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益是1993年作为兰州大学生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分配到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改名为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的,当时他主要是跟着李民乾老师作一些与物理学和生物学交叉的研究课题.李民乾教授是他那一代中国实验物理学家中最早关注并投身于纳米科技研究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79,24(13):600-600
利用闪烁体设计的闪烁计数器和闪烁能谱仪用处广泛,因此,对闪烁体的研究颇为重要。 目前所使用的闪烁体基本上是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无机闪烁体有碘化钠(铊)晶体、硫化锌(银)等;有机闪烁体有蒽晶体、联三苯、噁唑环类等。即使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闪烁体,它的发光物质仍是有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仅起到基质的作用。作为高分手闪烁体至今未见文  相似文献   

3.
孙汉城 《科学通报》1958,3(5):151-151
我们以前曾报告了自制原子核乳胶的特性。当时自制对电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核-4的灵敏度为最低电离值的1.2倍。1957年2月我们参加了在苏联举行的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原子核乳胶问题讨论会以后,继续改进了核-4的性能,使它的主要品质与英国依尔福G5(IlfordG5)和苏联涅克菲P(НикфиР)原子核乳胶的品质相  相似文献   

4.
罗亦孝 《科学通报》1997,42(5):449-460
当代原子核物理的前沿是极端条件下原子核的研究.重离子核物理正沿着能量(激发能、核温度)、同位旋和自旋3个维度及非核自由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重离子物理的发展相适应,重离子加速器技术正在向更高能量、多种类放射性束和高品质(低能散和低发射度)束流3个方向发展.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是加速低、中能重离子束流的回旋加速器系统(见图1).近年来在HIRFL上进行了炮弹碎裂(PF)型放射性束流线RIBLL和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的研制.这是HIRFL最重要的发展升级.利用HIRFL系统和其他实验装置,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在重离子物理关于热核和远离稳定线原子核前沿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以PF型RIBLL和ECR离子源研制为重点,介绍HIRFL的最新发展;综述 HIR-FL上的中能重离子碰撞热核性质研究,包括轻粒子发射时标和发射源时空演化、三和四重碎片发射、复杂碎片发射机制、靶余核质量产额分布和相关衰变机制、热核限制性温度和不稳定核在平面和出平面发射等;本文还讨论近代物理研究所在HIRFL和高压倍加器强中子源及其他实验装置上远离稳定线新核素的合成,及远离核衰变性质和核结构研究的重要进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76,21(5):200-200
<正> 一莺歌燕舞春满园、万里河山展新颜。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广大工人、干部和科技人员批判了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科学研究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该所采取多种形式开门办科研,与工农相结合,努力为工农兵服务,科  相似文献   

6.
卢相顺  陈茂柏 《自然杂志》1995,17(2):106-10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于1993年6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通过了专家鉴定和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用于~(14)C断定年代(断代)研究的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有关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本文简单介绍加速器质谱的计数基本原理和~(14)C及其断代原理。  相似文献   

7.
曾谨言、孙洪洲的《原子核结构理论》一书最近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笔者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可作为胡济民先生的《原子核理论》的补充。国内第一本核理论方面的书是于敏先生在1959年写成的,那是一本倍受欢迎的书,但毕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1973,18(1):36-36
激光光波自动比长仪是测量精密线纹尺的长度计量基准仪器,它对发展国防尖端、精密机械加工和仪器仪表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伟大的方针指引下,1968年底,由上海机床厂、上海计量测试管理局、复旦大学、上海第二机床厂、上海精密机床研究所和沈阳仪器仪表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了以工人为主体的试验小组,协作研制激光光波自动比长仪,经过二年多时间试验研究,于1971年5月研制成功了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全部采用国产元件并应用激光、固体电路等先进技术的激光光波自动比长仪。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     
超耐热复合材料 日本航宇技术研究所复合材料结构研究室最近与宇部兴产公司、岛纺织公司合作,研究成功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耐氧化性三元织物增强陶瓷超耐热复合材料(Si-Ti-C-O纤维/sic母体)。 研制的材料,用高分子烧成法(PC法)制造。先将Si等有机物溶解成液体状,再将骨炭状三元纤维放在液体中浸透,然后烧成,变为含有陶瓷的高分子材料,再放在液体中浸透、烧成,使这一材料反复进行8次,而获得最终产品。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副研究员何葆光及其领导的细胞生物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乙型肝炎疫苗的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中的空白。以下是何葆光副研究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许多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射出β粒子即电子,同时它们也变为新的元素。每个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都会出现特有的能量光谱。帕萨迪纳加州技术研究所的史蒂文·科林(Steven E.Koonin)指出,围绕着原子核的电子是看得见的,但是我们一直忽略了放射性同位素所发出的β粒子光谱。他在《自然》杂志上写道,这种最近发现的量子力学效应能够产生一连串微弱的振荡,这样就使得低能量的β粒子光谱变形。  相似文献   

