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所谓“‘3331’德育工程”,即要求在中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开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共同理想教育.这项德育工程与中国史中的国情教育的主题互为渗透、互相补充,国情教育始终体现着“‘3331’德育工程”的内涵,而这项德育工程又使国情教育的内容形成循序渐进、层次递进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独特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大学生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为什么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突出的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政治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人类发展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做出理论的概括。邓小平创造性地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我们必须了解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为什么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高尚的道德教育,国情教育在学生思想品格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国情教育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和做法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决定的。根据这一原理来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对我们认识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国情教育重点应放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方面,以便大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养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五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国情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教材中的国情知识是地理知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地理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国情教育素材 ,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势在必然。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分为二的辩证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要充分讲清国情优势 ,使学生知道优势所在 ,从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坚定其爱国信念 ,也要讲清国情劣势及相应国策 ,使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振兴意识。在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有关内容时 ,学生要了解到许多统计数据。其中我国各项自然资源的总量差不多都居世界前列 ,甚至居世界…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本文从国情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出发,阐述了国情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进而指出必须在充分把握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国情的基础上才能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也才能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强调指出:对广大青少年要加强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这说明;研究和发掘优秀的传统美德,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了宣传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历史已经证明,一个依靠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样,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山不会有什么希望。因为今天和未来都是从历史中走过来的,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离…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我们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需要;其内容包括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民族气节、继承优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其方法有结合课堂教学、多种形式并举、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与鞭生观教育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史入手,结合国情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高校应该将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一项重点内容,纳入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而且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国情教育、时事和世情教育等多种方式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了首位.在新时代,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史国史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构建新...  相似文献   

15.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的《说明》强调:“本书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从国情教育入手,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教育.”国情与历史紧密相关,诚如李大钊所说:“言国情者,必与历史并举,抑知国情与历史之本质无殊,所异者,时间之今昔耳.昔日之国情,即今日之历史;来日之历史,犹今日之国情.”多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对如何进行国情教育作了一些尝试,深感国情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党章修改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实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从十八大党章修改看中国道路理论内涵包括: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中国道路理论创新,完善中国道路科学内涵;从十八大党章修改看:党的指导思想修改奠定了中国道路科学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中国道路内容,"五位"一体布局强化了中国道路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华芬 《科技信息》2008,(12):297-297
中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其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精髓与本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作为历史课教师,我们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道德品质教育以及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新人等德育教育任务。让青少年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自觉地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十四大上,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近代史、现代吏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为了落实十四大精神,最近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它是一个既有理论指导性,又带有实际操作性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纲要》,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洋教育与海洋强国战略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海洋强国构成了海洋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海洋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海洋教育则为海洋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之基.海洋教育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还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海洋意识淡薄的影响,我国海洋教育存在明显缺失与不足,导致“海盲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海盲现象”充斥的国度是无法建设海洋强国的.因此,必须像消除“文盲”“法盲”那样消除“海盲”,切实做到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海洋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在教科书及相关读物中加重海洋国情教育内容.继续发挥政府、媒体及涉海高校在海洋教育中的组织和推广作用,在推进海洋教育普及发展中,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源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本文首先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接着论述了走此道路的必然性、正确性、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