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哈萨克民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其中有着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既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民族历史上妇女们的地位与作用,又为我们树起为了民族的振兴而斗争,为了爱情和自由牺牲生命、富于智慧、贤能而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民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其中有着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既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民族历史上妇女们的地位与作用,叉为我们树起为了民族的振兴而斗争,为了爱情和自由牺牲生命、富于智慧、贤能而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谚语常被称为“日常经验的女儿”。它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是生活的提炼,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反映女性生活的汉英谚语展示了各种女性形象,并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女性形象的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藏族女性作家在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她们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新时期藏族女性经历的种种政治、文化冲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展现本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表现藏族女性的情感与精神方面的痛苦与困惑,完成了对本民族女性生存境遇的书写。同时,藏族女性作家以深沉的宗教情怀关照藏族女性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展现情爱救赎之路的破灭,并以寓于文本中的宗教救赎之路为藏族女性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性文学的趋同倾向是把女性形象叠印在民族危亡,阶级较量的广阔背景下,满腔热情地描写革命的女性与女性的革命。其审美呈现出粗犷豪放的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女性解放发轫于五四时期,湮灭在阶级、民族斗争的硝烟中,遮蔽于"男女都一样"的意识形态下.从80年代思想解放以来.在颠覆男权文化的女性文学书写中,采用了男女二元对立策略.但无论是"私语写作"、"女性雄性化写作"还是所谓的"超越性别写作"都归于失败,显出女性解放的虚弱与疲惫.  相似文献   

7.
姜可生的小说塑造了一群清末民初的女性形象.她们像传统女性那样温柔体贴,忠于爱情;接受了新式教育,才情兼备;而且有勇有谋,敢作敢为,同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作者创设跌宕起伏的情节,运用细节描写、间接描写和对比进行了刻画.这些女性形象秉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又表现出民国女性的新变化.作者借之启蒙开化,感动影响社会民众.女性形象虽没有新小说那么先进,却也对社会大众有一定的影响,被40年代的言情小说作家群借鉴并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燕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2):104-106
内蒙古少数民族中女性的地位历来较高,萨满教尊奉女性为民族延续的"绳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尊崇女性,歌颂女性坚强的生命意志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揭示出女性作为民族绳主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近年旅游业迅速的发展,旅游地女性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同时开拓了自身的视野.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乡不同民族女性在参与过程中由于受到家庭经济环境、个人组织能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提高家庭收入、建设家乡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方便照顾家庭的参与动机.当地女性成为"农家乐"牧家乐"老板或雇员、采摘园的雇员,组织成立刺绣合作社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旅游开发,也为女性创造了就业机会,保护和传承了哈萨克族的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藏族厚重的历史与民间文化深刻影响着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写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文明和本土民族文化的双重语境中,藏族女性汉语小说写作日益呈现出某种混杂性,生成了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性女性话语。当代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本土化书写主要体现在藏族女性生命历程与藏民族文化记忆之间的互动、藏民族民间习俗的性别内蕴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藏族女性基于本土文化的多样抉择等方面,显示出当代藏族女作家对女性民族历史、女性主体重构的努力以及对本土民族文化女性化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1.
古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一直演绎着“闺怨”的情绪。“五·四”反封建浪潮 ,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开始在社会变革、改造中表现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建国后十七年时期 ,而女性意识的蒙昧与觉醒正是造成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多年狭隘创作模式和第一次大的转型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前期的创作中选择了独特的角度,集中了大量的笔墨对在悲惨世界中的下层女性的生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塑造了日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层女性的群像,再现了这些女性的不幸遭遇,而且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她们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家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回族女性在伊斯兰文化中往往被搁置在男性附庸的位置。也由于回族首先是个隐忍而沉默的民族,更为缄默且坚强的回族女性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历来得不到太多的重视。在新疆新时期以来涉及到女性话语的小说对回族的民族性格特殊性的挖掘引发了读者对回族文学创作中女性话语深深的思考,对这一边缘群体的关注给予了文学史研究新的意义和课题。  相似文献   

14.
简姿亚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4):80-81,87
就女性解放思潮而言,辛亥革命时期,在西方女权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冲击下,男女平等之说转换为"男女平权",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权思想终于形成,女性解放思潮的发展终于达到高峰期。而这时的女性报刊在女性解放思潮的冲击下,从戒缠足、倡导女学、要求女性自立、倡导婚姻自由等各个方面来进行鼓吹、宣传,可以说,作为女性解放思潮的体现者和宣传者,女性报刊向我们展示了极其丰富的内涵。而女性报刊的这些宣传鼓动反过来又推动着现实社会中女性解放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中国与韩国用封建礼教维持了巩固的父权秩序,这使得女性只能处于社会的边缘,受到男性的统治与压迫。然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追求女性解放以及探寻女性自我价值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这一背景下,中韩同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呈现了共性的现象。本文着眼于张洁和朴婉绪女性小说代表作《方舟》和《活着的一天的开始》,以其中出现的知识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女性对自身价值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女性对父权制度的质疑与否定两个层面,探究20世纪80年代中韩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考察同一时期出现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分析女性主义文学给中韩两国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女性作家的女性小说创作异彩纷呈,形成前所未有的女性作家群体。女性小说强烈地表现女性作 家的女性意识,并且逐步深化,并以挑战男权文化,女性意识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7.
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自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女性文学的发端与发展,而女性文学则加速了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女性文学代表西方女性开始摆脱父权制文化和男性话语的束缚,逐步形成和构建起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从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内在联系、西方女性文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文学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台湾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几位女作家的作品 ,并指出台湾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认识经历了由外向内的转型 ,渐至全面、成熟、理性。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觉醒,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政治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为女性主体意识注入阶级、政治、民族等新的内涵,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中国女性自由独立、两性和谐的主体意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女性创作实现了新的主体精神超越.女性主体性的生长伴随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代社会文化政治变革的实践以代际累积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和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小说家们塑造了一大批有着不同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经受过许多艰难和挫折甚至是悲惨的失败,她们根据自己的标准来选择理想丈夫,追求自己的理想家园。这是当时社会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对当时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社会现实的深刻解读,对现代女性在生活和社会中追求平等独立亦有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