12.
何泽慧 《科学通报》1957,2(2):43-43
原子核乳膠是原子核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採测器的一种。苏联、英国、美國和其他国家郡已經制成了原子核乳膠,但制造的过程並沒有發表。为了要发展我國原子核物理学,需要各种必要的仪器,因而制造原子核乳膠也是必需進行的工作。我們根据少数前人提供的線索,对原子核乳膠制备过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对于制备过程中的規律得到了新的結果,可以重复地制造出一般品質同原子核物  相似文献   

13.
有马朗人是国际上第一流的核物理学家,现任日本物理学会理事长。作者等人倡导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是继五十年代玻尔-莫特逊模型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国际上现已成为一个较新的学派.作者特为本刊撰写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和原子核的集体运动》一文的主要内容是: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讨论原子核四极集体运动;这一模型成功地解释了低的集体态的性质;说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有四个极限等。  相似文献   

14.
桂华 《科学》2006,58(6):60-60
据Associated Press,2006-10-17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俄罗斯杜布纳原子核联合研究所的科学家于10月16日发表联合声明宣称.他们已成功制造出118号元素。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2021,66(30):3866-3872
摘要从手征有效场论的N~3LO两体和N~2LO三体核力出发,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开壳原子核多体微扰理论)计算了~(28)F和~(29)Ne的低激发能谱,并以此研究手征三体力对反转岛区域原子核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比采用纯两体与两体加三体力计算的~(28)F和~(29)Ne的低激发能谱,发现手征三体力对反转岛内原子核基态宇称反转现象有着重要的贡献.为了进一步探究三体力的影响,系统计算了丰中子Ne同位素的偶偶核基态波函数中的组态成分.结果显示,三体力显著地加强了跨壳激发效应,使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16.
原子核碎裂     
在相对论性原子核与原子核发生碰撞时,原子核会发生碎裂现象。唐孝威教授的《原子核碎裂》一文介绍了当前原子核物理学的这一前沿课题的研究概况。文章深入浅出,很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对欲了解这一内容的隔行专家来说,阅后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范围内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的发展,人们对原子核的认识从稳定核拓展至不稳定核.在不稳定原子核中涌现出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而研究这些现象是核物理领域的重要课题.过去几十年中,原子核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描述和解释原子核各种性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本文介绍原子核物理中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概念,简要回顾相对论密度泛函的发展历史,阐述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原子核性质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讨论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核质量、手征进动以及裂变动力学方面的最新应用.最后,文章简要综述原子核相对论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构建微观普适的第一性原理相对论密度泛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加速器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是一种大能量、高成本、高精尖的庞然大物,是高能物理学家探究原子奥秘的武器,令常人可望而不可及。随着加速器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如今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考古。天文、地理等领域已经越来越多地与加速器打交道。但很多人担心使用加速器的安全、成本等问题,期盼有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小型、低成本的加速器的问世。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1998年有一项振奋人心的成果发布,我国的科学家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世界上首创建成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SM…  相似文献   

19.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个到3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  相似文献   

20.
胡慧玲 《科学通报》1960,5(14):438-438
在党的领导下,北京大学物理系从1958年8月起,围绕着解决当前原子核结构理论的中心问题展开了大规模的科学研究的群众运动,经过一年半的奋战,得到了若干结果,改变了人们对原子核结构的某些传统观念,并为进一步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准备了比较广泛的基础。原子核运动是很复杂的,原子核内各核子彼此独立的运动和原子核整体的集体运动,是主要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