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织造模拟后浆纱毛羽的变化可评价浆纱可织性。对单纱精确上浆装置上浆后的浆纱经过织造模拟后毛羽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织造模拟后毛羽的多少取决于产生和消除的比率,同一时间内产生大于消除,毛羽增加;反之,毛羽减少。毛羽的多少与磨损频率、上浆率有关。磨损频率越高、上浆率越低,毛羽越多;反之,毛羽越少。考虑成本与质量,存在最佳上浆率。  相似文献   

2.
从毛羽测试目的着手,介绍乌斯特3型毛羽测试原理及特点,对某些术语做了解释,如毛羽H、毛羽不匀率CV_h、毛羽最大最小值等。图示说明了毛羽的变化图、波谱图、变异-长度曲线,频率分布图及其对纱线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在纱线毛羽测试仪上测试毛羽指数的方法,并运用纱线毛羽测试仪,具体分析几种工艺参数及有关工艺对毛羽指数的关系,说明纱线毛羽测试仪是能够应用于分析毛羽分布状态的。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突出于纱体表面的零散的弧圈结构形成了空气变形纱的毛羽,其与纱线主体之间的界限模糊,且其毛羽结构和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改变,对检测条件要求较高.通过4种仪器和方法对空气变形纱的毛羽进行了测量,认为EIB(Electronic Inspection Board)和Uster tester 4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与静态投影目测计数法检测结果较为相近:空气变形纱毛羽数量高于同线密度的普通精纺毛纱和精梳棉纱的毛羽数量;空气变形纱的毛羽数量多集中于短毛羽(毛羽长度在1mm以下)区,并且随着毛羽长度增加而急剧减少,呈指数关系,在长毛羽(毛羽长度在2mm以上)区,空气变形纱毛羽数量显著少于短纤维纱.  相似文献   

5.
针对毛羽检测的问题,搭建了一套纱线毛羽的数字化图像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纱线毛羽检测方法,可对连续采集的纱线图像序列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出可用于纱线毛羽质量评估的特征指标。通过对纱线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变换、背景处理、图像增强、动态阈值分割、倾斜纠正、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得到纱线的毛羽图像,并对毛羽图像进行细化处理,从而得到细化后的毛羽图像,以纱线轴线和主干边缘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基准线,对毛羽像素点进行识别判断,统计得到不同长度毛羽的根数。实验表明,图像法测试的结果与目测法的结果最大偏差在5%以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能够提高纱线毛羽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对苎麻细纱的毛羽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纤维细度,纺纱支数、细纱捻度、变性苎麻纤维与细纱毛羽的关系亦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纤维细度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纤维支数愈高,毛羽愈少。 2.纺纱支数对毛羽的数量有一定影响。支数愈高,毛羽量愈少。 3.提出了细纱捻度与毛羽的回归方程。 4.变性苎麻纤维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 5.提出了S_0=KN_1L_1d_0是衡量苎麻纱毛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纱线毛羽测试仪”的设计和具体结构及原理。仪器能直观毛羽情况,能测量纱线直径,并自动计数毛羽数,有数字显示。检测的毛羽投影长度为连续可调。纱线行进速度可分档变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苎麻纱毛羽形态、苎麻纱毛羽及均匀度的测试结果。指出苎麻纱的一些疵点和平行伸直度差的纤维是形成毛羽较重要的原因。所以,应保持良好的的工艺和机械状态来改善细纱质量。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毛羽可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评价黑板纱线毛羽水平,将绕有纱线的黑板经扫描仪采集图像,通过二值化、形态学运算、局部阈值等处理,得到黑板毛羽图像和毛羽量像素点,提出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环锭纺纱线黑板毛羽M指数,探讨M指数与毛羽H值、毛羽根数之间的关系。将24种环锭纺纱线的S1+2值和M指数分别输入到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RBF(radic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中训练并预测毛羽H值。将预测毛羽H值与实际毛羽H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预测精度上,BP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RBF网络次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织物的品质,对织机织造效率影响较大.针对原材料、前纺工序对毛羽的影响极大,其中细纱工序、络筒工序是毛羽形成的主要阶段,提出相应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1.
自动络筒机上毛羽减少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自动络筒机毛羽减少装置,并用涤棉纱和纯棉纱作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装置后,纱线毛羽有明显的减少,尤以5mm最多,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络筒速度和络筒张力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纱线毛羽在织造过程中的危害及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因素,指明了络筒速度、络筒张力对不同种类纱线毛羽的影响。从摩擦学的角度解释了纱线受到的摩擦力与纱线毛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length and the number of the protruding fibres of yarn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image acquisition technology. First, a yarn hairiness image is obtained by the series of image processing procedures that include grayscale transformation,skew correction,yarn binary image acquisition and yarn core binary image obtaining. Then,the hairiness is realized in single pixel width by the usage of thinning algorithm. Finally, a baseline of yarn core margin is obtained,and pixels that match 8-neighbor template correctly are found by row scanning in a certain area. From this,these pixels are judged and the real crossover points of yarn core margin and hairiness,i. e.,the starting points of hairiness,are gained. The real length of the protruding fibres is calculated by tracking hairiness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consta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