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对灰树花菌体干重的影响,从中选择出适于该菌深层发酵的最适碳、氮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深层发酵培养基;并初步建立了一种胞外粗多糖的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Na2 SeO3)为硒源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以获得富硒黑木耳发酵液,为有机硒多糖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3种不同碳氮源培养基26℃于200rpm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时间测定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确定了最优培养基(每升)为葡萄糖20g,豆饼粉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在优选培养基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结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发酵液相比,在硒浓度为10-50mg/L时,黑木耳菌丝体的硒含量和生物量及发酵液多糖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0mg/L时,硒含量、生物量和多糖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0.48μg/g、9.37g和L20.3g/L;当亚硒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菌丝体硒含量降低,生物量、多糖含量亦下降.结果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好富硒能力,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会影响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和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效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相比,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对硒的吸收利用,并可促进黑木耳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但过量添加,则可抑制黑木耳生长并降低多糖含量和对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天麻醇提物参与灰树花液体发酵体系,检测所得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变化,研究天麻醇提物对灰树花胞外多糖生物活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4种胞外多糖样品进行单糖组成分析,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活化模型、人肝癌细胞(HepG 2)模型对灰树花胞外多糖生物活性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灰树花粗多糖样品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及少量的半乳糖等单糖构成;经纯化的胞外精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岩藻糖等单糖构成,单糖物质的量比依次为13.8∶3.9∶5∶3.7:1∶1.7,而添加天麻醇提物的胞外精多糖单糖组分物质的量比为12.7∶3.2∶5.6∶3.5∶1∶1.6。通过灰树花胞外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活化实验的结果可知,添加天麻醇提物的胞外精多糖对巨噬细胞有明显的活化作用,胞外精多糖、添加天麻醇提物制备的胞外粗多糖对巨噬细胞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胞外粗多糖对巨噬细胞无明确的活化作用。通过体外实验检测,4种多糖样品对人肝癌细胞HepG 2无抑制作用。添加天麻醇提物对灰树花胞外多糖单糖组分含量产生明显变化,但并未使灰树花多糖产生新单糖;添加天麻醇提物能提高灰树花胞外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通江鲜耳中分离出一株银耳孢子多糖高产孢子型菌株 TS907.5单孢子白色,卵圆形,大小3、8×4、2u,属营养型细胞,在摇瓶发酵液中,银耳孢子多糖累积量达13、6q/l。研究了氮源、碳源、温度和供氧强度对菌株生长及发酵的影响,测定出 TS607、5的银耳孢子多糖产生曲线。获得了适宜的发酵条件。发酵液经有机溶剂提取等处理,可制得银耳孢子多糖粉,收率为18、3q/l,含银耳孢子多糖纯度达57%,红外光谱分析与标准样品一致。  相似文献   

5.
皱盖假芝深层发酵液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粗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温度、时间、酸碱条件对其的影响.确定了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粗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80 ℃,盐酸浓度0.3 mol/L,时间2 h.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樟芝菌丝体(胞内)多糖和樟芝发酵液(胞外)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经口给予100,400,1 600 mg·kg-13个剂量的樟芝菌丝体和发酵液多糖30 d.结果显示樟芝菌丝体多糖高剂量组、樟芝发酵液多糖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脏器/身体质量比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有显著影响;樟芝菌丝体...  相似文献   

7.
在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体系中添加天麻醇提物,考察天麻醇提物对灰树花发酵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起显著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g/L天麻醇提物中的特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起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及优化添加量。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天麻醇提物能够显著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的含量,在其质量浓度为7g/L时,菌丝体干重、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08g/L、5.974%和2.055mg/g,与不添加天麻醇提物相比分别增加了0.36、1.29和1.44倍(P<0.05)。天麻醇提物中的特征成分分别为天麻素5.8375mg/g,对羟基苯甲醇1.1072mg/g,对羟基苯甲醛0.6601mg/g,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起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均为对羟基苯甲醛,其优化添加量分别为100、250、150mg/L。  相似文献   

