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6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表露得分、自尊得分及SCL-90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辅导后,两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P<0.001)。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6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表露得分、自尊得分及SCL-90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辅导后,两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P〈0.001)。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选取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GM)、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兵适应的基线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之后将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实验组采取为期一个多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干预的前后采用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GM)进行适应性不良状况的评估,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在控制了普遍性适应性不良前测得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普遍性适应不良得分在团体辅导之后存在显著性差异(t=-2.484,P<0.05),即实验组的普遍性适应不良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的下降。结论显示,团体心理辅导显著提高了新兵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影响,目的取样选取95名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49人)和对照组(46人).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0周,每周3学时的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被试不接受任何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处理.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被试施测人际问题量表(IIP-3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团体依恋问卷(GAS).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被试在人际问题得分上显著降低,而对照组人际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均显著降低,但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变化;对照组在团体依恋焦虑、回避和个体依恋焦虑、回避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变化.可见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提高大一新生的团体依恋,但对个体依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公开招募的方法,在北京某理工科院校本科学生中筛选出学习倦怠且适合团体干预的20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与控制组,对干预组实施为期7周的团体辅导,考察团体辅导干预方案对理工科院校本科男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采用学习倦怠量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0名男生进行干预前测、后测以及一个月后的追踪测量.结果表明,控制组被试在3个时间段的测量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组被试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后测、追踪测量得分显著低于前测结果;在行为不当维度上追踪测量得分显著低于前测结果.干预后被试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干预后和追踪测量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因此,团体辅导对学习倦怠大学生有一定程度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将3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自然实验,在3个月内对实验组进行10次团体辅导。采用自我效能感评定量表并结合学生自评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辅导前后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感分数表现差异显著,学生自评中自信心有很大提高,说明团体辅导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方法以大同市某高中的8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对照组的学生在这期间不接受任何处理。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被试的生命意义感状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生命意义感量表的得分显著提高(p〈0.001或p〈0.05)。结论(1)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提升其生命价值;(2)此生命意义感团体辅导方案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8名有抑郁状况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样本,通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进行干预,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在辅导前后分别评定.结果显示,经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总分有所下降,与团体辅导之前存在显著差异,团体成员的自我认知偏差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纠正.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高职新生正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来提高新生的心理素质,可使其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与生活。但在具体的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因素,如团体辅导的领导者素质和团体辅导后的评价等,以确保团体辅导的长效机制,为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团体辅导对提高海洛因成瘾者外显自尊水平、内隐自尊水平的效果,通过前期的被试访谈,以配对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名强制戒毒人员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8人,仅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团体辅导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使用自尊量表(SES)和内隐联结测试(IAT)对2组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经过8周的萨提亚团体辅导干预,实验组内隐自尊有显著的提高(F=8.18,p<0.01),外显自尊前后测差异不显著(F=0.75,p=0.41);控制组内隐自尊前后差异不显著(F=1.60,p=0.25),外显自尊差异也不显著(F=0.69,p=0.43).认为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团辅辅导有助于提高海洛因成瘾者内隐自尊水平,对于外显自尊水平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芦华  陶爱荣  刘可 《科技信息》2011,(12):199-199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从高职院学生角度出发,调研分析学生需求的心理辅导内容,心理辅导形式、效果。与学校现阶段所实施的心理辅导相比较,从学生目前需求的人际交往、择业、就业方面做一些工作方向的调整,从学生喜欢和接受的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心理健康课程现有模式上更进一步完善与规范与学生需求的切合度,更好地开展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求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2.
以教练技术的原理、方法为指导,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五个维度出发,设计了八个单元的创业团体辅导方案,具体从四个层面逐步进行,即建立信任关系,厘清目标、提升自信水平,激发成功欲望、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积极承担、突破思维局限,发现更多可能。对实验组实施8期创业团体辅导训练后,采用问卷进行后测,利用协方差分析方案实施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效果。结果显示:8期方案实施后,实验组学生的创业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及情绪自控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生进行自编心理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弹性、内控性、认知差异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经团体心理辅导后成就动机、目标感和乐观三个维度差异显著。由此得出结论,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心理干预对亚健康学习态的影响作用。运用MSLQ问卷筛选出学习自主性、内在价值、认知策略使用等维度得分相对较低的亚健康学习态学生62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31例,运用SDS和SAS等测评工具对两组学生进行情绪测验,发现两组在SDS、SAS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过程:对照组实施正常教学,干预组在正常教学之外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等心理干预。干预一学期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学习自主性、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等的指标评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亚健康学习态,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中学生自我管理量表》对230名初中生进行测评,调查留守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状况,并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设计8次团体辅导方案,随机选取51名留守初中学生进行干预。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后,再次采用《中学生自我管理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自我管理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本次团体干预实验后,留守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直接提升,表明本次团体辅导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6.
宋红云 《科技资讯》2012,(32):201-201
中职班学生的年龄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但两者的毕业后去向存在天壤之别,中职学生毕业后多数走向就业,这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少数学生通过对口高考升入高职院校,而高中生主要升入大学或高职院校,一般很少有直接就业者。因此,做好中职班班主任工作,还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就业开展工作,要针对学生就业注重职业道德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其就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探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利用团体辅导培养硕士规培生临床共情的效果。为此,选取安徽省某高校14名硕士规培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辅导,并将结果与对照组14名硕士规培生进行比较。实验组在前、后以及前、追踪2个月测试结果显著提升;对照组在前、后以及前、追踪2个月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团体辅导对提升硕士规培生的临床共情水平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生涯发展理论为研究基础,从高职院校生涯发展辅导的管理机制、阶段内容、具体实施等方面,研究高职院校生涯发展辅导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高职院校生涯发展辅导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团体辅导训练所营造的团体氛围以及对成员的训练形式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力,主要有重建认知体系、进行自我探索、培养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了情境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纳入该校2014级本科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做为该次研究对象,共97人。将其中一个班学生做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的学生做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情境教学,并在期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相比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均更优异;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CCTST量表中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