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随之而来"城中村"与城市之间的反差突显,改造"城中村"是必然趋势。在介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概况及基本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中村"改造的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2.
"图书漂流"是一种崭新的阅读模式,"分享、信任、传播"是其活动理念。介绍了"图书漂流"活动起源,阐述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意义,探讨分析了图书馆在"图书漂流"活动中的角色,对"图书漂流"活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读者服务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图书馆的生存发展之道。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含义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图书馆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如何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基石和核心,它是"象"和"意"的有机结合,而"象"的具象可视与空间性以及"意象"本身"虚实"的空间性,决定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是种空间(至少是偏向空间)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浅谈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莉 《科技资讯》2009,(12):17-17
"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校园及"一卡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一卡通"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应用分布,并提出了"一卡通"的网络结构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千百年来,伦理学家们对"善"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给出了关于"善"的定义,但是却没有一个定义能够全面准确的概括和表达出究竟什么是善。那么到底什么是"善"?摩尔这样回答,"‘善’就是‘善’,并就此了事。"在摩尔看来,"善"是不能被定义的,之所以那么多人给"善"下了定义,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善"和"善的东西",从而最终导致"自然主义的谬误"。  相似文献   

7.
刘锴 《少儿科技》2014,(11):27-27
你听说了吗?不少俗语都被"整容"了,如今我们见到的是它们的"假面目"呢!有意思的是,给这些俗语"整容"的正是人。"无度不丈夫"——"无毒不丈夫"。"度"在这里指度量、气度,"无度不丈夫"意为没有宽容度量的人算不上堂堂君子。不过,它后来竟然被传成了"无毒不丈夫"——不心狠手辣算不得"丈夫",这就与原义大相径庭了。"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翻译界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褒贬不一,批判者认为"信达雅"理论不足取。常谢枫先生撰文《是"信",还是"信达雅"?》批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自身存在缺陷,且给翻译事业带来危害,而"信"才是翻译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许多批判者都未能将"信达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更未能考量其历史背景,从而导致了理解偏差,误读了严复"信达雅"的本意并且忽略了"信达雅"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违"现象在煤矿企业难以杜绝,同时它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祸根。"三违"人员教育培训是做好反"三违"的基础工作和必要途径。本文展述了谢桥煤矿关于"三违"人员教育培训的一些做法,同时也对"三违"人员教育培训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肖鹏 《当代地方科技》2011,(14):158-159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唯一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这个目的本身是"道德的"。然而,由于教育目的的制定受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为政治"、"为经济"、"为国家"、"为社会"等种种外在的目的,违背了"人道"、"理性"和"公正",使教育目的的道德性受到挑战。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面临许多道德困境,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目的,使教育目的重回"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文学性"概念的复杂性造成了研究者对之进行定义的莫衷一是,其实每一种定义都是对"文学性"某种意义上的丰富与发展,都是一种"知识生产"过程。对"文学性"的论争其实掩盖了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即把"文学性"作为研究非文学领域的工具还是把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生产"式的研究。文化研究无疑为这种混淆提供了引子。但同时,文化研究为"文学性"提供了一种理论参照与视角。文学作品"文学性"研究的知识生产恰恰为非文学领域"文学性"研究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2.
北京话"真"类副词包括"真""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5个。"真"是"真"类副词中最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副词,是其语法意义的主要承担者。从古至今,"真"的用法并非一成不变,发生了一些演变;随着双音化趋势的发展,"真"类副词相继产生了"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双音节副词,并与"真"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他们自身无论在语法意义还是在语法功能上也都产生了变化,发生了演变。  相似文献   

13.
金元时"您"大量出现于俗文学作品中,语言背景、人物阶层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您"出现的重要因素。"您"是"你们"的合音,但受到代词系统的排挤,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终于找到了一个栖身之地:第二人称单数尊称形式。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代词"您"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便提出了"两制""趋同"的理论。"趋同论"的出现是"两制"并存竞争的产物。但是仅凭一些表面现象就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是"趋同",而忽视了"两制"的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蔡斌 《科技信息》2008,(1):282-282
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育观念的逐步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快地适应新的课堂教学要求。笔者对语文课程"问题导学"教学作了一些实践探索,特别是对"问题导学"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实践中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探析道家“自然而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与"和"既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以"道"与"和"为基石的道家思想感悟,形成了与今天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密切相关的思想。"道"与"和"在新时期的辩证统一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的自然与人的自然而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向于"自然而然"的"中道"之路。这条"自然而然"的"中道"之路是新时代的自然和谐之路,是人类走向进一步成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结合历史文献、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材料,论证了寿县方言表"丢弃"义上声词[p 24]的本字是古全浊上声字"拌"。今读上声的"丢弃"义是"拌"字本义,这个意义的"拌"在属于古楚国的汉语方言中原官话核心地区仍然使用。"丢弃"义"拌"字在兼并"秚"字的"搅和"义时处于"古全浊上归去"的历史音变时期,从而产生了本义今读上声而后起义变读去声的音变规律例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牟宗三认为,宋、明理学家所讲的"性理之学"即来自先秦儒家的"成德之教",而他言"象山学是孟子学",全在于象山从生命智慧上"无分解"地继承了孟子的学说,并且牟宗三认为,象山之所以"无分解"是因为孟子"已分解"。孟子所分解者为"成德之教",是通过"道德自律"来分解的。陆九渊继承了孟子的"成德之教"思想。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囚徒窘境"博弈模型,对"学评教"机制下教师间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评教"改变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了师生关系;且在"学评教"机制影响下,NASH均衡说明多数教师的理性行为是互相妥协、迎合学生,教师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是一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0.
饮食在地理区位上的表述是"菜系",而当以"族群文化"对饮食进行分类时,诸多的"民族菜"就已经端上了人类学家的"餐桌"。在文化旅游的背景下,为吸引游客进行"舌尖上的探访","民族风味"在原生状态的味觉传承中,又加入了"文化想象"的符号化流转,对饮食进行着符号化的表述与传播。文章以彝族撒尼人食物体系的符号化表述为个案,观察"阿诗玛文化"是如何在"厨房"与"餐桌"之间刻写食物的故事,呈现那个"厨房里的阿诗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