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位移方法进行隧道喷混凝土衬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拟合曲线的形式对可靠度的计算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在给出隧道喷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功能函数的基础上,分别用圆曲线、抛物线、双曲线和正弦曲线拟合拱顶曲线,按Monte_Carlo法对部分实例进行了结构可靠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抛物线和正弦曲线的效果最好,圆曲线次之,双曲线在位移法中则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2.
冼尚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812-5815
针对连续刚构桥成桥预拱度的设置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成桥预拱度的分段正弦曲线法。考虑连续刚构桥的收缩徐变、活载、预应力损失影响,采用分段正弦曲线将成桥预拱度拟合成为平滑曲线,得到了成桥预拱度值。通过一座实桥的成桥预拱度分析可知,分段正弦曲线法拟合的成桥预拱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以上,验证了分段正弦曲线法的可靠性,保证了桥梁行车的舒适及受力的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椭圆的“四心圆法”近似画法的误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了误差计算方法和对近似曲线进行修正的有效方法,并计算出一组数据,可供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4.
弹性连杆机构稳态动力响应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微分法得到了一种弹性连杆机构稳态动力响应灵敏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用差分法计算灵敏度存在的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较大、计算精度低的缺点,是一种精确有效的弹性连杆机构稳态动力响应灵敏度计算方法。文中给出了一平面四杆机构的灵敏度分析实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空间自由曲线形状误差计算的迭代逼近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自由曲线轮廓形状误差计算方法-迭代逼近法。基本原理是:在小误差条件下,把空间理论曲线离散为一系列小直线段,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构造实测点到理论曲线距离的近似解析公式;经多次循环迭代,最终获得的形状误差是最小区域意义下的近似。实验表明本算法运行过程稳定,结果准确可靠;算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离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曲线,提取有效的特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最近原则的微多普勒曲线分离和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建立了双基地雷达滑动散射点的微动模型,分析了微多普勒特性,然后采用Hough变换剔除锥顶正弦曲线,通过距离最近原则分离出锥底散射点的非正弦微多普勒曲线,对分离出的非正弦曲线求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出振幅。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脉冲电流测量线圈的研究和CAD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测量脉冲电流时RogowskiCoil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其电气参数和几何参数的计算。在测量高频电流时线圈与屏蔽盒之间的杂散电容对上升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建立了线圈的分布参数模型,并用EMTP软件计算方波响应曲线和上升时间。通过计算和实验发现在绕组和屏蔽盒之间并联电阻能有效地减小或消除振荡。建立了并联消振电阻后的分布参数模型,并用状态方程法计算了方波响应曲线和上升时间。编制的RogowskiCoil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包,可以设计dI/dt线圈、I线圈,并且可绘出误差曲线、方波响应曲线和各零件的工程图以及RogowskiCoil的装配图、原理图。  相似文献   

8.
为使普通数控机床能够加工差分插补NC代码所表示的工件,研究了一种基于角度二分法的多段微线段高精度逼近曲线方法,从而克服了等误差法的计算难度大以及等间距法曲线节点过于密集等缺点.OpenGL视口图形模拟和加工实例表明,该方法成功实现了差分插补NC代码到普通NC代码的转换,且程序运行稳定可靠,界面友好易用,加工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传感器优化方法在配置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存在测点聚集的现象,基于信息熵理论分析了优化结果和预测误差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考虑预测误差的改进优化方法,将归一化模态应变能之和的倒数作为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的主对角元,非对角元由结合了测点距离和响应水平的指数相关方程表示,以最大化Fisher信息阵行列式值为目标,采用逐步累积法得到最优测点位置.城轨车辆构架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优化方法在三种评价准则的表现上均优于经典方法,并且显著降低了测点聚集效应,证实了改进方法用于转向架构架应变传感器配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隔震系统对非比例阻尼动力响应的解偶效应,提出了可以计算任意多自由度体系时域动力响应的工程实用算法.引入一个实际隔震工程作为算例,在输入两种不同的地震波时,用本文算法计算地震响应,并与复振型分解法、双精度Fortran下的Wilson θ法及Matlab下的Simulink这三种方法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峰值响应误差.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其它几种算法的时程曲线完全重合,当隔震阻尼比取值为设计阻尼水准时,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分数阶控制器数值计算和应用难的问题,提出了分数阶微积分算予数字实现方法的评估策略,分析了分数阶微积分算予的多种数值计算法的机理和实现步骤.引入一个位置控制系统作为分数阶控制对象,将Mittag-Leffler函数的全记忆长度分数阶控制系统作为评估基准,提出了一种离散算法的近似性能函数,通过时域误差分析以及近似性能分析,对比研究了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的数字实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幂级数直接离散法得到近似离散模型需要记忆长度为100方可获得较好的近似,而连分式直接离散法近似离散模型为10阶时就可以获得较好的近似,因此连分式直接离散法比较适合于分数阶控制算法的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快速收敛的可行方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算例研究了尝试法计算中初始步长选取和收敛速度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步长确定法--约束近似法,避免了人为给定初始步长的缺陷。对比计算表明,本文方法还可大幅度地提高可行方向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3.
