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各民族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特性,在敬语表达上.被认为同出一辙的中日文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在称呼语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不同和差别是与其民族语言的特点相适应、与其社会文化习惯相一致的.若不了解其不同之处,必会造成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负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而比喻更富民族特色,因此被涂抹上一层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负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而比喻更富民族特色,因此被涂抹上一层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4.
英汉颜色词"yellow"和"黄色"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构成文化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颜色词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障碍.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对比英汉语中具有相同物理属性和不同文化内涵的"yellow"和"黄色"以体现两种语言文化背景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的异同.由于受到民族的语言习惯,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传统习惯,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yellow"和"黄色"都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点.外语学习者应该深刻领会语言,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及两个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兰英 《海峡科学》2006,(4):88-93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然而,由于各民族文化是在各自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历史地形成的,所以民族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即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从而引起了交际失败.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的角度来认知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两种文化中同一概念的信息差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避免中式英语,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接近目的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语言文化差异是引起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深层构筑,并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事喻理,以物喻义的文化烙印牢牢地镶嵌在语言中,对语用意义的理解起着不可估量的制约作用。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中,除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外,还应借鉴和吸收英美文化精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学生的母语文化对学习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种负迁移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文化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重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同一民族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又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际的障碍。在长期的渐变和发展过程中,各种语言都形成了一些本民族独特的优势——独特的表达习惯。在阐述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的优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在英汉互译中如何发挥和运用译入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对另一方民族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想当然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或强加到所学语言上去,这是产生交际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词汇内涵、文化习俗、价值体系和思维定式四个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手势语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藏英手势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藏英手势语的能指和所指,并以实例说明藏英手势语在非言语交际中所引起的短路现象,旨在使不同文化的交际者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注意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手势符号习惯。  相似文献   

11.
房国铮 《科技资讯》2010,(14):209-209
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并造成不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但是,目前对于外语教育内容之一的文化问题一直局限在对社会集团划一的、类型化的介绍,缺乏个体与个体之间面对面交际的现实性。而且,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并非如此前的很多尝试那样是可以作为独立于语言的专项能力进行教授的。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并探讨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人类本能的生理色觉感知形成了最初的颜色概念,那么不同的民族文化是最终造成这两种语言词库中颜色词语差异的决定因素。本文从跨语言、跨文化出发,揭示颜色词形成差异的具体因素,进而挖掘颜色词在中日语言中的象征意义、引申意义等,以期从跨语言、跨文化的角度研究颜色词差异的同时,反过来加强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直接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社会等环境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在交流中,因语境的理解不同而会产生一些矛盾。学习语言,应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交流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多方面的语言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中英文化在性格、民族风情、非语言交际几个方面的差异对交际造成了影响,进而导致了交际障碍的存在。只有在了解两民族不同的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对外来文化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真正了解和理解,进而为交际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对各自文化的影响,指出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与文化中 ,因此 ,在学习语言时 ,我们不仅要了解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而且要对这种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识,以避免交际的失败及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 。  相似文献   

16.
兰洁 《科技信息》2013,(10):219-220
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各自不同的语境因素,交际话语的语义信息是很难实现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语用等值的。一旦交际双方的语义语用信息不等值,语义迁移随之产生,给交际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对语义信息迁移进行语用充实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进行相应的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以填补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空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述了中西方两种语言因文化的不同而在语言习惯上的种神差异。提出了文化教学策略。强调了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外语学习中社会文化因素具有很广泛的重要性。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习俗、文化内涵意义上有差别。这些差别恰恰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障碍。此文中讨论了部分英文与中文的差异,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不同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西班牙是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两国特定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这些因素影响了各自的语言习惯.词汇的不同文化含义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的障碍、甚至可能导致文化冲突.使用西班牙语和汉语进行交际,就必须了解这两种语言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含义,使交际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学习者往往容易将本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或语用上的失误.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这种文化内涵现象,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