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清水河东沟斑岩型铜钼矿床赋矿岩体英云闪长岩和辉绿玢岩的成因、演化及产出背景,文中通过对该两种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和成岩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中主量元素SiO_2(64.89%~66.89%)、富Al_2O_3(14.58%~15.84%)、CaO(4.09%~4.88%),属钙碱性过铝质英云闪长岩;稀土含量较高(138.41×10~(-6)~176.21×10~(-6)),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δEu的变化范围为0.51~0.67,岩石中Ba,Nb,Sr的亏损较明显;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图解,认为英云闪长岩形成的环境为火山弧花岗岩环境。辉绿玢岩中主量元素具有低SiO_2(58.43%~58.96%)、富Al_2O_3(16.18%~16.51%)、全碱K_2O+Na_2O(5.15%~5.52%)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辉绿玢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不大(149.75×10~(-6)~155.11×10~(-6)),曲线为右倾型;δEu的变化范围为0.61~0.67,具弱负Eu异常。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图解,认为辉绿玢岩形成于板块俯冲条件下的陆—陆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塘湾岩体位于诸广岩体中南部,岩性主要为中细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对塘湾岩体进行了详细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表现为高钾钙碱性,SiO_2含量高(72.76%~74.32%,平均值为73.50%),富碱(Na_2O+K_2O=7.61%~8.50%,平均值为8.07%),且钾大于钠,铝过饱和(A/CNK值介于1.03~1.12之间,平均1.07)的特点。微量元素中富集Rb,Th,U,Ce,Zr,Hf,明显亏损Sr,P,Ti,Ta,岩体铀含量较高,Th/U比值低,岩体中的铀多受到了活化改造,对铀成矿有利;稀土元素具有总含量不高,配分模式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以及强烈的铕负异常等特征。推测其形成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环境下,源区由泥质岩(主要)和砂质岩(次要)混合组成。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前进场岩体岩石学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进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缝合部位。岩体北西边缘与林西组地层的接触带发育道伦达坝中型铜–钨–锡多金属岩浆热液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花岗岩,Na2O+K2O含量为6.12%~9.31%,Al2O3含量为14.42%~15.59%,A/CNK值为1.09~1.22,δ均值为2.41,在花岗岩ACF图解中落入S型花岗岩区。全岩总稀土含量为102.65~237.92μg/g,低Sr(89.91~192.80μg/g)高Yb(2.17~3.46μg/g),δEu值为0.46~0.81,亏损Ba,Sr,Eu,富集La,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在Rb–(Y+Nb)图解中显示后碰撞岩浆地球化学性质。利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确定岩体形成年代为(273±7.7)~(278±4.3)Ma,在早二叠世形成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后拉张伸展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祁连山党河南山东段乌里沟金矿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矿区角闪石闪长岩体侵位年龄为457±6.3 Ma,岩石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SiO2为48.98%~59.16%,Al2O3为14.51%~16.77%,K2O+Na2O为8.24%~9.47%,属准铝质、碱性-过碱性岩系列;DI为58~79,属I型花岗岩类;岩石Cr和Mg#值较低,Na2O和K2O含量接近,表明源岩含有较多的壳源成分;稀土总量中等,轻稀土富集,具弱Eu负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U,亏损Nb、Ta、P、Ti。矿区二长花岗岩属碱性岩系列,比角闪石闪长岩稀土总量低、更加亏损Nb、Ta等,与角闪石闪长岩属同一岩浆源,分异程度比角闪石闪长岩高。两种岩石均具岛弧岩浆岩特征,是中晚奥陶世南祁连俯冲到较浅部位熔融形成。岩体金含量高,目前探明的矿体产于岩体内部及接触带,围岩蚀变强烈,显示岩体为金矿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和成矿热液。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南祁连内古生代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LA-ICP-MS方法测得石英闪长岩锆石同位素年龄为(435.9±4.0)Ma,侵位时代为早志留世。岩石中SiO_2含量为54.17%~73.85%,Al_2O_3变化较少为14.01%~17.66%,MgO为0.39%~6.01%,A/CNK=0.78,Na_2O/K_2O1,总体显示为铝质钙碱性岩。稀土元素方面表现为较为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Sr的含量为149~346 ppm,主体属于低Sr的花岗岩。Sr,Nb,Y,Yb在"蛛网"图上表示明显的负异常表明岩浆混染了大陆壳物质。由Nb-Y和Rb-(Yb+Nb)图解可得知研究区花岗岩与祁连造山带板块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贺兰山北段似斑状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及其源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似斑状花岗岩具有高物质的量比即n(Al_2O_3)/n(Na_2O+K_2O)(记为A/CNK,为1.18~1.29)、低FeOt和MgO质量分数比即w(FeOt)/w(MgO)(小于10)、低P_2O_5(质量分数为0.15%~0.22%)和高K_2O(质量分数为5.09%~5.86%)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w(La)/w(Yb)]N=10.4~153.6),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19~0.49);同时,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和R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和Ti等。似斑状花岗岩与孔兹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应为孔兹岩部分熔融的产物。