边际电价预测中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价预测中误差分析方法繁多、各方法之间可比性差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了电价预测中常用的各种误差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推荐采用一种新的误差分析方法即中值相对误差来评价各种电价预测方法的精度。实际算例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合理且有效。  相似文献   

14.
利用解析方法从常用两项AVO反演结果与Aki-Richards三项近似反演结果的误差分析入手,探讨两参数AVO反演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在合适的条件下两项AVO反演结果可以彼此转换,能够为新方法建立提供理论依据.误差表达式表明,结合常用两项AVO反演方法的优点可以获得新的两项AVO方法,和利用测井资料能够合理地校正反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适应直线拟合的角点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角点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基本问题,进行角点检测的关键是估算曲率。笔者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参考点的前后曲线方向估计的曲率计算方法。我们以离散点远离直线垂直距离误差最小为目标进行直线拟合,同时根据误差大小来自适应的选择拟合窗口的大小。很好地解决了角点曲率计算时拟合窗口大小和计算精度间的矛盾,实验证明,该方法抗干扰性好,且运算量不大,对于存在明显转折点的曲线角点有很好的检测和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类具有未知函数增益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监督控制方法并利用第二类模糊系统的通用逼近能力,提出一种新的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和新的鲁棒项,削减建模误差和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从而在稳定性分析中取消了要求逼近误差平方可积或逼近误差的上确界已知的条件.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状态有界,跟踪误差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有地面DEM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析,阐明地面是多个单元曲面在复杂的地形结构线上拼接而成的确定表面;对把地面或其局部视为随机曲面的观点以及以随机误差概括DEM误差的流行观点和方法提出明确异议,并给出具体论据和分析.针对所有DEM生成方法均使用内插方法却大多避而不谈逼近理论和逼近误差的怪现象,分析了正确的地面现、数据观、逼近观三者之间互相依存的紧密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逼近理论量化地分析了DEM主要生产过程的误差及其作用机制,指出符合规范的测绘数据能在该分辨率上正确反映地形结构特征;给出了规范数据常用的线性、三角形上线性、双一次拟线性DEM内插方法的内插误差模型,以及偶然误差在该逼近函数下的传播模型,指出并证明了DEM最优线性内插模型及其卓越特性;运用这些模型解释了历史试验中若干引起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机系统测试调速器静态特性,提出用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方法计算转速死区.在计入全部实测数据的前提下,可以求得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调速器确定性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非自伴随系统矩阵发生小改变时,求解摄动矩阵特征值的近似方法,改进了基于迹理论的近似计算方法。并和基于广义Rayleigh商的近似计算方法作了比较,给出了两种方法的误差阶。通过算例对两种计算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时间分割法的基本思想,从正弦曲线运动的物理意义出发,推导出插补正弦曲线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算法,分析了理论插补精度,编制出相应的轨迹插补程序.这种插补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插补精度和插补速度,适用于不带数学协处理器的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