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种子包衣对作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玉米种子播种后苗齐、苗壮,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苗期病虫害相对防效40%—100%,增产幅度可达3.8%—12%。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总产量最大、用途最多的粮食作物。玉米按收获物和用途可分为籽粒用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3类,其中籽粒用玉米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品。指出我国籽粒用玉米及其制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菌毒素污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并从玉米育种和作物栽培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控制对策:1)选育并推广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种,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防治病虫害。2)选育并推广脱水快、成熟度好、利于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规范玉米籽粒晾晒及储存过程。3)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合理规范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使用低毒农药。5)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减少面源污染,降低重金属在玉米中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甜玉米和糯玉米的染色体标本做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甜玉米(L-11株系)和糯玉米(L-70株系)的染色体数均为2n=20,两者均为二倍体.甜玉米核型公式为2n=2x=20=2M﹢12m﹢6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2L﹢4M2﹢12M1﹢2S,按照Stebbins标准核型分类属于2B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9.66%.糯玉米核型公式为2n=2x=20=2M﹢8m(2Sat)﹢10sm,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2L﹢8M2﹢6M1﹢4S,分类属于2A核型,不对称系数AS.K%=60.41%.说明甜玉米(L-11株系)的进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玉米氧化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玉米淀粉最优氧化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45℃,pH值为9,氧化剂(次氯酸钠)用量为15ml。此外,还对氧化淀粉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产品糊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成膜性等性能,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玉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为世界上位居第二位的玉米产量大国,研究和发展玉米纤维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玉米纤维的研究和开发在国际上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小,成本高,进入市场的产品极少,因此降低成本是为要务。为此,通过研究玉米纤维概况、技术路线(包括纤维原料高分子聚丙交酯的合成研究等)和性能,认为玉米纤维具有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着色性能好,完全生物降解等特性,具备生态循环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纤维,可以从聚合与成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6.
张琦  丛斌  钱海涛 《河南科学》2012,(6):703-705
实验用聚合Cry1Ab和Cry1F基因抗虫玉米335YH、696YH的人工饲料饲养亚洲玉米螟幼虫,研究人工饲料中聚合基因玉米对其存活率和平均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用量处理下,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率均低于38%,平均体重均低于45 mg,说明聚合Cry1Ab和Cry1F基因抗虫玉米种子能抑制供试亚洲玉米螟幼虫的生长和存活.335YH 25%用量和50%用量的致死性差异不大,但50%用量比25%用量抑制幼虫生长的效果更好.696YH品种对幼虫的致死性和抑制生长效果受剂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口味,将玉米粉作为威士忌生产原料,部分代替大麦芽用于制作谷物威士忌,以出酒率和感官得分作为产品的考核指标,对麦汁比例、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酒率的影响因素顺序为发酵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发酵时间和接种量,麦汁比例的影响最小;感官得分的影响因素顺序为发酵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接种量和发酵时间,麦汁比例的影响最小。出酒率的较优生产条件为麦汁添加比例为20%,添加1.0%的酵母在20℃条件下发酵11 d;感官得分的最适条件为麦汁添加比例为25%,添加0.8%的酵母在16℃条件下发酵15 d。  相似文献   

8.
