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样品形貌和粒径大小是影响材料物理及化学性能的两大因素,表面活性剂在实现功能材料的尺寸设计及形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结构,综述了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和亲水基对合成纳米材料形貌结构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及种类对纳米材料尺寸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16PyCl)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前驱体,甲酰胺为助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不同形状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小角X射线衍射(SXRD)和N2气体吸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具有MCM-41的有序六方孔道结构,煅烧样品的吸附测量显示典型的Ⅳ型吸附等温线和H1型滞后环,孔径分布较窄。随着C16PyCl浓度的增加,产物形貌由不规则的螺旋球逐渐过渡到表面光洁的多面体形状。  相似文献   

3.
以丙酮、乙酸乙酯、二甲亚砜(DMSO)、丁内酯和乙腈为溶剂,水为反溶剂,采用溶剂-反溶剂法研究不同溶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斯潘80)及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0)对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奥克托今,亦称HMX)结晶形貌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HMX结晶形貌有显著影响,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大多数结晶体系中是一种更好的晶形控制剂。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机制及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分散作用;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几种制备纳米材料方法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锌微纳米晶形貌及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氧化锌微纳米晶,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锌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形貌氧化锌微纳米晶的生长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光致发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借助表面活性剂CTAB、SDBS、PVPK90可分别制得片状、棒状和花状纤锌矿型氧化锌微纳米晶,3种形貌的氧化锌微纳米晶均具有光致发光特性,尤其片状ZnO微纳米晶的光致发光峰最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纳米Cu颗粒离子溅射镀膜前后纳米尺度的形貌,发现镀膜改变了纳米Cu颗粒的形貌,分析了离子溅射膜的形成过程,探讨了镀膜改变纳米颗粒形貌的原因,指出了观察纳米颗粒形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量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相电阻和击穿电压,证明油包水的乳状液破乳机理,测定了含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溶剂对电毛细曲线的影响,据此,对由2CA918GE制成乳状液的破乳机理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8.
环糊精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25℃时环糊精作为添加物对3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并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相应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随环糊精浓度变化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添加物对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导法测定了微量酯类、醇类和高聚物添加剂对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并讨论了CMC改变的原因。对表面活性的复配体系,计算了相互作用参数βm和胶束相中的组分摩尔分数x1^m。结果表明:在复配体系的胶束相中,CMC小的组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当相互作用参数βm〈0时,CMC对理想体系的计算值有负偏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经石油磺酸盐(PS)浸泡后的载玻片与油、水的接触角以及经石油磺酸盐浸泡后的云母片的表面形貌,研究表面活性剂作用后的固体润湿性。结果表明:对于亲水固体,经低质量浓度的石油磺酸盐作用后,其上因石油磺酸盐单分子层吸附而发生润湿性反转,而经高质量浓度的石油磺酸盐作用后,其上因石油磺酸盐双分子层吸附而保持水湿性,同时其润湿性达到稳定的时间随石油磺酸盐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对于亲油固体,经低温高质量浓度的石油磺酸盐作用后,其润湿性难以改善,而经高温低质量浓度的石油磺酸盐作用后,其润湿性易因油湿性物质脱附而反转,但若此后该溶液继续作用,石油磺酸盐则会在新固体表面发生单层吸附,令其再次亲油;要高效利用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需要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以及作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纳米材料的特性,系统地论述了纳米材料、纳米涂层、纳米块体复合成型新技术,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籍此技术所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纳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着重介绍了纳米方面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发展纳米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对中性墨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氟碳表面活性剂(FSO)与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铵盐溶液(SMA)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中性墨水黏度、表面张力、粒度和书写性能的影响.考察了OP与FSO的复配效应.结果表明:添加OP与FSO复配的表面活性剂不但可以将中性墨水的表面张力调节到适当范围,而且改善了中性墨水黏度的稳定性.此外墨水中颜料炭黑颗粒粒度分布也较为均匀,墨水灌制成笔后划线书写线条饱满.  相似文献   

14.
添加剂在制备纳米氧化锌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硝酸锌和草酸为原料 ,添加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 ,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出草酸锌前驱体。经热分解得到纳米氧化锌。用TEM检测粒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 2 %的AES、Tween— 80、TX— 10 0和聚乙二醇— 40 0均能有效降低氧化锌粒径的大小 ,其中聚乙二醇— 40 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粉状物料称重系统的预测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粉状物料称重系统是以自动称量方式将粉状物料按预定重量分装的称重系统.本文对粉状物料称重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运用预测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预测控制算法以实现对该系统的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The feasibility of embedding 40 nm ZnO particles into porous textile material by using ultrasonic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ere studied. Through investigations, it is proved that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nanoparticle suspension is, the higher the weight of embedding percentage (EPW) is. However,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EPW will minish quick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exceeds 1%. In addition, the longer the process time of ultrasonic is, the higher EPW is. EPW is always higher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film and ultrasonic transducer is 1/2λ and 3/2λ, and lower when the distance is 1λ, and 2λ,. For 40 nm ZnO particles, EPW of the film effected by ultrasonic with the frequency of 42 kHz reaches the maximum.  相似文献   

17.
乳状液粒度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水乳状液的粒径分布是乳状液的重要特性之一。本文利用MS 2000 Micro激光粒度仪研究各因素对乳状液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剂的加入使乳状液细微化,但活性剂的浓度对乳状液的粒径大小影响不是很大;矿化度的升高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增大。聚合物的加入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变大,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的粒径增大,且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18.
矿渣微粉颗粒分布对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的灰色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研究了矿渣微粉颗粒分布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以30%(质量分数)比例的矿渣微粉掺入水泥中,测其胶砂强度和胶凝材料流动度,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微粉中10-20μm颗粒对7d和28d抗压强度具有最大影响度,20-30μm颗粒则对7d和28d抗折强度具有最大影响度,而10-20μm颗粒对胶凝材料流动度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长余辉材料余辉性能测试的标准化,采用屏幕亮度计测试了SrAl2O4:Eu^2+,Dy^3+长余辉材料的余辉性能;研究了激发光源、激发时间、样品粒度和用量对余辉性能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W三基色灯下激发15min可使余辉材料发光亮度达到饱和,随着样品粒径增大和质量增加,发光强度明显增强,余辉时间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20.
针对筛板孔口形状和大小不合理导致透筛物数量多、灰分高等问题,在研究筛孔水流特性和孔口流量的基础上,对圆弧波浪形筛孔筛板和直条长方形筛孔筛板进行了工业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圆弧波浪形筛孔大小和孔形较为合理,水流特性得到优化,显著减少了透筛物数量和灰分,有利于洗选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