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是诗经汉学的集大成者。郭绍虞先生认为孔颖达已经将“诗言志”中的“志”同“诗缘情”中的“情”统一起来。其实,诗经汉学将情感体验纳入了特殊规范。孔颖达所谓的“情志”被更严格地限制在政教规范之中。孔颖达通过对“感物说”的引进、改造,对“诗人”身份的特殊处理来实现这一理论意图。他用“感物说”解释“情志”的产生,又将“物”限定为政教善恶,从而使感物而生的“情志”被彻底束缚在“政教”这一核心之上。他将诗人与诗歌所描述的情感事件的主人公区别开来,为每首诗都是诗人“有感于政教善恶”而表达“美剌”之志的阐释提供了理论形式,并且进一步要求诗歌所表达之“情志”必须超越个体的经验,而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和政治道德合理性,从而将抒情诗歌的情感本体彻底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参考文献著录用符号转行不规范的问题,从一个特殊著录用符号转行案例入手,在分析著录用符号的定义及其应用格式的基础上,给出了以下转行建议:第一,著录符号不要放在转行行首,也尽量不要放在行末;第二,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将著录符号放在行末,则可将“。”、“:”、“,”、“;”、“//”、“/”、“-”这些符号处理在行末,尽量不要将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符号的左半部分放在行末。  相似文献   

3.
在康德的关学体系中,“无目的性而合目的性”是审美判断的先天原理。然而,将这一原理作用于审美实践,却无法解决现实中大量“非纯粹美”的问题。针对这一实践困境,康德引入自由美与依存美的概念,将美学研究与审美实践截然分开,承认了审美在实践中的“有目的而合目的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美”沟通“真”与“善”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良生 《奇闻怪事》2006,(10):21-21
2005年版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墨梅》一诗与以往的诗句相比有了一些改动:将“朵朵花开淡淡墨痕”改成“个个花开淡淡墨痕”,将“好颜色”改成“颜色好”,将“要船清气满乾坤”改成“要流清气满乾坤”。据悉,这个版本是来自当年王冕的真迹。前两处的改动比较好理解,而将“留”改成“流”咋舌不可理解,但细细一品味,觉得更具神韵,“留”字过于生硬,而“流”字则更有韵味,更能使人体味到清气之神韵。以下是我关于“流”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5.
庄子、惠施展开“濠梁之辩”,探寻知的可能性、根据及知的方式,隐现出不同的思维进路。庄子的探讨进路富有变奏色彩,其以“道通为一”或类的相通为起点,肯定“鱼之乐”可知,进而将惠施“知何以可能”的质疑转化为“知”的方式,最后转换为“于何知”,以“知”的空间场所作结。相对来说,惠施将“异类不比”的逻辑贯彻始终,对认知的可能性保持了悬置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玩”数学     
“玩”是学生的天性,“学”是学生的天职。两者看似一对矛盾体,但是如果将两者巧妙结合,寓教于“玩”,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玩”中享受数学,数学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开发了“材料力学实验CAI课件”。课件按“实验设备”、“实验项目”、“实验问答”三大内容系统地组织了“材料机械性能测定”、“电应力测试”两大类共6项实验。以Authorware软件为开发平台,课件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融为一体,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该课件在5年的实验教学中得到应用并不断完善,为推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洪盛 《科技信息》2009,(19):235-235
书籍装帧是指塑造书的“体”和“貌”。“体”就是为书籍制作其盛纳内容的容器,“貌”则是将内容传达给读者的外表。书的内容就是通过装饰将“体”和“貌”构成完美的统一体,形成了可供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江西诗祖黄庭坚的诗论,与近千年后美国二十世纪解构主义代表人之一的布鲁姆的“误读”诗论作比较。笔者重点将“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理论,同构成布氏“逆反式”批评理论核心的六种“误读方式”作比较,揭示了“夺胎”与“克里纳门”、“换骨”与“克诺西斯”、“点铁成金”与误读的功用之间的相似之处。同时,笔者也指出了黄氏与布氏理论相似之中的诸多“障碍物”(文化背景等)。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军吏”指士卒之上的各级军官。秦汉时期“军吏”的层级有所下移,逐渐指“军将”以下士卒之上的中下级军官了。隋唐五代,“军吏”仍为介于“军将”和“士卒”之间的一个群体,但较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范畴、作用、地位上发生了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刘雨岑“水点桃花”技法的创造,宣告了粉彩没骨花鸟画的最终成熟。它为从事粉彩“水点桃花”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摆脱了具象线务的束缚,直接将没骨手法与粉彩工艺相结合,将粉彩没骨技法推向高峰。本文以“水点桃花”的发展历程和变化为主线,探讨“水点桃花”在当今时代和审美价值影响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少儿科技》2011,(1):43-43
随着克隆技术的进步,最初成功克隆“多利”羊的科研小组利用克隆“多利”时所剩的乳腺细胞,又成功克隆出了四只“多利”,科学家将它们称为“多利四羊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病,阐述了夏丐尊不要“只从国文去学国文”、不要“只将国文当国文学”的教育革新思想,简析了夏丐尊“自学”“自己教育”的观点,充分肯定了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在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向西方译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位多产作家常常弄出许多错误。评述了他三个方面的失误:一是对“法”在孔教中的作用的误会;二是将“发愤忘食”等语译错,歪曲了孔子的形象;三是因未弄清楚“三十而立”的含义,忽略了“礼”在孔子一生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时继承了洛学的“天理”本体论,以“理一分殊”的观点纠正张我“民胞物与”思想中的“兼爱”色彩。强调“格物致知”这一向外求索的路向,另一方面,却更多采纳程颢的思维路向,将“格物致知”最后落实在“反身而诚”之上。播扬洛学,促成了日后阀学形成以及朱子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楚艳芳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19-1422
文章通过对“未”文献用例的考察,论述了中古时期新生的语气词“未”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并主要依据句法功能(同时参照意义)将处于“VP-Neg”型疑问句中“未”的性质界定为否定性疑问语气词,从而将古汉语中“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界定为是非问句。  相似文献   

