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在颗粒材料堆自组织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颗粒材料堆具有非均质性、非连续性及随机性等内在的独特性质,从而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颗粒材料堆在承载时,其力学性质与颗粒的大小、排布、堆积高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加载速度都有着密切关系.通过采用室内正交实验,利用自制的设备,研究了堆积高度、粒径和加载速度3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颗粒材料堆自组织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矿山环境评价。利用矿山开发背景、矿业活动、矿山环境污染、矿山地质灾害4类17个矿山环境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计算出矿山环境评价综合指数,确定矿山环境影响分区。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矿山环境评价是合理、有效的,其评价分区的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政府绩效评价不同主体的权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对政府绩效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学界对政府绩效评价主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却忽视了对评价主体权重的研究.该文用层次分析法对政府绩效评价不同主体权重进行确定,并对权重排序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层次分析法评价准则的权重是通过计算两两比较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确定的。而采用lingo软件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无需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本文以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为例,应用lingo软件建立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评价准则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判断,并给出了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的一般数学模型的lingo代码。  相似文献   

5.
针对硕士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层次分析法把论文指标体系分成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并构造相应的判定矩阵,同时利用4种方法分别求得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层站段生产奖金分配的弊端,在分析主要行车工种作业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准则层与方案层采用不同评价标尺,以准则层中工作量、繁忙时长、工作复杂程度及执行困难程度为影响因素,创建方案层生产奖金分配量化公式体系,为方案层评判矩阵的元素比较提供了定量支持,利用组合权系数的方法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确...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影响地铁项目建设决策的评价因素集,利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地铁项目决策评价数学模型,各因素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模型将可拓学与AHP法相结合,既降低了决策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又建立了评价因素与评价结果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项目为例进行了模型评价,所得结论为需要建设.该项研究不仅丰富了地铁项目决策评价方法,而且对于哈尔滨未来其它地铁线路建设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膨润土、重晶石粉、石英砂、松香酒精溶液、石膏为原料进行用于实验室内制作试验模型的弱膨胀性泥岩相似材料试验研究,选取干密度、干燥饱和吸水率、无荷膨胀率、膨胀力等物理力学参数作为相似材料判别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干燥饱和吸水率、无荷膨胀率和膨胀力的主导因素为膨润土掺量,干密度的主导因素为重晶石粉掺量,各判别指标与其主导因素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9.
朱喜龙 《河南科技》2022,(14):110-114
本研究主要介绍层次分析法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并以筛选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最大可能环境类型为实例,调查某河道周边环境质量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计算,最终筛选出最大可信环境污染类型,并对各层次排序做一致性检验。评价结果显示,河道重金属污染对周边人群和环境影响程度最大的风险类型是通过引水灌溉导致的土壤环境的污染,其次是经食物链危害动物、灌溉引起的植物受污染以及经食物链危害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0.
堤防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堤防的稳定性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黄浦江多个堤防工程为依托,构建包含堤身、堤基与环境因素3个准则10个因素的多层次结构,根据各因素对堤防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提出以安全系数影响程度为依据的权重求取方法,确定以各单因素与安全系数的曲线拟合公式为基础的指标评价值函数,建立基于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堤防稳定性风险评价模型,解决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主观性高的问题。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中,随着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完善,GNSS应用步入了多系统组合的新时代.为此,研究了GNSS多系统组合定位问题,运用正交试验法对GNSS多系统组合应用进行试验和设计,即3个因素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中以位置误差均方根和PDOP平均值为GNSS定位精度的评价指标,选取组合的系统、频率、高度截止角3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不同的水平,因此选用合适的混合水平正交表.最后选用合适的接收机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运用综合平衡法得出在特定地区特定环境下GNSS多系统组合的最优应用方案.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解决GNSS多系统的优化组合问题是切实可行的,数据计算和结果分析更加简便客观.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L9(34)正交实验预测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五组L9(34)正交实验结果作为训练学习样本集,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其预测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完备的正交实验样本集是基本训练学习单元,不可分割,其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同一类型同一实验条件下,完备的信息量大的正交实验样本集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能很好地预测其他完备的信息量小的正交实验样本集,这为正交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水平放置孔径8 mm、直径68 mm的网板,利用网板改变流体条件,成功培养出稳定均匀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网板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并考察常温下颗粒污泥对COD、NH4+—N、TP的去除性能,分别为90%、87%、83%,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速度及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网板式SBR反应器结构以及系统内曝气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在反应器内架设直径为16cm、孔径为8mm、孔间距为5mm且水平串联的网板,其中网板间距为20cm,在不同的反应器中保证网板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反应器内的曝气量.试验结果表明:加设网板的SBR反应器内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较传统的SBR更为快速稳定,颗粒粒径可稳定在3.0~5.0mm之间,且对TP、氨氮、COD等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提高了5%;当网板式SBR中曝气量保持在0.5m3/h时,颗粒形成及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会奖旅游属于典型的高端旅游市场,被看作行业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受到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北京会奖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将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并请专家对其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因素的权重,最后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优化北京会奖旅游的建议。这不仅能为北京会奖业的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决策依据,且能使北京会奖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实施了大粒径散体颗粒材料结构传力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散体材料结构中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力的扩散、荷载应力、自重应力的分布状况及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散体颗粒材料结构的力学特性,应用随机理论,探讨了不同于传统理念的新理论模型,所得结果对于岩土工程中散体材料结构工程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进水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板式SBR反应器处理校园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实际生活污水与试验室人工合成生活污水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废水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处理效果与实际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相当,进水基质不同并不会明显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但是由于校园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种类丰富,有机负荷较大,取用方便。从实际可行的角度出发,人工模拟合成废水成本较高,因此以校园生活污水为培养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运行研究比人工模拟合成废水进行培养研究更有说服力和实际意义且可操作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角模糊数和AHP综合的评价方法对海洋平台风险进行评估。首先简述了三角模糊数理论和运用AHP方法确定权重的步骤,并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和AHP的综合评价模型。然后以渤海某海洋平台为实例,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了各因素权重。最后进行了三角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GB=2.815,确定了风险等级为"一般",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气泵和砂芯曝气头供气,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曝气量为0.20m3/h,沉降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室温,在12~22℃的范围内变化,pH值为7.0±0.1.进水NH4+-N和TP浓度分别为200mg/L,60mg/L,COD容积负荷为5.87kg COD/(m3.d).对COD、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3%,对NH4+-N去除率达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