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郭萍 《世界博览》2015,(6):26-27
雷思丽采访了其中一位强奸犯穆克什·辛格,他认为女性如果在晚上遭到强奸,只能怪她自己,因为她们吸引到了男性的注意。3月3日,当得知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法院下令禁止电视台播放《印度的女儿》的时候,英国女导演雷思丽·乌德文面临了一个难题:是继续留在印度完成最后的工作,还是立刻离开。因为她知道,如果她留下来,她很有可能会被印度警方抓捕。"我给七名律师打了电话,他们每个人都建议我尽快离开印度,可是我想,如果我走了,谁对印度的性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对印度缺乏了解,但部分中国商人意识到印度是巨大的消费市场。2008年来到北京的蕾什玛·帕蒂尔是印度纸媒仅有的4名驻华记者之一。她的《跨越边界的陌生人:印度人遭遇新兴中国》谈到了中印两国民众生活的大量细节。从印度人的角度看,此书最有趣的部分是中国人对印度的无知。帕蒂尔参观北京一个致力于推广板球的中心,发现运动员们没听说过印度板球明星,没听说过板球世界杯,看起来也更喜欢打乒乓球。她发现学外语的中国大学生总将印度贬为肮脏贫穷的落后国家。一个广泛流传的误解是印度是佛教国家。而印度似乎懒得纠正  相似文献   

3.
<正>【印】《今日印度》2017年11月13日尼尔马拉·西塔拉曼,1959年出生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马杜赖市。她出身平凡,父亲为印度铁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2008年她加入印度人民党并在不久后成为该党新闻发言人。2014年她被选入莫迪内阁担任工商部长,同年当选印联邦院议员。2017年9月,她在内阁改组中调任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工作十分勤奋,她每天都会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1以色列用名人吸引中印游客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家旅游部加倍努力吸引亚洲一线明星到来,希望名人代言能促使数百万印度和中国游客来此旅游。印度宝莱坞明星和时尚偶像索娜姆·卡普尔出现在了夏季月刊印度版《时尚芭莎》最美新娘封面,她身着一件纯净的粉色时装,在她身后静躺着耶路撒冷老城。报道说,这不是偶然事件。以色列政府希望利用越来越多持有护照和热衷  相似文献   

5.
张颖 《科技信息》2013,(10):181-181
芭拉蒂.穆克尔吉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印度裔美国女作家,于1989年发表了小说《詹思敏》。首先,在传统的印度山村里,在天真服从的时代,詹丝敏的名字是乔蒂,她接受的是父权制强加给她的身份认同,顺从于印度封建传统文化和印度民族宗教的束缚。其次,到了美国之后,她努力去适应和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去:一方面,她了解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她开始质疑以种族和族裔为基础的美国的多元文化体系。最后,在纽约和爱荷华的生活中,她继续调整,建立起一种杂糅的文化认同,创造了"第三空间",成长为一名成熟女性。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有机会读到黎菱同志所著《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一书的清样。黎菱同志曾在印度逗留过较长的时间,她搜集阅读了大量有关印度妇女的文献和资料,会见并访问过印度各界妇女的精英,还深入到某些基层,进行了解和考察。她把这些材料整理之后,严肃地撰写了此书。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许多中国妇女,可能象我一样,关心印度妇女的历史、现实和新觉醒:古代和现代印度妇女的生活和所处的地位是怎样的,她们为改善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11,(18):10
<正>印度步步紧逼,中国却不以为然。最近在印度举行的一次专题讨论会上,印度一名政府部长告诉商界领袖们,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超过中国。竞争和比较从未在两个国家之间中断过。不过,竞争归竞争,两国的心态却大不相同。印度报纸充斥着比较两个国家的文章。印度高管将中国当作一种发展模板。政府官员则一会儿将北京视为威胁,一会儿又视为伙伴或者模范。  相似文献   

8.
据印度报刊报道,英·甘地夫人遇刺前曾怀疑并预感到有人正在密谋反对她。她曾两次公开提到过此事。十月中旬,在印度北方邦勒克瑙市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她说,目前有一股想要消灭她的势力。她强调说:“他们能做到的最坏一条就是把我杀了。但是,即使英迪拉死了,在她的血泊上还会有千万个英迪拉站起来继续为人民服务。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迪拉·甘地不仅仅是一个妇女的名字,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哲学”。她第二次讲这个问题是在巴特那市的一次集会上,也就是她遇难的前两天。  相似文献   

9.
初访新德里     
在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里曾孕育过无数美丽的神话,这说明印度人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在当今世界流行的许多寓言、童话和故事中,甚至在《伊索寓言》以及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都可以看到印度文化的影响。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天竺语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文艺,往往蒙其影响。”当我还未到印度时她的文化早已在我脑海里编织出一幅幅奇异的图景。我置身于新德里的图景中了。现实的图景远比我想象的图景要生动、复杂。是的,正如有些朋友所说,  相似文献   

10.
许美德教授为出席2018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亚洲比较教育会议,用时一年查阅文献,研究在柬埔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吴哥文明。她发现,印度僧侣对佛教的传播是吴哥文明兴起的直接原因,古印度的塔克西拉大学和那烂陀大学扮演了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的角色,吸引了不少中国高僧前来游学,佛教传播对中国书院的兴起产生了直接影响。有趣的是,系统记载佛教传播经历的资料出自中国古代高僧,印度大乘佛教为妇女研究学术开创了机会。中国古代书院展现了中国文化特色,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应当秉承中国文化的特色,着力在促进人类和平和消除贫困上发挥更大作用。西方研究型大学模式不是"一流"大学的唯一模式,中国"双一流"建设不应盲目地跟着西方大学的排行榜走。  相似文献   

