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瓦蓝、14-946、昆仑15号青稞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萌发时间对青稞主要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期间,青稞中的总淀粉、β-葡聚糖、游离酚、结合酚、总酚及游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蛋白、纤维及结合黄酮与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萌发处理显著提高了参试青稞游离态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降低了青稞游离态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降低了参试青稞结合态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蓝色青稞(瓦蓝)经萌发后其游离态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黑粒青稞(14-946)经萌发后其结合态提取物能保存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相关分析表明,青稞中主要营养成分(脂肪、总淀粉、纤维、β-葡聚糖)含量与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相关性,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可以用来评估其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游离酚、结合酚与3种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酚酸类物质是青稞不同形态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者,这为选择专用型青稞品种提供了便捷的方法。萌发可以改变青稞中的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青稞籽粒颜色与适宜的萌发时间能更好地保留青稞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益于青稞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李润喜  李学才  毋玲玲 《甘肃科技》2012,28(18):169-170,159
黑裸大麦甘垦5号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选育的加工型大麦新品种,经测试分析,甘垦5号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支链淀粉、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质等营养保健成分,其中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尤为突出,分别为0.50%和0.83%,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8.94%,淀粉膨化力高,总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4.85%,生物黄酮(以芦丁计)含量达到28.4 mg/100g,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功效和深加工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青稞碾磨中各层粉体营养成分的差异,对不同碾磨层粉体的营养及功能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稞不同碾磨层粉体的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1次碾磨麸皮中粗纤维、阿拉伯木聚糖、Ca、K、Mn和Na元素含量最高,第2次碾磨麸皮中脂肪、灰分、粗蛋白、γ-氨基丁酸、Fe和Mg元素含量最高;青稞米中总淀粉、Cu和Zn含量最高且色泽最白,青稞原粮中β-葡聚糖含量相对最高。重金属Hg、Cd、As、Pb在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未检出。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少,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青稞原粮中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第1次碾磨麸皮中氨基酸品质相对更好,第2次碾磨麸皮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分最高。不同型态的多酚、黄酮及总酚在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第3次碾磨麸皮中游离酚、总酚含量最多,结合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含量均在第1次碾磨麸皮中最高。本研究旨在为青稞不同碾磨层粉体的精深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种马尾藻的营养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扩大马尾藻应用范围,提高其开发利用价值,对山东荣成鼠尾藻、海黍子及铜藻等3种马尾藻的主要营养组成及功能活性成分物质进行研究。【方法】测定分析马尾藻中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氨基酸、微量元素、褐藻胶、褐藻淀粉、岩藻黄素等成分的含量。【结果】3种海藻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他物质的含量如下:粗蛋白14.1%~19.1%,粗脂肪1.8%~2.5%,粗纤维5.4%~9.6%,不溶性膳食纤维14.7%~19.6%,褐藻胶12.4%~26.2%,褐藻淀粉0.04%~0.38%,岩藻黄素0.26~0.74mg/g,褐藻多酚1.34~6.48mg/g,甘露醇0.43%~0.45%。【结论】3种海藻属于蛋白质适中、脂肪低、膳食纤维高、其他活性成分较高的藻类,可作为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及海藻活性成分提取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彩色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以7个品种/品系的彩色马铃薯及2个普通品种马铃薯为材料,应用凯氏定氮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并使用模糊识别法、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营养指数(NI)评价它们的蛋白质营养.结果表明:7个品种/品系的彩色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差异较大,干粉蛋白质含量范围为6.68%~12.96%,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比例为28.71%~39.96%;部分彩色马铃薯蛋白质营养较一些普通马铃薯高,其中永康紫洋芋和375-19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明显优于其他彩色马铃薯,是值得培育的品种/品系.