较低的w(CaO)/w(Na2O)、较高的w(Rb)/w(Sr)和w(Rb)/w(Ba)暗示孔兹岩的原岩应为泥质岩或是以泥质岩为主的、成熟度较高的沉积岩,反映其当时的沉积环境应为被动大陆边缘,而非活动大陆边缘。似斑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922±31)Ma,与孔兹岩带内所记录的1.92~1.90Ga期间的岩浆-变质事件相吻合,可能反映了构造体制由碰撞挤压到伸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对宗务隆山角闪辉长岩进行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A-ICP-MS U-Pb定年的研究表明,该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54.3±1.5)Ma,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显示为海西—印支运动岩浆活动的产物。其Si O2质量含量为45.38%~52.65%,其低铝(Al2O3质量含量为13.76%~16.86%)、富钙(Ca O质量含量为9.92%~11.06%)、贫碱(K2O+Na2O质量含量为2.86%~3.35%)的特点表明其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等),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如素(Nb,Ta,Zr等)。稀土总量较低(ΣREE含量为7.05×10-6~38.71×10-6),显示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型配分模式,δEu为0.9~0.97,呈弱的Eu负异常。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反映出岩石具幔源岩浆的特点,但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宗务隆山角闪辉长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洋壳俯冲造山阶段的岛弧环境。该研究结果结合同位采样的黑云花岗岩样本的定年结果及地球化学特征,为宗务隆洋盆俯冲提供了年代学及岩浆作用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七宝山花岗斑岩岩体产于湖南浏阳境内,出露面积约2 km2,其形态十分复杂,铷、锶、钾、氢同位素年龄为(184~227)×106 a,岩石具斑状结构.其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约35%)、正长石(约30%)、钾长石(约28%)及黑云母(约7%)组成.化学成分中,SiO2偏低(w(SiO2)=70%),CaO含量极低,富钾贫钠(m(K2O)/m(Na2O)=4.2),铝过饱和(w(Al2O3)=15.83%);岩体分异指数高(DI=80),稀土元素总量偏低,w(REE)=(158.31~176.97)×10-6,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w(LREE)/w(HREE)=16.97~19.02,δEu为0.88~1.02,无异常,与同熔型花岗岩相当,成矿元素Cu平均含量为1*!800 g/t,为世界花岗岩平均含量的90倍,总体富铷贫锶,w(Rb)/w(Sr)=4;岩体Co,Cr,Ni等元素含量高于世界花岗岩中的平均值,岩体属壳幔同熔型成因花岗岩.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研究了东秦岭造山带南部宁陕花岗岩体群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宁陕岩体群为钙碱性-碱性系列的花岗岩基,主要副矿物为钛铁矿、磷灰石、锆石和独居石,其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SiO_2和碱质含量都较高,除V,Sc,Sr和Bi等元素之外的大多数元素出现亏损;稀土元素负Eu异常较为明显,其组成模式为右倾“V”形曲线;δ~(18)O较高,而初始锶比值相对较低.因此,宁陕岩体群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作者用多元统计分析和图解法将本岩体群花岗岩与世界著名造山带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本岩体群花岗岩为陆-陆碰撞型花岗岩,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晚古生代期间发生对接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江西是华南白垩纪红色碎屑沉积岩系最发育的地区之一,且常夹有火山岩层。会昌岽背村一带红色沉积岩系底部的火山岩具有较高Si O2和Al2O3,较低的Mg O,Si O2=59.0%~64.6%(平均61.9%),Al2O3=15.5%~18.9(平均17.7%),Mg O=0.28%~0.92%(平均0.55%);富碱和钠,(Na2O+K2O)=7.19%~10.1%(平均9.70%),Na2O=6.50%~7.70%(平均7.03%),在Si O2-(Na2O+K2O)图解上落入碱性系列粗面岩或粗面英安岩范围;CIPW计算结果显示,标准矿物Ab=57.2%~65.7(平均60.5%),Q=6.07%~14.7%(平均9.95%),小于20%,属粗面岩。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强烈亏损,Eu负异常不明显,∑REE=114×10-6~168×10-6,∑LREE=101×10-6~148×10-6,∑HREE=14.9×10-6~19.6×10-6,∑LREE/∑HREE=6.54~7.52,(La/Yb)N=24.9~34.2(平均27.4),δEu=0.81~1.10(平均0.98%),在稀土曲线图上呈明显的右倾,具高压型粗面岩的特征。较低的Y和Yb含量,较高的Sr含量和Sr/Y比值,Y=8.99×10-6~11.7×10-6(平均10.8×10-6),Yb=0.55×10-6~0.82×10-6(平均0.7×10-6),Sr=329×10-6~836×10-6(平均498×10-6),Sr/Y=36.5~71.8(平均48.2),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在不相容元素蛛网图上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K等元素),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Ta、Nd),具壳源的特征。较低的(87Sr/86Sr)i值、较高的εNd(t)和较小的TDM2值,(87Sr/86Sr)i=0.7074~0.7082(平均0.7077),εNd(t)=-1.99~-2.60(平均-2.29),TDM2=1 071 Ma~1 120 Ma(平均1094 Ma),具年轻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的特征。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14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114~108)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0.7±1.0)Ma,MSWD=0.47,指示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上述特征显示,会昌岽背村一带红色沉积岩系底部的火山岩为早白垩世晚期加厚地壳背景下年轻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粗面岩。  相似文献   

11.
