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构建苏州地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社会机构为支撑,着力建设潜质型创新人才基础平台、内升型创新人才实践平台、精专型创新人才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2.
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构建,同时结合创新实践,总结了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创造良好的教学软硬环境、实施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构建院系创新教育体系的培养平台等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旅游行业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创业教育与“智慧旅游”的发展向结合,培养旅游行业创新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梳理,提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阐明构建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1)旅游管理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模型研究;(2)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3)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构建;(4)创新旅游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体系,构建多学科的大工程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构建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本专业根据岗位需求的创新和为达到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课程行动体系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我们探索改革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顺应科技发展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自身特点,明确了电子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提出了建立优质的课程教育平台、构建工程实践平台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措施,形成了以学生培养成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11,(11):26-28
杭州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始终致力于构建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平台、构筑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创新,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的三大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建材建设、学科竞赛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3T”人才培养模式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构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结合“3T”人才培养模式,浅析构建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的原则,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有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应革除弊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人才培养、构建人才综合培养计划、创建弹性化为主的约束管理机制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孵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科技园应该集聚创新创业资源,构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把园区建设成为政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和专业孵化器的示范.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该文结合专业实际情况,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师资队伍方面探讨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在理论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规定性,两者都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主要剖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究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师资体系,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措施,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3.
市场岗位需求与教学课程模块实施协同创新策略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结合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实践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内涵,阐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突破制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以岗位能力素质为方向,优化课程模块体系设置;加强外部创新主体合作,构筑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双师型"的教学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4.
“五元”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经管类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复合式课程平台、互动式教学平台、仿真性实训平台、开放性研究平台,并从教学管理、办学条件等运行机制上保证“五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围绕服务地方和工程应用型培养特色,以南阳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定、专业方向的设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环节设定等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从多级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协同保障下的人工智能特色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来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优化和更新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设计开放型计算机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构建全程化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开放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在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基于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在我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农业类院校应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机遇,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导师制、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专业建设中,全方位提高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科技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拔尖人才"计划的实施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改革实验课考核模式、建立综合性实验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机械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事例,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以CAD协会为平台,以创新设计为手段,以校内外竞赛为激励机制的课外培养体系,构建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平台,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与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高质量的通信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文中讨论了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发挥学科优势,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实践。构建项目包括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打造整体的精品课程体系、构建先进的专业教材系列、改善创新实验平台与借助国际交流促进拔尖人才成长等。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实践,形成了较高质量的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与更好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