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东盟国际口岸空间运输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加强与东盟经济合作势在必行.以云南省的16个国家口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口岸运输的分布及其交流特征,指出了口岸运输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首位联接强度模型,计算了口岸间的联系度,据此将口岸区域空间组合划分为中缅、中越两大系统,得出了优先发展区域,为云南省"桥头堡"和"沿边开放开发试验区"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童健  贾元华 《山东科学》2012,25(5):98-103
为使城乡道路客运区域一体化划分的发展区域更能结合各地区的交通和经济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的区域划分模型的理论方法与思路,通过双层规划模型将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并运用MATLAB编程对该方法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本研究的分区结果表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克服了传统的灰色关联算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自身的不足,可以为今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区域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因子分析对中国2007—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划分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中游地区和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等4个区域,同时绘制了中国科技创新区域分布特征图,从地理特征角度直观反映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的现状:中国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较强和中游地区,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而且各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罗庆  刘文升 《科技资讯》2006,(30):202-203
本文首先评介了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空间联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主要理论,接着在中国特殊背景下对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空间联系的特征和方式进行阐述,探讨了大型国有企业为核心的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乡镇企业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 把乡镇企业发展过程划分为6 个阶段, 并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借助于定量分析考察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研究表明, 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在特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 并带动了具有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但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应在优势转移的同时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6.
采用因子分析法及快速聚类方法,并利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对2000年重庆40个区市县的工业总产值,以及所有制结构对工业影响进行分析,把所有区县市划分为12个主要类型区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和各类区域发展的地域优势,根据分析结果,指出了各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的稀缺性和高流动性特征使得城市交通系统运输效率成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本研究以中国28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超效率Undesirable-SBM模型对1990—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综合效率均值为0.737,处于较高水平,呈现出“博台线”西南侧效率值高于东北侧的空间格局;(2)1990年以来,城市交通运输综合效率均值由0.603波动上升到0.737,194个城市交通运输综合效率得到提升,综合效率区域差异增大且空间集聚增强;(3)规模效率始终低于技术效率,多数城市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规模效率成为制约综合效率提升的首要因素;(4)城市交通运输综合效率与城市开发建设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改善不同区域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实现城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医学超声动态图像的分区压缩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医学超声动态图像微小失真压缩研究中采用的分区压缩技术,它根据超声诊断临床经验和图象特征,将超声动态图象划分为病灶,结构图象区域及背景等图象。对病灶区域进行低压缩率的微小失真压缩,对结构图象区域的图象进行高压缩率的有损压缩,对背景则采取简单定时的游程编码压缩,实验证明它可提高超声动态图象的数据压缩比和降低计算运算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碳排放分解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交通运输碳减排区域划分进行研究,提出公平性、可行性、效率性及优先性4大原则。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构建碳减排区域划分指标体系,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碳排放水平3大影响因子,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货物周转量以及货运总量等10项指标,以2009年30个区域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主成分分析法及系统聚类法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碳减排区域按照碳减排潜能划分为优化、重点、积极及限制碳减排4类区域;碳减排潜能呈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变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的碳减排潜能最大,是碳减排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临港产业快速发展和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统计指标体系的需要,实现对临港产业发展状况的监测评价,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和满足绩效评估的要求,结合临港产业特征,提出临港产业统计标准,建立具有可比性的临港产业统计指标和方法已迫在眉睫。在总结了已有的临港产业划分方法及临港产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指标分析法划分临港产业的设想及步骤,并以烟台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是贯彻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先行领域,也是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并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经济总体效率提升的关键支撑。总结了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低碳绿色、对外开放、交通治理等方面发展给区域经济社会带来的变化,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提炼当前中国区域重大战略显著特征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重点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未来交通运输服务支撑区域重大战略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2.
沈小俊  高飞 《科技信息》2009,(9):323-324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验。指出中国大城市面临着小汽车私有化、快速城市化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入城市的冲击。由于各种资源限制的国情,城市交通体系应该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运输体系。而成功地实现并运做这种运输体系的前提是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使用模式;同时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及政府诱导政策是实现这种运输体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荆象源  谭清美  朱佳翔 《河南科学》2012,30(9):1359-1364
在构建1984—201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交通运输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同时采用LLC检验、IPS检验、Breiting检验、ADF-F检验和PP-F检验等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采用EG两步法对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地区间及地区内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是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运用σ收敛法考察了1984—2010年中国各地区交通运输业TFP的收敛性,检验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TFP在三大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发散的趋势.政府应注重交通运输业的规划、管理,通过适当的政策调节地区差距,鼓励地区间的学习、模仿和技术流动,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在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当前交通拥堵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发生、提高交通效率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各地市近三年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投资绩效的评估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对山东全省各地市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各项量化指标做了综合评估,进而分析了2013—2015年各地市的规划总投资的分布情况,重点是各地市本周期建设总投资分布和建设资金资产实际落实到位情况。实际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当投资差距较大时,全省各地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资金资产实际投入的差距是导致系统综合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对山东全省乃至全国今后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系统建设的评估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dentifying the key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s crucial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ere, variance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have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followed by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transportation, and then the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Meanwhi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structure. Therefore, innovative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technologies for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should be studied as the focus for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是以较小的资源投入、较小的环境代价,最大程度地满足交通需求的综合交通系统,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提出可持续交通定义与内涵基础上,把可持续交通发展历程分为5个阶段——雏形阶段、起步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对当前可持续交通领域2个热点内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双碳”目标与韧性交通、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TOD模式进行了综述,对可持续交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铁路运输系统的管理现状为背景,运用系统科学和铁路运输科学的原理,对“结合部”的定义、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结合部”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内容.这种“结合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铁路运输系统以外的其它管理系统也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框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拥护现象日趋严重,城市资源得不到优化利用,环境质量日趋恶化,而现行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是单一面向交通的方法,没有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及对环境的影响,本立足中国国情,通过对21世纪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发展趋势分析,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模式以及实现此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结构,并对理论体系中的4个关键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模式、高度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分析与预测技术、城市交通系统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连云港国家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为背景,基于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设计思想,运用运输系统规划理论,对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以业务需求为基础的分层分析和设计模式,提出了从物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到具体的运营操作模式的系统结构和运营框架,分析了公路主枢纽的主要业务需求,设计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式,并设计了具体的应用系统。该业务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模式可以很方便地推广到其它的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