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1993上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卫Ⅵ》项目基调得出孕产妇死亡率达369.92/十万,比全省1990年孕产妇死亡率156.8/十万高2.4倍,比全国199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及漏报调查的94.7/十万高3.9倍,要改变我州孕产妇死亡率高的现状,为使我国对承诺的在2000年将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一半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亟待加强对农村卫生保健网底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大力普及新法接生适宜技术,培训接生员,建立产科抢小组;开展妇女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住院分娩,建立健全和完善孕产妇系统管理,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及死亡评审组织;提倡和鼓励少生优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孕产妇围产期死亡率.方法:对我市1986年至1995年4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产前检查次数相关.死因以产科出血为首位,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分别为第二、三位.结论: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对孕产妇的管理,定期做产前检查,提高产科医生技能等对降低孕产妇围产期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早产、产后出血、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的死亡率均增加.结论: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感染易导致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及围生儿的死亡,孕期、产时、产后予以及时阻断治疗.  相似文献   

4.
26例妊娠子宫扭转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子宫扭转的预防及诊断。方法对我院及永州市5所医院1982年~2002年20年间发生的妊娠子宫扭转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6例妊娠子宫扭转,误诊24例,子宫切除21例,子宫畸形21例,孕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28例(双胎2例),死亡25例。结论进行孕前检查发现子宫畸形,加强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边疆政治学处于初创阶段,对于边疆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边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建设边疆政治学的宗旨、目的和现实性问题,均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情况分析,分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计算死亡率为42.81/10万.致死原因主要有产科出血和内科合并症.结论 加强产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何松梅 《甘肃科技》2008,24(1):129-129,82
妊娠分娩是生理现象,但是由于孕产妇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极易引起疾病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母体死亡。本文论述了如何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妊娠管理,及时有效地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诊治经过.方法:对2005-2010年50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占同期入院孕妇的3.8%,终止妊娠剖宫产45例,会阴侧切助产5例,1例孕产妇因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死亡,围生儿宫内和产后死亡共11例.结论: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利尿、适时终止妊娠,预防并发症,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汪燕 《甘肃科技》2013,29(14):138-139,135
分析监测永昌县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合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方法。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87.97/10万降至2012年的0.00/10万,孕产妇死因的前4位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占主要原因,其中直接产科原因占72.22%,间接产科原因占27.7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凉市及所辖县区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为做好孕产妇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信息.方法:收集2013年平凉市及所辖一区六县妇幼保健机构专项调查年报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年全市产妇建卡率、早检率、产检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均高于2010年平均水平,与甘肃省2013年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2.67/10万,明显低于2010年平凉市(37.35/10万)和2013年甘肃省平均死亡率(22.95/10万),死亡首要原因与甘肃省一致,都是产科出血.结论:2013年平凉市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较2010年明显改善,孕产妇死亡率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妇幼保健各项服务指标有不同程度提升;各县区在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平凉市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甘肃省新生儿死亡评审方案》、《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要求,对上报到市级的资料由专家进行评审。结果:评审的14例新生儿死亡病例中,1例为不可避免死亡,13例为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结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与规范化建设,规范围产期管理,落实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提高产儿科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健康教育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祝彩云 《潍坊学院学报》2004,4(2):158-158,160
为了解有脐带因素围产儿状况,对两年内分娩4152例中989例存在脐带问题孕产妇进行分析.发现有脐带因素引起胎儿宫内窘迫10.3%,新生儿窒息2.2%,围产儿死亡0.91%。与无脐带问题的围产儿比较有明显差异。故临床上的严密观察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加强产前监护及早发现脐带问题,产时给予积极处理,产儿科合作抢救窒息儿,对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世英 《遵义科技》2007,35(4):46-47
目的:掌握红花岗区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1-2005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0.5‰、16.5‰、13.6‰、20.8‰、7.2‰,死亡原因前三位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它先天异常。结论:提高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率,加强产、儿科医生技术培训,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捷  范爱英 《科技信息》2009,(33):I0386-I0386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产妇6600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的10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产前监测,入院监测,产时监测,产后监测;积极给予急救护理,心理护理,产后护理,病情稳定,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清嘉道成年间边疆史地学研究中的世界性意识的出现,首先表现在域外史地学的崛起和勃兴.也表现在边疆史地研究与外国史地研究开始紧密结合,还表现为边疆史地研究者开始用世界的眼光审视和筹划边疆防务和国家安全问题,反映出此时边疆史地研究恢廓的视野。这是中国史学思想的重大变化,揭开了史学近代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由于列强对西南边疆的贪觊,不断地向西南边疆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西南边疆问题被迫卷入了国际化因素,这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庞杂,存在着政教合一、土司制度等政治制度,增加了西南边疆问题的复杂性。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社会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演变的表现,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缩影。通过对西南边疆复杂社会政治生态的分析、总结,对于深刻认识近代西南乃至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与严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对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历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是产科严重的疾病,也是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总结了1993年元月至1995年元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高危妊娠的孕产妇,我们采取按病种分类护理的方法,使孕产妇子痫的发病率得以控制,现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丁杰 《科技信息》2010,(17):J0378-J0378,J0309
本文旨在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木材加工行业消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边疆教育”是民国时期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特殊教育政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推进边疆教育实施了一些政策,对边教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考察和梳理边疆特殊的社会情形、边疆与边疆教育、国民政府特殊的边疆教育政策,有利于了解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边疆教育的重视及实施状况,同时也能够为边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元明清时期是西南边疆与中央关系构建整合步入正常化轨道的重要战略期。三代封建统治者对建构整合西南边疆与中央的关系十分重视,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控制,试图加快西南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如在政治上实行内地化管理体制,在民族地区则稍加变通。在唐宋羁縻之治的基础上,元代实行土官土司制度,明朝发展为土司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清初继承明代的做法,对土司制度更加严格、规范,并适应形势发展适时改土归流,同时与边疆割据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封建中央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南边疆成为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西南边疆与内地交通联系的畅通,为封建王朝中央整合与西南边疆之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