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结合文献,共记录江西省珍稀水鸟6目9科33种。重点对江西鄱阳湖及其流域部分区域的珍稀水鸟分布及其生存现状作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种数较多的4个目是鹳形目(8种)、雁形目(10种)、鹤形目(9种)和鸻形目(3种)。居留型方面,冬候鸟种类最多,21种。江西鄱阳湖及其流域分布的珍稀水鸟种类多、数量大,大部分种类如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集中在鄱阳湖湿地,个别物种如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主要栖息于鄱阳湖流域。还提出相应的珍稀水鸟保护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水鸟生存环境的影响;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从更大尺度保护水鸟;开展江西主要湖泊和流域水鸟资源的长期监测;提高公众动物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对江西省变电站及其周边线路鸟类多样性与习性进行分析,共统计到鸟类15目122种,其中陆生鸟类63种,水鸟59种.在陆生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最多(48种),占总物种数的39.34%,其次是鹰形目(8种),占总物种数的6.56%; 在水鸟中,鸻形目种类最多(19种),占总物种数的15.57%.共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它们分别为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白头鹤(Grus monacha)、黑鹳(Ciconia nigra)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合计21种,占总物种数的17.21%.在居留型方面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0.98%和36.89%.在122种鸟类中,以中型和小型鸟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5.25%和26.23%,略大型和大型鸟类种类合计占总物种数的25.41%.食性以动物性食性为主(60.66%),其次为杂食性(23.77%); 在农田生境中活动的鸟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67%,其次为湿地(55.74%)和林地(45.08%).66.39%的鸟类会停歇在电力设备上,35.25%的鸟类会集成上百只的大群.大体型的鸟类、在电力设备上活动和集大群的鸟类易引发电网故障.该文对电网涉鸟故障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江苏南部沿海不仅是鸟类迁徙路线上鸻鹬类重要的停歇地,还是众多雁鸭类等水鸟重要的越冬地。对江苏南部沿海越冬鸟类的种群动态及其生境利用状况进行调查,为越冬鸟类及其越冬地的生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样点法结合样线法对江苏南部包括东台条子泥、如东小洋口、通州湾、吕四港、启东黄金海滩的沿海滩涂、河口、围湖、高潮栖息地等区域进行调查,依据调查区域内水鸟栖息地分布及活动特点,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和各调查区域越冬水鸟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记录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41种35 353只鸟类个体,隶属于6目10科;雁形目占总个体数的52.50%,鸻形目占总个体数的33.02%;人工鱼塘和泥质滩涂生境内越冬水鸟个体数均超过1万只,高于米草滩涂、滩涂围湖和芦苇塘等生境;从物种数来看,江苏南部沿海越冬的雁鸭类物种数高于越冬的鸻鹬类;在多样性指数上,东台条子泥越冬的水鸟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吕四港、黄金海滩、小洋口、通州湾。【结论】 在自然湿地退化的背景下,人工湿地作为鸟类越冬的替代生境,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调控的人工生境为越冬水鸟提供了栖息地;互花米草的入侵对江苏南部越冬水鸟产生了复杂的生态影响,芦苇群落生境破碎化以及侵占泥质滩涂等都将使雁鸭类和鸻鹬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不断减少,互花米草的快速扩增,对沿海鸟类群落数量及分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4.
乐安湿地作为凉山州最重要的沼泽湿地之一,为掌握其冬季水鸟资源,本研究于2016年1、10、11月对乐安湿地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同时分析其区系及组成、鸟类多样性和干扰因素等。结果显示:在乐安湿地共记录到水鸟21种6 028只,隶属于6目8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湿地鸟类有4种);3次调查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月最高(1.41)、10月最低(0.69),Pielou均匀度指数类似;乐安湿地的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其中放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水鸟调查,共记录得到水鸟46种,隶属于5目9科.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水鸟1种,世界濒危水鸟3种,39种被列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9种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区新增鸟类记录7种.水鸟数量和种类在1月达到最高.调查发现了5个水鸟聚集点,其中2个为高潮位的聚...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的水鸟种类、数量及多样性差异,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定点观察法,对草海四季水鸟群落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春季共记录水鸟6目8科23种,夏季5目7科15种,秋季6目11科32种,冬季6目10科32种,秋冬两季水鸟种类最多,雁形目(Anseriformes)鸟种占据优势;2)水鸟种类、数量的季节性差异明显,从春至冬随季节推移呈先减后增,总体呈上升趋势,鹤形目(Gruiformes)、雁形目鸟类数量季节性波动较大;3)水鸟多样性的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水鸟多样性最高、春季最低,水鸟均匀度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继续加强水鸟长期监测,掌握群落动态变化特征,以越冬期为重点制定不同季节的水鸟及生境管护方案,同时,加强科普宣教,减少人鸟冲突。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贵州省十里荷塘不同类型人工湿地中越冬水鸟分布差异性及水鸟受到的影响因素,2013年1月对研究区域的荷塘、鱼塘、水稻田和抛荒湿地中的水鸟及生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种.Kruskal Wallis Test分析表明,4种湿地样方之间鸟类物种数存在显著差异(χ2=10.218,P=0.017),鸟类数量无显著差异(χ2=6.309,P=0.098).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4种湿地样方中鸟类种类和数量分别与样方面积和水面积百分比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分别与植被盖度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P0.05).增加湿地水面积并对部分湿地蓄积深水是提高十里荷塘越冬水鸟多样性的简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7年1月~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市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共112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9种。鸟类居留类型分析表明,有留鸟36种(占32.2%),夏候鸟和冬候鸟均为27种(占24.1%),旅鸟22种(占19.6%)。从区系组成上来看,古北界种类最多,有52种(占46.4%),东洋界种14种(占12.5%),两界广布种46种(占41.1%)。公园内观察到水鸟49种,其中鸻鹬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雁鸭类数量较少。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鸟类多样性指数也较高。调查区域内五类生境中,树林(灌丛)生境内的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它生境,明水水面内鸟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少,多样性指数也最低。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桥片区水禽资源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出水禽57种,隶属于7目13科.共发现冬侯鸟34种,旅鸟10种,留鸟9种,夏侯鸟3种以及迷鸟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水鸟3种,其中濒危等级2种,易危等级1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水鸟5种,其中易危等级2种,接近易危3种.对该保护区水鸟分布格局特点的调查表明,大片连续性沼泽地成为水鸟安全越冬的重要生境,应作为保护区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利用红外相机捕捉技术对核心区内的鸟类和哺乳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鸟类和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结果显示,18台红外相机共收集到550张鸟类红外照片和3 273张哺乳动物红外照片,其中可准确识别的鸟类隶属于4目9科共20种,可准确识别的哺乳动物隶属于4目6科共10种.鸟类中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的2个物种为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yncha)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哺乳动物中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的3个物种为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猪獾(Arctonyxcollaris)和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物种数、物种比例、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单台相机物种数均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节数值较高,秋冬季节下降,这主要是受物候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点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鲤鱼洲白鹤小镇及其周边2017—2020年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5目40科115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鹳(Ciconia nigra)、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和白鹤(Grus leucogeranus...  相似文献   