11.
《奇闻怪事》2013,(9):62-65
漂亮的女孩艾雅为寻找失踪的未婚夫回到印度莫拉达巴德市,因为该市一个古老的旅馆是安萨里最后停留过的地方。为了帮艾雅找到恋人,当地的警员拉希德开始调查旅馆。然而,他却震惊地发现那古老的旅馆里魅影重重,似乎隐藏着可怕的幽灵……失踪的未婚夫5月的一个傍晚,印度北方邦城市莫拉达巴德市的警局走进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她叫艾雅,虽是印度裔,但自小在英国长大。一年前,她认识了从印度到英国求学的安萨里。两人一见倾心  相似文献   

12.
英迪拉·甘地夫人在今年一月举行的印度第七届人民院大选中,以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击败其对手,再次出任总理。甘地夫人这样轻取对手,使印度国内外许多政治观察家感到惊异。她自一九七七年初第六届人民院大选败北、辞职下台到这次重掌政权,在野的时间还不到三年。在这以前,从一九六六年起她曾连任总理十一年,是尼赫鲁之后统治印度时间最长的一位总理(尼赫鲁共任总理十七年)。这次大选证明英·甘地仍是印度最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人民党的惨败固有其主客观原因,但是甘地夫人得以迅速东山再起是与她精于政治谋略密切有关的。立志做“英雄人物”英·甘地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于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是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  相似文献   

13.
许尚 《世界博览》2013,(5):66-67
英语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发达,语言优势与资质让印度老师成为欧美家教首选。苏格兰法夫区的高中生凯西·贝尔德凌晨时分打开了自己的生物学家庭作业,她并不是废寝忘食到彻夜学习的状态,而是与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印度家庭作业辅导老师约好了在此时连线,让那位辅导老师帮助她完成这份困难的作业。而在印度,阿格拉的退休教师萨斯瓦蒂起了个大早,打开电脑,帮助她的客户——一位美国高中生准备SAT的论文。萨斯瓦蒂所供职的就正是印度一家颇为著名的教育公司Tutor Vista,他们的服务项目就是帮助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学生写学期论文、准备考试和完成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4.
正远自印度,近自中国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都在为几千年来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贡献素材、玉材和器型。泱泱中华,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罕有一种文明能够像中华民族一样绵延不断,流传至今。在她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其开放、包容的特性,逐渐从文化中心向周边扩散。历经了春  相似文献   

15.
新年刚过,编辑部便接到来自中国驻印度使馆李名刚参赞的电话,商谈在“中印友好年”到来之际,由驻印使馆在《世界知识》上开设一个介绍印度的专栏,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此后,两地之间热线电话不断、电子邮件往来频繁。终于双方商定,从这期开始,《世界知识》在“外交”板块中开设“印度写真”专栏,主要由中国在印度的外交官、学者、记者及其他爱好写作并致力于中印友好交流的各界人士撰写他们在印度的见闻和思考。此专栏是在孙玉玺大使的大力倡导下问世的,而且他还在百忙中为专栏撰写了首篇文章《大使眼中的加尔各答》。——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6.
来信     
《世界博览》2013,(13):2-2
@偶然闲话:刚看@世界博览的一篇文章,提到印度女性地位低下,不少人命运悲惨……不禁想到在英国时的一位印度女同学。她法律专业,生活富裕,课余生活更是丰富多彩,貌似家人不是律师就是医生。这样一对比,借用群里一位基友的话:投胎真是个技术活!  相似文献   

17.
憤怒的印度     
一印度定年印度名作家許裏特哈拉尼說:‘一九四六年是印度决定年。’這句話不是沒有根據的。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以後,帝國主义時代應該過去了。這個在大英帝國枷鎖下喘息已久的最典型的殖民地,必然要起來重新决定她的命運。  相似文献   

18.
消失的美元     
《青年科学》2010,(3):62-62
一天晚上7点钟,M警察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电话响起了,一个歹徒在电话里大声地吆喝道:“M,你的女儿S已经被我绑架了,要救出她的话,我现在需要钱,先给我准备1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赵荫 《世界博览》2013,(11):66-67
印度寡妇有三个选择:随亡夫火化殉葬,嫁给丈夫的兄弟,或者到寡妇院里孤独地度过余生。"孩子,你还记得你结过婚吗?""不记得。""你丈夫死了,你现在成了寡妇。""要做多久寡妇,爸爸?"这是印度电影《月亮河》开场2分47秒处的一段对白。八岁的小女孩曲亚刚刚死了丈夫,成了一个新寡妇。根据印度教传统,剃发后,她被爸爸带到"寡妇院"去守寡。在那里,曲亚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忏悔,  相似文献   

20.
李彬 《世界博览》2013,(16):24-25
一次代孕挣到12年收入印度在2002年使商业代孕合法化,在为一些贫苦女性带来大笔收入的同时,这个行业也引来了恶名和伦理争论。今年六月,24岁的印度女子科玛尔·卡普尔把她刚刚生产的双胞胎交给了一对来访的美国夫妇。交出孩子的时候,科玛尔说她感受到了些许悲伤,但这种情绪仅仅持续了几分钟。"我的脑子一直告诉我,这不是我的孩子,这不是我的孩子。"居住在新德里贫民窟的这位代孕母亲回忆说。在交给美国夫妇两个她自称非常漂亮、白色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