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玲  宁祥西 《科技信息》2011,(17):372-373
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环境是指以旧居住建筑为界面形成的街道空间环境,涉及的问题包括街道空间的比例形式,以及街道的环境质量。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作为与居民最为贴近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对现阶段城市旧居住建筑的沿街空间环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且能通过对某些街道空间环境元素的调整来改善己有的不良街道空间,来全方位地、真正地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张志娟 《科技信息》2010,(13):359-359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居民居住水平很低,城区有许多危险、破旧、狭小、杂乱的房屋,居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迫使各级政府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各级政府为了推动旧城改造,往往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原有居民迁往郊外,从而推动了人口居住的郊区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城市新建住宅在空间分布上以近郊区为主.并沿交通干线呈轴状扩展。而且,目前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已经极其稀缺。面对这样的情况,就会有巨大的人口从城市迁徙到郊区,而近郊片区以被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是最适合城市人口居住的片区,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的居住建筑出现在近郊区域。  相似文献   

3.
胡勇 《江西科学》2021,39(2):344-348
城市居住单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体,现阶段,高密度居住区域是中国城市居住单元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居住区的居住舒适性又是最重要的关注点.围绕着生态适应性原则和人性原则,首先了解了居住单元的关键概念及其涉及的关键要素,对以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关于居住单元精细化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别从小区建筑物内部居住环境、小区建筑物外部居住环境、小区内部支撑环境3个方面的20个基本指标,对建筑物和小区内部居住环境进行精细化挖掘.探讨居住单元的精细化空间特征,为居民购买住房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对城市功能空间组织与交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从不同服务范围内学生居学比率、过度通学、通学流视角分析了沈阳市学生居住与就学空间匹配性问题.结果表明:学生居住地与就学地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匹配性.不同缓冲区范围内,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平衡型节点(学校)分别占比29.46%,19.46%和25.90%,占比较低,而且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从通学流来看,学生入学比率普遍较低,多数学生居住地不在其学校服务区范围内,城市中心区入学率明显高于外围新城区;从过度通学来看,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生过度通学率分别高达82.56%,78.68%,75.43%,由城市中心到外围过度通学距离依次增加.应从构建多中心的居住-就学空间结构、居学平衡下的居住与就学空间布局引导、探究教育设施共享社区结构模式以及科学实施“多校划片”改革等方面改善沈阳市居住与就学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城市新城区建设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一种新形式。有计划地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对解决疏导主城区人口与产业、防止城市"摊大饼"式蔓延、解决"城市病"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人们也要警惕"新城新区热"背后存在的规划不合理、城区建设粗放、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该文以于洪区永安现代商贸经济区永安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为例,为城市新城区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安沣渭新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城市功能新区。其规划突出体现了生态低碳城市理念。本文将从政府和居民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政府在积极建设和打造沣渭新区的同时,有必要通过硬性把关严格审核建筑材料及居住设施能耗指标,同时居民也应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才能使沣渭新区真正成为绿色新城、低碳新城。  相似文献   

7.
居住休闲空间是一个包括地理位置空间、生态环境空间、人际关系空间、心理感受空间在内的综合空间体系。居住休闲空间分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空间布局的协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居住休闲空间的合理布局,就是要达到居民所处居住休闲空间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感受舒畅的和谐布局状态。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结合各种相关因素,探讨了改善和管理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策略,提出了可行性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定量分析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了大连市内4区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宅片区的信息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住宅片区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大连市居住空间分成低档住宅区、中低档住宅区、中高档住宅区、高档住宅区和超高档住宅区等5类.分别阐述了这5类居住空间的分布范围和特点,揭示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并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住房商品化改革、房地产市场、居民家庭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其分异现象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邹林芳 《科技咨询导报》2009,(32):99-99,101
近年来住宅建设快速发展,沿用了“封闭式”模式进行设计和建造。虽然方便管理,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加剧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和隔离.形象城市空间的合理联系和发展,降低了城市空间的综合性和人们交往的机率等等。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在符合当前情况的住区规划方法——“开放式居住”的住区模式。通过剖析其模式的生成方式.优点及存疑,结合上海世博园区周边的住区建设实例,探讨试模式的合理性,并总结了其运用的规划先决条件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城市喜好度的影响因素,本文借助了回归模型,以攀枝花市为例进行探究,指出居住年限与城市的喜好度之间线性相关,即居住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居民对城市的喜好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城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城区中居住区的建设正日益表现出全新的特征。作为古交市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的火山新区,其规划体现了该区特有的地域特征,从总体布局、道路及绿化等方面进行的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布局,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空间及环境档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解析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近代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和发展规律.方法 采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因果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结果 分析了自清中后期始逐渐形成的以保甲制度为基础的社区管理、相应空间结构及其组织秩序。结论 在城以“坊”、在乡以“村”为基层居住空间单元,其空间结构经历了农业经济社会背景下,封闭的地域居住空间单元向开放街巷形式的转变和规模结构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4.
居住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也一直在增加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文中同时考虑居住区的环境质量(Q)和居住区环境负荷(L),建立了系统化的方法来评价可持续居住区环境.Q部分是构建安全、健康、舒适、便利和社区性的人居环境;L部分是环境对居住和社区生命周期的影响.文中选择中国发展最快的、并给其他城市地区带来巨大影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来评价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作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文中给出了在杭州和上海进行的针对居住环境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将进一步研究居住区环境负荷(L)的指标部分以及权重的确定.希望该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质量改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社区是人类居住的基本环境,发展群众体育首先必须发展社区体育.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高校的支持将是最有力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体育场馆面向附近社区居民开放将对社区体育提供一个广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对武汉市新洲区3个乡镇11个村326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户居住空间选择偏好.模型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和年龄等个人属性特征显著影响农户居住空间选择偏好;家庭收入、宅基地面积和房屋建筑类型是促使农户居住空间选择的重要因素;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和城市向心力显著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因此,应合理的引导农户居住空间行为.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的延续。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城市空间不但向全体市民开放,还欢迎境外人士前来。而居住区空间则不同。小区,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基本居住单位,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静、安全和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小区空间理应属于小区居民所有,不容外界无关人员任意侵入。为此,小区空间的环境设计应采取与城市空间不同的对策。本文将以小区为居住单位来论述居住的空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上海浦东新区城市住宅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上海浦东新区城市住宅统计数据GIS研究与分析基础上,结合对新区24个街道、镇城市住宅空间分布的实地调查,总结了上海浦东新区城市住宅沿江、中部、东部空间分布不同特点.并从经济因子、交通因子、生态因子、世博作用、政府作用等五个方面,对新区城市住宅空间现有格局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新区城市住宅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混合居住社区的提出背景、混合居住模式在美国的实施情况,对混合居住模式的社会效果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混合居住模式比城市范围内居住分异的社会效果要好,且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后,以万科城市花园与新江湾城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了混合居住模式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按照居住生活﹑社会活动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居民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等活动的不同需求,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原有资源,倡导人与自然的真正融合,促进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