8.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体系中单一添加天麻醇提物、苦荞醇提物及两种提取物的复配液,研究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同时对添加复配液后发酵体系中的残糖(还原糖)含量、pH值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复配液中天麻醇提物添加量为7g/L、苦荞醇提物添加量为5g/L时效果较佳,相比空白组(未添加提取物)和单一添加组(天麻、苦荞),胞外多糖产量分别增加了49.08%、13.76%、33.88%,菌丝体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1.10%、11.35%、26.69%,均显著地高于空白组(P<0.01)和单一添加组(P<0.05)。发酵动力学研究表明,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复配组相对于空白组能消耗更多的碳源物质促进胞外多糖的合成。因此,天麻和苦荞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显著促进灰树花菌体生长与胞外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将大豆粉作为氮源用于灵芝发酵液的培养,可明显改善发酵液口感利于灵芝醋的生产。试验表明,灵芝发酵液培养基配比为在20%的马铃薯汁中加入葡萄糖2.0%、大豆粉1.5%、KH2PO40.2%、MgSO40.05%,经发酵制取的灵芝发酵液多糖含量可达到0.94 g/L,同时制成的灵芝醋各项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选取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冠突散囊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利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发酵液中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探寻操作过程中苯酚用量、硫酸用量以及显色时间对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浓硫酸用量显色时间苯酚用量,当5%苯酚用量为0.6 m L、浓硫酸用量为7.0 m L、显色时间为40 min时,可以获得苯酚-硫酸法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多糖含量的最佳测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天麻醇提物特征成分香草醇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 EPS)合成的影响,在灰树花发酵体系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香草醇,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并记录菌丝体质量。研究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香草醇对灰树花菌丝体生长和EPS合成有促进作用;香草醇质量浓度为200mg/L时,促进灰树花菌丝体生长和EPS合成的效果最佳,相比于空白组(未添加香草醇)分别增加了21.1%和19.9%,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此外,在香草醇参与的灰树花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第13天开始生物量和EPS产量趋于稳定,第14天时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和EPS产量为最大值,分别为(1.42±0.01)g/L和(2.10±0.03)g/L,但低于天麻醇提物和对羟基苯甲醛实验组;且第14天同第0天相比,香草醇含量降低了68.3%。香草醇作为天麻醇提物中的特征成分可以被灰树花用于自身菌丝体生长和EPS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固体菌质中灰树花多糖的含量.方法:用苯酚-硫酸法,于488nm波长处测定其含量,结果:固体菌质中灰树花多糖含量平均为17.5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pH值及蛋白胨对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不同pH值和蛋白胨含量对灰树花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H值为5.0~5.5,最适蛋白胨用量为4~6g/L.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热回流法制备莲花菌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花菌子实体为材料,采用动态热回流法制备莲花菌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原料颗粒粒径、提取温度、溶液pH、液料比、溶剂回流率、提取时间对莲花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将动态热回流法与传统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热回流法制备莲花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颗粒粉碎度为3 500μm,提取温度为95℃,溶液pH为6.5,液料比为6.5-1.0,溶剂回流率为15%,提取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可以达到13.98%,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高16.1%,提取时间比传统法减少了3/4,溶剂用量比传统法减少了7/8。该方法可用于莲花菌多糖的规模化制备生产,亦可为其他真菌多糖及相关产品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嗜热链球菌为材料,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影响嗜热链球菌菌体生物量及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因素以及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碳源、氮源、初始pH值、温度、时间对嗜热链球菌生物量及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20 g/L、大豆蛋白胨5 g/L、胰蛋白胨5 g/L、培养液初始pH 6.5、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4 h时,菌体生物量达5.00×1019个/mL;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20 g/L、大豆蛋白胨5 g/L、胰蛋白胨5 g/L、培养温度为40℃时、培养时间27 h、培养液初始pH 6.5,胞外多糖产量达到为914.33 mg/L,胞外多糖产量相对于茵体的生长在时间上表现出滞后现象.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以4倍体积的sevag液加入多糖溶液脱蛋白,用三倍体积90%的乙醇于4℃时沉淀12 h,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小球藻异养培养的研究--C源、N源、接种量及初始pH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球藻异培养中的C源,N源,接种量及PH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源以葡萄糖和D-果糖为好,N源以KNO3和NH4NO3为好;较大的接种量可以缩小球藻的生长停滞期,延长对数生长期,提高生物量;最适宜的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7.
对小球藻异养培养中的C源、N源、接种量及pH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源以葡萄糖和D_果糖为好,N源以KNO3和NH4NO3为好;较大的接种量可以缩短小球藻的生长停滞期,延长对数生长期,提高生物量;最适宜的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是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生物体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以香菇新8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碳、氮源对香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发酵培养(25 °C,30天),烘干菌丝体称取其生物量,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碳氮源下菌丝体u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测定UGPase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PDA培养基比较,除以硝酸铵为氮源外,其余碳氮源均能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其中以麦麸为碳源的生物量最大(0.63g)。以小分子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有机复合物(麦麸和黄豆芽)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UGPase酶活性更高,同时,其香菇菌丝胞内多糖的含量也更高。其中分别以蔗糖为碳源,以麦麸作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UGPase酶活性(分别为4043.80U/mg和3873U/mg)和菌丝胞内多糖含量(分别为3.60%和3.86%)最高,ugp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19倍和6.52倍。【结论】香菇菌丝ug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UGPase酶活性以及菌丝胞内多糖含量三者之间显示出较高的正相关性。小分子碳源(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有机氮源(麦麸和黄豆芽)有助于香菇菌丝多糖的合成,其中蔗糖和麦麸可作为香菇液体发酵优势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