以西藏日土县北东地区的小型酸性侵入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锆石年龄测试,探讨岩石的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确定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闭合的时限。研究区酸性岩体的岩性为黑云二长花岗岩,其主要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是:SiO_2为63.89%~77.49%,全碱(K_2O+Na_2O)为8.06%~8.95%,全铁(FeOT)为0.48%~4.37%,Al_2O_3为12.43%~16.17%;大离子亲石元素中Rb、Th、U、K明显富集,但Ba、Sr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中Nb、Ta、P、Ti明显亏损,而Zr、Hf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负Eu异常明显(δEu=0.09~0.67,平均为0.47),球粒原始标准化分布模式为向右缓倾的V型,属于A型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206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7.8±1.2)Ma,属于中生代早白垩世中期。从岩石碰撞后A1型花岗岩特征推测,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在日土地区的闭合时间应在早白垩世中期。  相似文献   

12.
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事件记录一直是华夏地块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华夏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岭及闽浙沿海地区,对于粤东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等手段,旨在探讨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机制及其大地构造环境。野外调查及岩相学研究表明,凤凰山岩体的岩石组合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6±2) Ma和(158±3) Ma,为晚侏罗纪岩浆活动的产物。两组花岗岩均具有高硅(SiO_2=72.66%~76.63%)、富碱(Na_2O+K_2O=7.89%~9.43%)、低镁(MgO=0.05%~0.54%)和弱过铝质(ASI=1.02~1.04)的特征,富集Rb、Th、U等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且P_2O_5含量与SiO_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显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应属于弱分异I型花岗岩,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异指数较大(DI=93.91~95.74)、固结指数较小(SI=0.48~0.66),Rb/Sr(=99.12~243.75)和Rb/Ba(=67.45~203.80)比值较高、Eu负异常强烈(δEu=0.01~0.02),稀土元素配分图呈"海鸥式"分布,应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ε_(Hf)(t)分别变化在-8.4~-5.4和-9.4~-7.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变化范围分别在1 545~1 741 Ma和1 648~1 804 Ma,表明两者都是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结合该时期区域构造背景,推断凤凰山岩体可能发育在与大洋俯冲板片后撤断离相关的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下,是地壳拉张减薄引起幔源岩浆底侵,带来大量热量,导致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乌拉特中旗二叠纪Ⅰ型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发育了大量的花岗岩类,主要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岩石具有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特征: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A/CNK为0.77~1.04。多数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埃达克岩:SiO2含量为55.70%~68.65%,Al2O3含量为15.32%~22.87%,Y和Yb含量分别为2.82~20.89μg/g和0.25~2.24μg/g;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如Ba含量为627~2124μg/g,Sr含量为327~968μg/g,Sr/Y为32.2~211,(La/Yb)N为5.83~81.1;Eu多为正异常(δEu=0.63~2.25)。它们形成于后碰撞抬升的背景,主要由增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可能与来自EM1型富集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有关。北七哥陶岩体、塔拉布基岩体、阿格如岩体和保尔汗图庙岩体中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260±3,258±1,260±3和258±2Ma,表明它们的侵位时代均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4.
