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H.264/ACV标准压缩系统由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适配层(NAL)两部分组成。在视频编码层VCL中的熵编码(entropy coding)技术采用基于内容的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与—致变字长变码UVLC相结合的编码和基于内容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自适应的算术编码可以使编码器自适应采用动态的符号概率统计,因此可以利用已编码符号的概率统计使算术编码更好地适应当前符号的概率,从而提高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种适用于H.264标准的新型CAVLC解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264 标准中采用了基于内容自适应得变长编码CAVLC,提高了编码的效率。但由于采用了多个码表,码字的长度也不固定,使解码算法的复杂度很高。本文通过分析码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码流中第一个1的位置,即1前面连续0的个数m的方法,来重建码表,快速判断码长和确定码字。这种新型解码器设计,将大大提高解码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H.264中的上下文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并研究其采用的Golomb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Golomb编码参数选择的改进算法.利用前一个需编码的数值的Golomb编码最优参数,对当前编码参数进行预测,使当前编码参数更逼进它的最优编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原有算法能更好的压缩残差数据,在量化参数QP较小时,能带来一定的压缩增益.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系统的连续性和传输速率,提出对视频数据进行H.264编码并通过流媒体方式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案.系统采用S3C6410内部自带的硬件编解码模块MFC(Multi Format Codec)进行H.264标准的硬编码,并深入研究了H.264视频数据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打包方式及网络传输方法,最终通过Wi-Fi网络发送到接收端,实现了C/S架构下的H.264视频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硬编码的帧率达到30帧/s,同时具有压缩比高、传输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熵解码算法性能好坏是H.264视频解码器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CAVLC是H.264中采用的两种熵编码方案之一,通过对其解码过程的分析,用Verilog HDL实现了CAVLC解码器的硬件设计,用简单的加法操作代替耗时的查表操作,加快了解码速度,并实现仿真验证及综合,可达到1080p(@30Hz)视频的实时解码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系统的连续性和传输速率, 提出对视频数据进行H.264编码并通过流媒体方式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案。系统采用S3C6410内部自带的硬件编解码模块MFC(Multi Format Codec)进行H.264标准的硬编码, 并深入研究了H.264视频数据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打包方式及网络传输方法, 最终通过Wi-Fi网络发送到接收端, 实现了C/S架构下的H.264视频传输。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 硬编码的帧率达到30帧/s, 同时具有压缩比高、 传输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于冰 《科技信息》2011,(33):130-131
H.264协议是目前最先进的视频压缩标准,高复杂度是算法推广的最大瓶颈。本文研究了H.264的编码原理及其关键技术,并给出了H.264的DSP移植及优化方法,能有效的提高H.264编码器的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8.
对H.264/AVC的视频解码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H.264解码核的硬件实现方案,对熵解码CAVLC查表方案进行了优化.介绍了句法预测模块、反量化、逆DCT以及帧内预测模块的具体实现结构;并引入流水线、并行处理和状态机处理方法来提高处理速度,实现了解码结构上的优化.本算法在EP2S60F672C5ES FPGA上获得验证,结果表明给出的H.264解码算法是正确的,且有节省硬件资源和较快解码速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当代数字视频信号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的课题实验搭建了基于AVS+和H.264的硬件的压缩编解码平台,对高清视频进行了不同码率的压缩编码的实验,采用了客观质量评价方法SSIM以及PSNR对解码后的视频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与H.264压缩编码质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H.264的熵编码都采用基于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性能,但对信道误码非常敏感.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ABAC的算数码变长码联合解码算法,联合信源信道算数码解码之后的信息作为变长码的输入信息,再通过变长码格状图搜索获得最佳的符号序列.同时,在算数码解码部分可以利用变长码的码字结构信息来删除无效搜索路径,提高解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联合迭代解码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离解码器.  相似文献   

11.
AVS+(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 of china)是2012年颁发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CAVLC(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变长编码)和CABAC(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是该标准在熵编码部分采用的两种算法,相关领域对其研究甚少。分别介绍这两种算法的原理,并将其用C语言在x AVS中实现,最后通过实验对两种算法深入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CABAC算法复杂度较CAVLC稍有增加,但其获得的PSNR提高0.37 d B,码率降低11.4%,即编码压缩效果好,图像失真小,这种优势在低码率情况下尤其明显。综合两种算法利弊来看,CABAC算法的应用性和发展前景更广。  相似文献   

12.
H.264 视频编码标准的编码性能比先前相关标准有较大提高.但解码器复杂度有很大程度的增加,其中运动补偿解码模块是H.264解码器中耗时较多的模块之一.首先简要介绍H.264运动补偿解码原理,然后分别从运动补偿解码算法和ADI Blackfin533汇编指令优化两个方面对该模块进行优化.PC仿真实验结果和ADI Blackfin533硬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此优化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由于H.264编码器计算量非常大,为了降低编码器运行速度,使用了3级流水线,采用AHB作为总线接口.为了获得比较大的压缩率和编码质量,支持I帧、P帧,CABAC/CAVLC,16×16和8×8块的运动估计,支持最大分辨率为720×576.CIF Foreman视频序列的压缩平均码率为320 kbps左右,平均运行速度50 MHz,D1电影视频序列平均压缩码率为1.0 Mbps左右,平均运行速度为100 MHz.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H.264/AVC编码器、解码器的原理,分析了H.264的主要技术如分层设计、帧内预测编码、帧间预测编码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H.264/AVC的去块效应滤波算法中判断边界强度(boundary strength,BS)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判定BS的算法.通过详细分析H.264编解码过程的特点,结合Baseline Profile中边界强度值的出现规律,优化了原始的BS判定流程并且减少了计算量.通过Intel VTune试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