12.
南流江河口湿地的鸟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放  韩小静  陆舟  余丽江 《广西科学》2005,12(3):221-226
于1989~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2000年以及2004年1月,分别按季节先后考察南流江河口湿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结果在南流江河口湿地共记录到158种鸟类,分别属于15目47科,其中水鸟有75种,陆生鸟类有83种。该地区的鸟类以冬候鸟为主。共80种,占种数的50.6%;留鸟、旅鸟、夏候鸟分别为32种、31种、15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及国际协定保护的鸟类有123种,各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20.3%、19.7%、9.5%和77.9%。  相似文献   

13.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2004年对湖北阳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3种,隶属于15目38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有繁殖鸟类104种(夏候鸟42种、留鸟62种),非繁殖鸟类69种(冬候鸟51种、旅鸟18种);古北种88种,东洋种62种,广布种2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的有28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3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12种.对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湿地公约》对于湿地鸟类的定义,陕西省目前记录到的湿地鸟类为9目、20科、104种,对陕西省湿地鸟类的数量分布特征以及重点物种的数量分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40年来鸟类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至2006年全区共见鸟类190种,隶属于17日、49科、103属,其中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13种,占全区鸟类种数的59.5%.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种类30种;吉林省二级保护种类12种、三级保护种类21种.按照鸟类栖息的生境及植被特点,将自然保护区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群落,并对每个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其中次生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2.980),均匀性指数也最高(0.611);次生群落与灌丛群落的相似性指数相对高一些,为0.339.  相似文献   

16.
基于1∶5万DEM, 利用 ARCGIS92 将鄱阳湖流域划分为子流域。以2008年为均衡期, 入湖径流划分为河道径流( 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 、区间径流、地下水径流与降水 4 个部分, 通过水量均衡对入湖水量进行修正。进一步研究总磷( TP) 负荷, 结果表明: TP 年总入湖负荷为7758 t, 湖泊滞留比例约为 10% , 河道入湖负荷占总入湖负荷的 87% , 赣江入湖负荷占河道入湖总负荷的57% 。河道径流主要枯水时段多集中在 12 月和 1 月, 以主要枯水时段负荷为单一点源负荷, 推求得到河道径流全年点源、非点源负荷, 二者负荷贡献率平均为 39% 和 61% , 非点源是首要的入湖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IUCN定为濒危物种.2012年12月,河南省商城县鲇鱼山水库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越冬时间约为120d,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水域观察到的最小种群数量为1只,最大种群数量为25只,常见种群数量为5±3只,是目前在河南省境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秋沙鸭最大越冬种群,也是信阳市鸟类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8.
石臼湖在当涂县东隅,每年冬季有大量水禽飞来越冬。近几年来,作者在此调查,共得非雀形目鸟类78种,其中有黄嘴白鹭等11种为安徽省鸟类新纪录,有丹顶鹤等4种为国家保护动物,有草鹭等48种为中日侯鸟协定共同保护的侯鸟。本文对石臼湖主要水禽的迁徒时间、生态分布、益害关系及人类活动对水禽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保护措施和进一步研究的科学建议,可供农业区划、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等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