17.
林晓光 《世界知识》2008,(12):38-39
《宇宙基本法》草案,将允许日本进行太空开发和使用以“防卫”为目的的军事技术,从而打破了日本近40年来关于太空非军事化的法律禁忌,为日本将来组建承担太空作战任务的“天军”扫除了法律制约,也将使日本的“和平宪法”进一步被架空。  相似文献   

18.
入世后,外企将大量的、深层次的进入中国,因此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将更为激烈。那么,如何与其竞争,将是国内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国内企业可以运用《孙子兵法》中的“经五事”之法,即“道”、“天”、“地”、“将”、“法”来应对这场人才争夺战。  相似文献   

19.
高柯 《华东科技》2010,(6):34-35
本栏目上期推出了《创新基础知识之一》,其融合鲜明的观点和丰富的事例于一体,较生动地对“什么是创新”进行了阐述。而“技术创新”作为“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对于实践能起到更大的指导意义。本期,我们将围绕“技术创新”,对“创新”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虽然《春秋》全文并无“羲”字,但“三传”通过阐释《春秋》之“羲”,正好衔接了“羲”在此前后的文化内涵,将本来仅是针对“天-王”关系的“羲”扩展到“天-王-诸侯-大臣”、“中国-蛮夷”的维度。孟子和其他战国思想家又进一步将其扩展到君子修养和普通个体的心性使用层面,“羲”成为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性范畴。这种衔接并非巧合,“羲”之所以成为阐释《春秋》的核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春秋》的文本性质与功能具有“羲”的原始发生内涵与指代功能:“羲”将“羊”置于“我”之上,它表征出王权的神圣性、仲裁性,以及神灵监督王权的合法性。《春秋》包含了天与时政纲领的依赖关系,以及天与君王及大臣的责任关系。它既能表征出王权的神圣性,又能监督王权的合法性。“神”与“王”的神圣关系、史官记事对“王”的监督功能是“羲”和《春秋》内在相通的契舍点。历来阐释《春秋》者无不从“螽.”牢着眼,这不是偶然,而是间接地.旁证了《畚教》的巫虫性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