实验提示彩色马铃薯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也为彩色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资源中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差异,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的24个龙眼品种,分析其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物质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四种不同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龙眼品种果肉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FRAP、ORAC四种不同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龙眼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24个不同品种的龙眼聚成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的三大群类。不同品种龙眼果肉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酚类物质是龙眼果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在龙眼果肉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结合态平均占总酚含量的17.45%。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品种营养成分分析测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试验对云南省目前主要推广的6个马铃薯品种中的干物质、淀粉、蛋白质、还原糖和维生素C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CFK69.1是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好的品种,且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CIP-24是高蛋白质品种,且还原糖含量最低;可油炸加工和药食兼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豌豆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营养成分含量和组成因其品种及基因类型不同有所差异,本文选取CV4、CV9、CV19、CV33、BD1、Hyogo、Alaska 7个豌豆品种分析其营养成分,旨在揭示不同品种豌豆的营养品质及用途,为其加工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种豌豆的蛋白质含量在20.61%~36.37%之间,总灰分含量在2.81%~4.28%之间,粗脂肪含量在3.26%~4.25%之间,CV4品种的蛋白质和总灰分含量最高,分别为36.37%和4.28%,适合作为优质畜牧饲料或用于豌豆蛋白的加工生产;CV9品种豌豆的粗纤维含量最高,为9.43%,最适宜作食用纤维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以天津蓟州区栽培的“美乐”和“赤霞珠”葡萄为试验品种,分别在其始熟期的初、中和末期3个阶段利用外源脱落酸(200mg/L)处理果实,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和葡萄酒中酚类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花色苷的含量和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始熟期的外源脱落酸处理对成熟果实的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pH值,以及葡萄籽的酚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始熟期中期(30%~50%果实转色)以前,对果实喷施外源脱落酸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熟期外源脱落酸处理使“美乐”和“赤霞珠”果实的酚类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4%~39%和73%~172%,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8%~143%和88%~178%;外源脱落酸处理使葡萄酒的3个指标(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7%~69%、18%~36%和21%~46%,而这些影响可以有效改善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外源脱落酸处理时期的精准控制可以提高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作用,进而提高葡萄酒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及醋酸菌对笃斯越橘进行混合发酵,通过测定基础指标(pH值、蛋白质、还原糖含量)、活性成分(总酚、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确定菌种比例之后,以pH值、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OH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以确定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初始糖度的优化范围,在此基础上以总酚含量和·OH清除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ken中心组合实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酵母菌、植物乳杆菌、醋酸菌菌种比例1∶2∶1,发酵时间62h,接种量6%,发酵温度38.5℃,初始糖度15.5°Bx的条件下,笃斯越橘发酵液的总酚质量浓度达(53.27±0.16)mg/(100mL),稀释10倍笃斯越橘发酵液的·OH清除率达(83.88±0.19)%,与优化前相比分别提高了56.91%和34.34%,其·OH清除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约为2mg/mL维生素C溶液的5倍。实验结果可为笃斯越橘的深加工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与扬州长白芹的比较,探讨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品质的影响,寻找湿栽水芹的最佳烹调方法。方法:以扬州长白芹为供试样品,湿栽水芹经过漂烫、油炒、蒸制和不同微波处理后,检测湿栽水芹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物质。结果表明:经过烹饪处理后,水芹营养品质有了显著变化;在抗氧化物质测检中,湿栽水芹的总酚、黄酮含量均比扬州长白芹有较大程度的增加。结论:不同烹饪处理能够影响水芹的品质,因此,人们应该选择适合湿栽水芹的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28种果蔬消费量的基础数据(2003-2013年),借助R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模型预测2016-2020年的果蔬消费量,分析不同果蔬的消费发展趋势.其次结合果蔬的消费量预测值估计我国居民未来5年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测算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的平均需要量(EAR)作比较,结果显示,所有营养素的摄入量都在逐年增加;维生素A,抗坏血酸,铁和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已经比较充足;维生素E和磷的摄入量逐渐达到合理范围;核黄素、锌、钙的摄入量占DRI的70%~80%;纤维和硫胺素的摄入量占DRI的60%~70%;硒的摄入量不足1/2DRI.表明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存在一定程度失衡,在满足居民身体健康所需均衡营养的意义下,提出果蔬产业和居民营养均衡协同发展的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13.
