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俊光  王秀利 《科技信息》2010,(21):J0194-J0194,J0383
强夯置换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它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一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置换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是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震动能量,将地基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地基。强夯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震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相似文献   

3.
左来 《科技资讯》2012,(17):79-79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粉土地基具有施工简便、快速有效、质量可靠的优点,它对增强地基密实度、消除土层湿陷性、降低土层压缩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显著。本文就乌鲁木齐某工程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粉土地基方面的试验、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建永  高丹 《科技信息》2010,(24):29-30
强夯法是处理湿陷性黄土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经过强夯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显著提高,可以消除湿陷性而作为一般建筑物地基。强夯法经过多年的施工发展应用,其优点已被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5.
强夯法已广泛用于加固砾石,治理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黏、陛土、杂填土、素填土、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基。与其他治理软基方法相比,强夯法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操作都比较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加固效果显着,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广泛应用于加固各类土层,其作用可以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和密实度,消除不均匀沉降,降低压缩性,改善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过程中,土体变形量的变化规律对强夯的有效加固范围有着较大的影响,研究夯坑沉降量的变形规律对强夯法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实践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小玉 《科技信息》2011,(25):263-264
基础处理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黏性土与粉土、湿陷性黄土和低含水量软土、人工土石混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也可以用于防止粉土和粉砂的液化,并适用于高速铁路软弱地基浅层处理,消除或降低大孔土的失陷等级。基础处理强夯法是利用起重设备将具有一定重量的夯锤吊起,从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反复夯击,给地基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动,使得土空隙中的气体和液体排出,迫使土体孔隙压缩,使土粒结构重新排列,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强夯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确定.本文对强夯法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即动力固结法是将夯锤通过吊车从高处自由下落给地基冲击和振动,使土层致密,从而提高土层强度和降低其压缩性.本论述应用冲击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机理,影响强夯法加固效果的各种因素,提高研究、完善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处理辽西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强夯法处理辽西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技术参数,采用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并对比了试验路段在强夯前后的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夯击能为800~1600 kN·m、夯击数不小于8击,对处理深度4~6 m的湿陷性黄土较为有效,不仅可消除湿陷性,并可较大幅度降低压缩性.该成果已应用于阜新一朝阳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
孙万鹏 《科技信息》2011,(9):228-229
体有效加固深度既是反映地基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又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案的重要依据。采用高能级强夯加固深厚地基,特别是大孔隙湿陷性黄土地基、山区大厚度非均匀块石回填地基和抛石填海地基等可进一步提高地基土强度和均匀性,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改善其抵抗振(震)动液化的能力等,使强夯法的经济高效性得以更加充分地施展。文章结合某电厂净化站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对高能级强夯的关键技术、检测方法和综合评价进行了阐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坝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土坝坝体的加固为例,通过强夯前后的取样试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研究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坝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强夯后坝体土的湿陷系数平均为0.008,降低了65.2%,湿陷性完全消除;干密度平均为1.68 g/cm3,提高了23.5%;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平均渗透系数分别为0.65×10-5cm/s和0.28×10-5 cm/s,分别降低了85.5%和93.3%,也未发现土体剪切破坏现象;压缩系数平均为0.058 MPa-1,降低了80.2%,达到了低压缩性土标准;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倍和1.37倍,达到了预期的加固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睿 《科技资讯》2009,(23):67-68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强夯法处理路基的加固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中,为了及时掌握和了解强夯加固深度,并对加固效果进行正确评估,利用测振仪进行现场测振,通过对测得的振动波参数进行数值分析,获得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计算公式,同时利用重力触探方法对强夯后路基承载力进行平行检验.结果表明,有效加固深度计算公式与经验公式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测振仪测控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加固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能够有效的推动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其公路总里程增长迅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自古以来在处理地基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古代的地基多采用的是土层夯实法,这种地基甚至经过千年而不倒,这种夯实地基的方法也适用于处理高速公路的地基,强夯法在处理高速公路软、弱土地基中有着较强的优势,通过采用强夯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压缩性,而且还能改善砂类土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耿庄水库坝基土为湿陷性黄土。为了消除其湿陷性,采用了强夯方法对地基加固。从实测的加固数据可以看出,土壤的干密度同湿陷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土壤的孔隙比同湿陷性存在着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用于快速测定的干密度判别法可以作为初步判断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或者是否消除了湿陷性的经验性工具。同以往认识不同的是,本工程实践中,未发现土壤含水率同强夯效果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同心至固原段高速公路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方法,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根据施工的方法、试验数据、理论分析,提出了强夯法治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理论方法、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施工方法,论证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不同夯击能下的处理效果,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李辉 《科技信息》2012,(14):360-360
强夯法加固地基具有效果明显、经济易行、设备简单、节约三材等明显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粗颗粒非饱和土、含水量不大的杂填土以及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法尤为适合。因此在北方地区,利用该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已成为最常用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很成熟的方法之一;但也正是由于强夯法施工简单,一些施工单位忽视了对施工工艺的严格控制,甚至认为该方法技术含量低,从而导致加固失败的事例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路基强夯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冕  王海舟 《科技资讯》2008,(12):31-32
强夯法亦称为动力固结法,适用于砾类土、砂类土、低饱和度的粘质土和粉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路基。本文从路基强夯技术的概念及其优点出发,分析了路基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其加固深度影响因素、强夯法加固路基的施工程序及其要点以及强夯法加固路基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