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板块力学和地球均衡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二三十年,作者在油气田地质学和含油气盆地构造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曾先后提出过三个有关学术问题。现汇总于此,以求教于同行。这三个问题是:建立一门新学科:《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的可能性;试行一种将板块构造应用于局部地区或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的方法,即:板块力学;将地壳均衡说发展为地球均衡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浅谈陆相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相盆地层序分析已成为地质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该文从中国中部、东部和西部广泛发育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层序分析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 ,认为在不同学者提出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中 ,以 T.A.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更适合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简要讨论了以地表露头、钻井岩芯与测井和地震剖面为主要分析对象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综合研究思路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赵重远于1981年提出了地球均衡的概念,并强调了地球均衡在沉积盆地形成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沉积盆地的成因,即沉积触发盆地,并对这类盆地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则对其进行更为深入地定量研究,所得的结果较自然地解释了小而深的“口袋型”盆地和大而浅的“碟型”盆地的出现。而在沉积触发盆地这个新理论提出以前,通常的地质理论对这两类盆地的解释都是比较困难的。同时,由所得到的结果可以估算在负载作用下岩石圈的挠度、应力等重要物理量。  相似文献   

4.
油气成藏期研究方法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成藏期研究是油气藏乃至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方法是通过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属于间接确定油气成藏期的方法。近年来,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技术方法的改进,为油气成藏期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流体历史分析方法、油藏地球化学方法、油储磁性矿物古地磁定年、油田卤水碘同位素定年、成藏门限分析等。本文阐述了成藏期研究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讨论了成藏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新学科的又一贡献─—评赵重远新著《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进展》赵重远教授早年即提出构建“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的设想,几十年来致力于此新学科的建设。他曾多次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很多学术讲坛或出版物上阐述他的思想,在1990年发表于《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松辽盆地的研究,提出了含油气盆地流体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含油气盆地流体史分析包括流体化学史和流体动力史,它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沉积环境、古地貌和构造性质及其演化在孔隙流体中的综合反映,并且决定了地层压力场、水化学场的形成与演化以及油气水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对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三大克拉通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史、基底和盖层性质及演化史以及克拉通盆地形成、发育、充填及演化史等方面的统一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克拉通是一个统一体”的新观点假说。如果这一假说成立,将会对研究我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学、沉积学、油气分布规律和油藏成藏机制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可能会提高我国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地区的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地层压力 ,尤其是异常地层压力对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分析了克拉通、裂谷、前陆三大类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 ,在收集了大量探井实测地层压力数据的基础上 ,统计研究了这三类盆地的地层压力分布模型。将该模型与俄罗斯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对比发现 ,异常地层压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 ,不同类型的含油气盆地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地层压力有增大的趋势。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分布表明 ,前陆盆地以异常高压油藏为主 ,克拉通盆地油藏压力轻微超压 ,裂谷盆地异常低压油藏有一定分布  相似文献   

9.
将含油气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价对象 ,可以建立统一的基于动力学的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有利区带和勘探目标资源评价新体系。在盆地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开发了含油气系统定量模拟软件PSMES ,并应用于开鲁盆地陆西凹陷的油气资源评价和含油气系统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地层压力,尤其是异常地层压力对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分析了克拉通,裂谷,前陆三大类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在收集了大量探井实测地层压力数据的基础上,统计研究了这三类盆地的地层压力分布模型。将该模型与俄罗斯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对比发现。异常地层压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不同类型的含油气盆地从古代到新生代地层压力有增大的趋势,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分布表明,前陆盆地以异常高压油藏为主,克拉通盆地油藏压力轻微超压,裂谷盆地异常低压油藏有一定分布。  相似文献   

11.
对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三大克拉通的区域构造背影及演化史、基底和盖层性质及演化史以及克拉通盆地形成、发育、充填及演化史等方面的统一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 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克拉通是一个统一体”的新观点--假说。如果这一假说成立,将会对研究我国含油气盆地区的构造学、沉积学、油气分布规律的油藏成藏机制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可能会提高我国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地区的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地区的油气勘测情况,针对鄂尔多斯轩东南构造的地理位置,油气藏的沉积演化形成过程以及地层结构特点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研究分析该油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以及油气藏在地下的分布规律,提出未来的勘测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实验室”是2000年1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成立的部级重点研究实验室,是国内目前唯一以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实验室。其主要研究领域为: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地质记录与环境效应;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与超大型矿集区;高原周缘新生代造山动力学及其与盆地的耦合关系;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地质灾害评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伟锋 ,男 ,汉族 ,195 8年出生于山东省莘县。 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 ,1990年在石油大学获得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8年在中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晋升为教授 ,2 0 0 2年被遴选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石油大学地质工程和构造地质专业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伟锋教授长期从事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油气储层地质和油气地质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石油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5.
含油气系统定量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含油气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价对象,可以建立统一的基于动力学的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有利于区带和勘探目标资源评价新体系。在盆地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开发了含油气系统定量模拟软件PSMEZS,并应用于开鲁盆地陆西凹陷的油气浆评价和含油气系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胶莱盆地发育演化及其油气前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胶莱盆地区域地质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特征分析,论述盆地的发育和演化阶段,并对胶莱盆地含油气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流体、封隔体和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流体、封隔体和含油气系统理论是 3个与油气运移密切相关的前缘地质科学理论。油气运移是盆地内的地流体活动 ,它贯穿整个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过程 ,直接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 ,同时还要受盆地外地流体的影响。封隔体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地层非均匀性、不平衡压实和不均一成岩的必然产物 ;封隔体具有封闭的水动力系统 ,与外部隔绝或有限连通 ,而其内部则是相互连通 ,因此 ,它既是油气的运聚单元也是油气的勘探单元。含油气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含烃流体系统 ,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控制了含油气系统的时空范围 ,研究含油气系统的保存条件是研究含油气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安达曼海陆续发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及含油气构造,因此安达曼海成为东南亚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丹老盆地属于安达曼海的一个次级盆地,其构造演化、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整体研究程度较低。为指导丹老盆地油气勘探,从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出发,系统研究了该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和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并与北苏门答腊盆地进行比较,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分析了其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可划分为前裂谷期、断陷期、裂陷期和弧后走滑拉分期4个时期;丹老盆地主要烃源岩为也拉组海相页岩,主要储层为拉廊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圈闭类型包括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可能的成藏模式包括下生-上储-背斜式、下生-上储-断块式和下生-上储-生物礁滩体;盆地南部的中深层层系以及碳酸盐岩建隆是丹老盆地未来寻找油气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徐怀民 ,男 ,汉族 ,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 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 ,1989年在石油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5年在石油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8年晋升为教授 ,2 0 0 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 0 0 1年被聘为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现为石油大学 (华东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兼地球资源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石油学会理事兼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怀民教授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和油藏描述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含油气盆地分析、油藏描述及建模、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  相似文献   

20.
Ⅰ盆地是东南亚某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勘探前景广阔.该文从构造演化、地层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