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复杂性”研究的若干哲学问题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本文讨论了复杂,复杂性等概念和问题,研究了复杂性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各种意义;讨论了复杂性与非线性、混沌,分形、落和突变,以及与简单,随机性,确定性等 问题。给出了复杂性的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定义。  相似文献   

2.
工业实验室的演进及其管理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以科技史和企业发展史的有关史实为基础,探讨了工业实验室的源起,从而匡正了涉及 此类问题论断上的偏见与混乱;阐述了工业实验室的巩固与发展;并对其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了总结,最后明确了工业实验室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对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瓣胆和基点问题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反映了地理学内容的广泛性和研究的新进展,还反映了中国地理现象和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色,并对所有选定的地理学名词进行了科学定义,规范和更新了地理学领域里的概念,对地理学观点、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传承和创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但仍存在一些可商榷和待修补之处,留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才逐渐开展起来的,无论在环保管理部门还是在人们的印象中,环境保护工作就是“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和利用问题,此外,别无其他。自从18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汽机以来,就出现了工业革命;诚然,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文明、进步和繁荣;但是,它确实对人类的环境也带来了污染。再者,由于城市中工业的兴起,在工业和经济上,城市和农村之间出现了进步与落后的差别;可是在环境保护上,城市和农村之间则出现了污染和  相似文献   

5.
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与预警系统建立研究提出沙尘天气源地的概念,并根据传输和影响对其进行了分类,对影响中国的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进行了分类总结,对典型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复合指标体系,确定了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贡献的贡献率和绝对贡献;建立了沙尘天气的预警预报系统,提出了减缓沙尘天气的应对策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北京开展了现场观测和资料分析,开展了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与预测系统建立研究,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深圳、合肥、重庆和杭州四个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商业模式,介绍了国外的NEG模式和BP模式;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充换电运营模式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最后比较和分析了充换电站的几种电能补给模式和运营模式,得出电池租赁模式是现阶段适合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占有市场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反映了地理学内容的广泛性和研究的新进展,还反映了中国地理现象和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色,并对所有选定的地理学名词进行了科学定义,规范和更新了地理学领域里的概念,对地理学观点、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传承和创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但仍存在一些可商榷和待修补之处,留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怀特海的泛经验主义对经验概念的涵义和用法做了极大的拓展,赋予了其本体论上的意义,认为作为世界终极实在的实际实有就是一个经验过程,具有本体性、过程性、创造性及内在价值。怀特海的泛经验主义批判了基于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现代哲学的缺陷,把有机和无机、事实和价值相互沟通起来,提供了一种考察人与自然及其关系的新的形而上学和宇宙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9.
比特币等虚拟电子货币的产生,推动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Gnosis、Synereo、以太坊和Aeternity的出现,为区块链技术突破虚拟电子货币提供了平台,使区块链技术具备了智能合约可扩展、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互联的功能,为分布式应用的落地提供了支持,但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伦理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风险,聚焦风险的根源,展开伦理规约的路径研究,提出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规约路径,认为线性和非线性结合的规约路径有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物理学教育建立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大量翻译和出版了译自日本的物理学教材,为中国物理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收集和介绍了61种清末译自日本的物理学教材和著作的基本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应用调查和定点跟踪观测,分析了乡土树种的生长规律,筛选出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和日照时数,建立了树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模型;调查了乡土树种的病虫害和抗污染情况,根据树种特性和园林功能的要求,提出了各种园林绿地的适应树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科技思想是自主创新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扬科学新发现并看到了使用新机器的作用,论证了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毛泽东主张自力更生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提出了自主创新的主要原则和体制保障;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明确了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影响了自主创新思想产生;胡锦涛全面系统的诠释了自主创新的内涵,建构了自主创新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奥康纳认为,唯物史观的第一重矛盾理论缺乏自然维度。通过自然、文化和劳动范畴的融合,奥康纳建立了以生产条件为核心范畴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对资本通过危机而积累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资本积累、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预示了对生产条件进行社会主义式重建的趋势。以第二重矛盾理论为基础,奥康纳反思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生态运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循证医学深藏着工具理性主义的导向,其特征是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价值理性相对缺失,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二者不平衡发展。因此,循证医学面临一些方法论难题:一是忽略了证据本身的差异性和不可通约性,不能实现对不同来源的证据的评价、评级和整合;二是把技术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推到了过高的位置,而忽略了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和医疗体验的重要性。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的循证医学预设了一种机械观的世界图景,这实际上形成了某种绝对主义和技术至上,导致了某种"循证霸权"和"循证僵化",减少甚至杜绝了哲学反思和人文情怀进入诊疗过程的契机,造成了循证医学发展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是科学复原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实现仪器功能的需要,也是展现汉代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方式,涉及到结构造型和艺术造型两方面的研究。文章回顾了史料和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筒状、钟状和卵状三类现有的造型。基于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所完成的新复原模型,分析了结构基形、悬挂点位置、调整结构和仪器稳定性等结构问题,对新模型的造型设计和研究思路做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成立20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开拓和发展国际合作。到目前为止,NSFC已与64个科学基金组织、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正式的合作关系,共同资助合作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双边和多边合作与交流活动。通过这些稳定的合作与交流渠道,为我国科学家搭建了国际合作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支持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合作研究项目和优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为我国基础研究走向世界和在国际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创造了条件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NSFC非常重视与德国的合作,自成立以来,通过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我是《自然辩证法通讯》一名忠实的读者,长期阅读《通讯》终于使我成了她的一名作者。十几年前在中学教书时,我就开始订阅《通讯》,每篇文章我都认真阅读,深为她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深造的思想、新颖的观点和广泛的领域所吸引,特别是科学技术史和人物评传两个栏目我尤为喜欢。《通讯》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引导我走上了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之路。考取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后,《通讯》成了我学习和研究时的必备资料,我将创刊以来的《通讯》通读了一遍,这不仅大大充实和丰富了我的知识,使我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自然辩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外部因素、科学家个人因素和人们的认识水平促成了知识的商业化转向。知识商业化加快了科学知识的技术转移、增加了研究者和大学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却也改变了知识的"公有主义"属性,挑战了知识生产、传播和转移的传统,并可能对学院科学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中国实验物理学教育发展十分缓慢。1925年,在美国留学的丁绪宝回国,随即投身于中国实验物理学的教育事业。他引进和制造了大批实验仪器,推动了中央大学、贵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实验物理学教育的发展;创制了大量中学生用物理仪器和教学器具,开设实验课程,培养了中学生对实验物理学的兴趣和参与物理学实验的能力;还致力于推广群众化的实验物理学教育,引起了普通大众对实验物理学的兴趣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成果证实人类种族之间存在基因差异的事实出发 ,概述了基因武器的产生背景 ,提出了基因武器的概念。对基因武器的原理、性能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对基因武器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制状况进行了介绍 ,对基因武器的发展态势及其潜在威胁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我国应当呼吁国际社会全面禁止基因武器的研制和使用 ,寻求对中华民族有效的生物药剂和疫苗 ,研制对抗基因武器的新型探测和防护器材 ,以及探索未来反基因战的战法、途径和手段等四项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