紫玉米花色苷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玉米花色苷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紫玉米花色苷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的影响下,其理化性质很稳定,同时清除O2-和H2O2的能力均未见显著变化,可见紫玉米花色苷的抗氧化性在体外表现得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zorbaxSIL色谱柱、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阔草清除草剂在玉米田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上的残留动态,建立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阔草清在土壤、玉米籽粒、植株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00%~96.80%,90.30%~93.50%和84.20%~94.20%,阔草清在土壤中的半衰期(t1/2)吉林为12.1d。山东为20d,山东为20d,降解速度较慢;在植株中半衰期(t1/2)吉林为4.3h,山东为5.5h,降解较快。但在收获的土壤、玉米和植株中均未检出。说明其残留污染性很小,可以在玉米田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玉米成长与温度的关系和霜冻防治的方法,论述了玉米发育期与降水的关系,指出灌溉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调质装置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便于玉米秸秆的快速干燥回收,需对摘穗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压裂、破节等调质处理。本文通过对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结构分析,确定了与其配套的调质装置,并以玉米秸秆含水率变化为试验指标,以调质辊间隙和调质辊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双因素试验,找出最优参数组合,为玉米收获机械扩展秸秆调质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攀西甜糯玉米所具有的优良特性说明其生产前景广阔,进一步分析了甜糯玉米生产利用的种类划分及各种类特点,阐明了攀西甜糯玉米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玉米淀粉的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种不同直链/支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及体外消化性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了淀粉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支(蜡质和普通)玉米淀粉与高链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高支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利用Brabender黏度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淀粉糊性质与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糊化及糊化后4℃条件下保藏24h两种处理方式对玉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直链淀粉含量与玉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峰值黏度、消减值、DSC糊化温度影响显著;在in-vitro消化模型中,4种玉米淀粉经两种方式处理后产生的消化产物总量以及消化速度均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而降低;4℃条件下保藏24h处理后,凝沉淀粉消化产物总量与消化速度均低于糊化淀粉,且降低程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回顾作物产量差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从产量实现的稳定性、群体发育特点、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特征及气候、土壤条件基础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玉米高产纪录田块与农户大田玉米的产量形成特征,设计了缩小高产纪录产量与农户产量差距,实现从小面积高产纪录田块到大面积高产的技术途径与方案。作物产量潜力的实现应是多层次的。产量目标不同,产量差距成因不同,产量潜力实现的限制因素、技术需求结构及增产途径也不同,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目标。理论上阐明了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差距成因的机制,明确了缩小差距的途径与技术对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西省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务件,国内外甜玉米加工产品的结构和市场分析,提出了在山西省实施以产品加工为中心环节的甜玉米产业化构思。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作者构建的植酸酶基因工程菌于产酶培养基中降解植酸及其盐类,释放出有效磷,每隔12 h对有效磷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相应酶活力,60 h和84 h时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出现两个峰值,此时酶活力分别达到1.453×105U/mL和1.501×105U/mL.并研究了该植酸酶基因表达菌株的产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9种不同处理的玉米培养液进行玉米培养试验,培养10 d后测定玉米幼苗的形态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玉米培养液显著影响玉米幼苗的根长、根部重量、根部以上部分植株高度、重量.施加28 mL菌体裂解液的玉米培养液,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的效果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见,该菌株能很好地表达活性植酸酶,并在其生长代谢作用下降解植酸及其盐类,所释放的有效磷对植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一种喜锌作物,通过大田试验得出:施锌肥能够增加玉米籽粒中锌元素的含量.但又必须配合氟钾肥。锌元素在灌浆期向籽粒中转移,有利于玉米籽粒的锌积等。人们可以选择含辞量较高的食物采调节膳食结构.以便达到安全有效的补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动态及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10年6~8月对亚洲玉米螟在秦皇岛地区春玉米田间落卵量和亚洲玉米螟为害玉米的严重程度及赤眼蜂自然寄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该地全年共发生2代,产卵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和7月末至8月上旬,高峰期卵粒数分别达到400粒和374粒,第一代卵孵化率97.18%,第二代卵孵化率96.09%,田间花叶率86.00%,百株蛀茎孔数754,蛀茎株率100.00%,百株蛀雌穗孔数70,百株蛀雄穗数77,蛀雄穗株率77.00%,蛀雌穗株率66.92%;玉米螟赤眼蜂在春玉米的第二代卵粒的自然寄生率最高达到21.56%。通过调查及分析得出,亚洲玉米螟在秦皇岛地区发生及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玉米及土豆淀粉磷酸酯制备条件(反应物配比、浓度、时间、温度、pH 值等)与产物 DS 值的关系,较详细地研究了磷酸淀粉的流变学特性、糊化温度、糊的保水性、冻融性、成膜性、抗霉性等优良性能,并进行了部分应用试验,为淀粉磷酸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