利用80%甲醇溶液提取富贵竹的茎基部和叶片,分析其总酚含量、维生素E含量、还原能力和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富贵竹提取液具有抗氧化活性,茎基部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叶片提取液.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肉桂中酚类物质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糖消化酶活性,以台湾土肉桂、清化肉桂、云野肉桂和西江肉桂4个品种肉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游离态和结合态黄酮含量以及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粗提物抗氧化能力和体外抑制糖消化酶活性,并对肉桂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游离态和结合态黄酮含量与其体外抑制糖消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UHPLC-MS/MS法对4个品种肉桂游离态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肉桂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8.99~71.62mg/g和46.49~58.05mg/g,游离态多酚和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结合态多酚和黄酮含量;品种对肉桂的抗氧化活性和糖消化酶抑制活性影响显著,其中台湾土肉桂的抗氧化活性和糖消化酶抑制活性都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游离态和结合态黄酮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蔗糖酶的IC50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进一步通过UHPLC-MS/MS发现,原花青素类、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芦丁可能是肉桂抑制糖消化酶的主要活性物质。对不同品种肉桂生物活性差异的研究能够为肉桂的品种筛选、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生姜为试材,研究250 mg·L~(-1)乙烯利处理对其生姜发芽过程中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增加了生姜的发芽率,降低了生姜中淀粉含量、维生素C(Vitamin C)含量及总酚含量,促进了呼吸强度的升高;提高了生姜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活性;同时,乙烯利处理还加速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含量的积累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升高,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活性的升高.因此,250 mg·L~(-1)乙烯利处理促进了生姜发芽,却使其品质发生劣变,营养降低,同时该处理使生姜的抗氧化能力下降,衰老加快.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低升糖指数(GI)青稞复合馒头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文中以青稞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得的青稞复合馒头的质构特性、营养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GI青稞复合馒头的最优配方及工艺条件为青稞粉添加量25%,藜麦粉添加量15%,荞麦粉添加量15%,改良剂添加量0.8%,酵母添加量1.3%,发酵时间35 min。此条件下制得的青稞复合馒头感官评分为81.2分,GI值为31.94,馒头的外观形状、弹性和麦香味较好,有一定的黏性,纤维含量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因此,本配方工艺制得的馒头兼具良好感官品质和低升糖指数功效。  相似文献   

17.
以杜氏盐藻为材料,研究碘酸钾对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当在杜氏盐藻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碘酸钾时,藻体内黄酮、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不同程度地升高.培养液中碘酸钾的质量浓度为4.0,g/L时,藻体内黄酮的含量增幅最大,为对照的126.3%,碘酸钾的质量浓度为0.4,g/L时,藻体内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的含量增幅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21.6%和126.7%.不同质量浓度的碘酸钾处理后,杜氏盐藻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地增强,其中增幅最大的碘酸钾质量浓度是0.4,g/L.以上结果表明,碘酸钾处理可以增强杜氏盐藻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培、基质栽培、水培3种栽培方式,以5个菠菜品种和5个生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几个主要抗氧化指标(抗坏血酸(VC)、花色苷、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差异,探究了栽培方式对不同菠菜、生菜品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菠菜VC含量有显著影响,菠菜VC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水培>基质栽培>土培;栽培方式对菠菜花色苷含量和生菜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两种蔬菜的总黄酮、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鲜重,以及生菜的花色苷含量受栽培方式和品种的共同作用.其中,3个菠菜品种总抗氧化能力表现为基质栽培的显著大于土培和水培的;4个菠菜品种地上部分鲜重表现为土培的显著大于其他栽培方式;水培下3个生菜品种的地上部分鲜重显著高于土培和基质栽培.说明栽培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菠菜和生菜的产量和抗氧化品质,其中栽培方式对菠菜的影响较生菜的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省当前推广的主要粘、糯品种及孝感市农科所近年有成的早籼型粘糯品系作了品质和淀粉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1)粘、糯品质主要表现在直链淀粉含量,米胶稠性、胶化温度、米饭膨胀性不同.(2)直链淀粉、胶化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米饭伸延性、发饭率呈正相关;胶稠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米饭膨胀性呈负相关;总淀粉与蛋白质有互为消长趋势。(3)萌发时胚乳淀粉酶同工酶:Amy—Ⅲ带:粘稻多数品种表现为暗带,而糯稻多数品种表现为窄红带.Amy-Ⅳ带:糯比粘表现较红的颜色。红色的深浅与直链淀粉含量有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须为原料,研究了玉米须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温度逆境下、不同浓度浸液中抗逆物质、抗氧化物质、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嫩玉米须SOD活性最强,老玉米须黄酮、总糖、脯氨酸含量最高;低温嫩须维生素C含量最高,高温熟须蛋白质、糖类含量高;玉米须水浸液SOD活性以0.5g/100mL浓度时、黄酮以3.5g/100mL浓度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