指标的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不仅包含了下一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而且还考虑到了下级指标之间的互相影响,符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中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而不相互独立的实际情况,并且所得的研究成果又助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是一种合作创新的新模式,其应用有很好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其概念与内涵进行解析。阐述当前我国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明晰协同科技创新各主体在该体系中的作用,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纯市场行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引入政府行为,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初始状态影响系统演化的方向及速度,系统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协同创新的投入成本、额外收益、政策支持力度及惩罚机制等对演化路径产生重大影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竞争使系统不断趋于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首要条件;合作关系则使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某些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支配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整体演化.建议政府从建立合理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创新风险分摊机制,优化职能等方面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产学研联盟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刚 《安徽科技》2009,(7):53-5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动力与源泉;能够有效地利用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的产学研合作逐步走向了更为高级的合作形式——产学研联盟。  相似文献   

20.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文化冲突的概念和特征,从组织内部、组织间和环境3方面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冲突的因素,借鉴学习型组织思想,提出了基于跨组织模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