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甘谷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栋 《甘肃科技纵横》2013,(10):136-137,81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土保持步伐,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构筑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生态绿色无公害居民菜篮子核心产区,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新农村建设.分析了甘谷县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中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关问题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广义内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并针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以及农、林、路及管理等配套措施的完善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措施,对提高当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测算及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本文依据相关规划和标准建立了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运用ArcGIS软件空间叠置分析工具和层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进行了测算,并探讨了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模式.结果发现,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潜力为35 241.85hm2,占区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72.34%;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农业产业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区内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宜采用"粮油基地"、"蔬菜基地"、"城乡统筹示范村"、"西部生态农田"等4种不同的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摸清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总结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经验模式,是发挥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势,提升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产稳产的一条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4.
面向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近年的大量相关新闻报道和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地梳理了当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度强调了农田基础设施的功能性,而忽视了其生态性.缺少生态化设计的农田工程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强烈人为干扰,造成田间生物栖息、繁殖、觅食等生境的改变,直接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现行农田工程设计进行现场调查与不足分析,并对高标田建设单体工程设计进行生态改良,结果为:(1)田间道路工程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与生物过路管道设计,增强道路透水性与低聚热性及小型田间生物的道路通过能力;(2)灌溉渠道工程采用动物逃脱渠壁与仿河段渠底设计,提高田间动物通过、逃离垂直渠道能力,在渠底附着生长的水生植物为鱼类、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3)排水渠道工程采用生态沟设计,利于田间动物、候鸟的觅食、栖息与繁殖,提高了水陆两种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交换.生态化设计既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建设要求,又减少设计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很好地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农田生态环境安全,美化农田景观,提升农业附加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科技》2014,(8):F0003-F0003
正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韦本辉,最近研究出一种自然资源友好高效利用型的水稻全新栽培法——"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能够提高水稻亩产量,建设高标准农田。韦本辉对笔者说,水稻的进一步稳产增产和降低生产成本,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粮食,除了选用良种之外,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重新构建适于水稻壮根健株的深厚耕作层,盘活土壤资源和有效利用天然降  相似文献   

7.
改造现状存在的大量中低产田,在各级财政资金的扶持下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稳定和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之一。赣州市信丰是一个原"中央苏区"农业大县,发展粮食生产始终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建设高标准农田关系着信丰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关系着全县的粮食稳定增长和安全。新时期下如何实现信丰农田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大局,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该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成果,针对丘陵区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对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34.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进而从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和集中连片程度三个核心指标层面对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丘陵区特定耕地资源禀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应在国家建设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地集中连片度、灌溉保证率以及农业产业规模5个影响因子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结合潜力空间布局,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示范片,并结合特色产业划分产业核心区,使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 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 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成果,针对丘陵区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对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进行 分析,结合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34.67万hm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进而从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和 集中连片程度三个核心指标层面对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丘陵区特定 耕地资源禀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应在国家建设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地集中 连片度、灌溉保证率以及农业产业规模5个影响因子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结合潜力空间布局,划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示范片,并结合特色产业划分产业核心区,使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庆云地处鲁北内陆黄泛平原,水土资源条件较差,中低产田较多的现实条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目标,利用水利农业综合措施,改善水利环境条件,合理配置农田林网,分别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治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田建设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建设的深入,农田建设管理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极不平衡的区位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农田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和区位布局,这也是各级政府、农业农村部门非常关心、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探明农田建设潜力,科学评价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农田建设潜力,对于未来...  相似文献   

12.
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 a聚焦"三农",各级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各种相应的激励和优惠政策。调查和研究表明,凉山州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许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救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高强、频发的自然灾害,极易诱发农田水利不利的连锁反应;特殊的自然条件,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滞后,中低产田居多。结合地方实际,从解决缺水、加强建管、标准化农田的建设等方面提出:(1)蓄引堤结合,大中小微并举,解决缺水问题;(2)坚持政府指导,农民主体,民办公助,多元主体合作,加强建设和管理;(3)落实主体,以政府投入为主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促进农田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空间重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选取北京市大兴区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乡镇作为分析单元,进行空间重构方法探讨;其次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出发,确定空间重构分析参数及标准值;最后对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空间重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大兴区各乡镇的耕地面积比例未达到60%的依次是亦庄镇、旧宫镇、西红门镇、黄村镇等,仅礼贤镇达满足要求,土地整治需通过土地利用转型解决;(2)满足高标准建设中形状指数要求的耕地斑块仅有2538块,占全区19.30%,形状指数处于1.06—1.5的比例最大;(3)农田基础设施占有率除旧宫镇、礼贤镇、榆垡镇、安定镇、庞各庄镇、魏善庄镇的农田基础设施不到8%外,其余各镇的农田基础设施占有率均已超出标准值,且以亦庄镇、西红门镇尤为严重;(4)大兴区大于13.3hm2以上的耕地斑块数共705块,占全区总斑块数的5.36%,需通过小块并大块实现耕地集中连片,以达到区域农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平台和分析工具,测算南靖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和城镇低效用地整治潜力,根据各类型整治潜力对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潜力的贡献,将整治重点区域分为复合整治区域、高标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区域和高标建设+后备资源开发区域三类。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7,(9):1445-1450
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应当妥善协调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耕地红线的关系.构建以耕地坡度级、利用等指数、耕地连片性、区位条件、灌溉保证率为因子的基本农田质量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类别分类的方式,对隆昌市划出或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进行评价,分析不同类别项目对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交通、规划、工业园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会对其综合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矿业工矿类、农业类、聚居点类等项目划出基本农田对其综合质量影响不明显或有所提升.同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于基本农田综合质量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临沧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飞  方源敏 《河南科学》2014,(3):376-38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耕地、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为依据,从云南省临沧市的基本情况和耕地利用现状出发,对临沧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临沧市耕地现状和基本农田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四象限法对临沧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潜力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临沧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任务,并进行了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以期为云南省其他地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带来启发和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条件下,努力提高临沧市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在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确保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及具体建设内容研究,对提高其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曲周县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从村域层面多个维度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判体系;采用Simpson与Pianka模型等测度了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区域及建设限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值域为[6.87,16.67],范围较大,表明影响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2)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Ⅰ级适宜区涉及135个村,总面积25 240.84hm~2,涉及耕地地块面积18 827.79hm~2,无论地力水平还是田间基础设施水平均相对较高,应为曲周县近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3)曲周县耕地的本底质量相对较高,而田间设施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灌溉条件、田间道路条件较差是共性,其改善与提高应为今后曲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明 《广东科技》2009,18(24):23-24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灾频发,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为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号召,进一步解决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落后而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笔者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的差别化探索——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别化土地整治已成为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供给优质土地空间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重庆土地整治的实践出发,分析发现其常规性土地整治的缺陷亟待克服.为有效对接重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需求,将重庆差别化土地整治格局划分为重庆主城优化整治区、环主城重点整治区、渝东北生态屏障建设特色整治区、渝东南岩溶生态恢复综合整治区4个类型区,并对准区域多元化整治需求设计了设施农业包装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国土综合整治模式、农村建设用地整合模式4种整治模式,最后分区提出了重庆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的基本方略和保障差别化土地整治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GIS连片性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单元(可整治区),共135个,占基本农田面积的59.92%;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与限制因素组合法,探讨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结果显示:晋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为近、中、远期整治区,分别占可整治区面积的29.55%,32.30%,38.15%;建设模式分为土地平整工程重点建设区、灌溉与排水工程重点建设区、田间道路工程重点建设区,分别占可整治区面积的32.91%,40.27%,26.82%.研究方法可为县域土地整治规划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