西藏甲玛过铝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西藏甲玛中新世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通过对岩体(脉)进行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甲玛花岗斑岩表现过铝质花岗岩的特征,整体表现为:Na2O/K2O<1,A/CNK>1.1,刚玉标准分子(w(C-norm))>1%;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负Eu、Ce异常不明...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沟地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华北克拉通北部。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广泛出露,从岩相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中沟地区条痕状花岗岩进行系统分析,目的是探讨该地区构造背景及岩石成因意义。条痕状花岗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可见钙质和镁铁质角闪石,副矿物为榍石、锆石和磁铁矿,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岩浆系列,A/CNK介于1.09~1.67,A/NK变化于1.11~2.18,为弱过铝质-过铝质岩石。SiO_2含量介于61.91~77.48、富碱(Na_2O+K_2O=1.78~8.58)、高铝(Al_2O_3=11.57%~19.30%)、低镁钙(MgO=0.07%~2.79%、CaO=0.19%~2.70%)的特征。稀土总量相对较高(ΣREE=109.72×10~(-6)~320.27×10~(-6))、轻稀土分馏系数(La/Sm)_N=2.86~10.91,重稀土分馏系数(Gd/Yb)_N=0.59~7.97,Eu为中等负异常(δEu=0.18~0.75),在构造判别图解上位于活动大陆边缘区域内,具有明显的俯冲带岩浆特征。结合区域演化历史认为,在古元古代期间,胶辽吉造山带存在向北俯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仙花岗闪长斑岩出露于湖南省东部,通过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对其岩石元素质量分数和锆石U-Pb-Hf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为富Si O2(其质量分数w(Si O2)为74.46%~75.79%)和Al2O3(w(Al2O3)为12.47%~12.83%),贫TFe2O3(w(TFe2O3)为0.96%~1.09%)和Mg O(w(Mg O)为0.17%~0.27%),且相对贫钠富钾(w(Na2O)/w(K2O)为0.39~0.57)的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较低,具有明显四组分配分曲线特征,相对富集Rb,Th,U,K,Nd,Hf和Sm,而亏损Ba,Eu,Sr,Ti和P;王仙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年龄为(224.7±4.4)Ma,锆石的εHf(t)较稳定,为-6.83~-3.44,这表明王仙花岗闪长属于S型花岗岩,是华夏地块中元古代较成熟的泥质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侵入,经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印支晚期华南板块同时受到古特提斯洋闭合和古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的影响,在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中,幔源物质底侵,造成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并与幔源物质混合,形成王仙花岗闪长斑岩。  相似文献   

17.
宝山铜多金属矿是九瑞矿集区发现的又一个中型规模以上的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宝山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含相对较高的Si O2(65.46%~70.96%,平均为67.34%)、Al2O3(14.84%~16.9%,平均15.6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具有较高的Sr/Y比值(22.78~57.63,平均39.91);轻稀土明显富集(LREE/HREE=7.87~16.72),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成矿元素Cu,Au,Mo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宝山岩体属壳幔熔融的产物,为成矿有利岩体。  相似文献   

18.
往过同岩体位于藏东类乌齐地区往过同,岩石类型为斑状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K-Ar同位素年龄为35 Ma,时代为始新世。往过同花岗岩富硅、铝、碱,高钾贫钛,低铁、镁、钙,在SiO2-K2O和K2O-Na2O图解中样品均落在钾玄岩系列区,岩石系列为钾玄质花岗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负Eu异常;在原始地幔蛛网图上Th强烈富集,Sr呈现低谷负异常,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表现出钾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经分析,并应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往过同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深对中亚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 选取内蒙古西乌旗地区二叠纪火山岩进行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别利用X光荧光光谱(XRF)、SHRIMP锆石U-Pb测年、ICP-MS和ISOPROBE-T方法测定研究区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含量、年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及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 这套火山岩的SiO2含量集中分布在53.54%~54.71%和72.61%~80.81%两个区间, 分别属于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 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79 ± 4.3 Ma, 说明它喷发于早二叠世。玄武安山岩轻稀土略富集而重稀土略亏损, (La/Yb)N为2.06~2.34, 有轻微的Eu负异常,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 Nb, Ta和Sr有明显的负异常, 推断其来源于深部非原始地幔, 很大程度上受地壳成分的混染。流纹岩亦略富集轻稀土, 略亏损重稀土, (La/Yb)N为1.70~3.81, 有很强的Eu负异常, Sr, P和Ti相对强烈亏损, Nb和Ta轻度亏损, K, Zr和Hf相对富集, 具有较高的正εNd(t)值(+3.98~+5.62)和年轻的模式年龄TDM(490~690 Ma), 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 推断其为新生陆壳来源。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资料, 这套双峰式火山岩具有板内成因特征, 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东天山柳树沟地区两类中酸性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方法对两类中酸性岩体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两岩体均富集LREE,花岗岩具有Ba,Nb,Sr,Eu的亏损以及Rb,Th,U,Pb 4种元素的富集,闪长岩具有Th负异常以及Sr,Pb的正异常。结论东天山在晚石炭世为火山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