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替代“原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量”(atomic weight)这一广为大众熟知的术语却遭到“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的冲击,国内已将“原子量”改名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中的修饰用语“相对”二字不能改变“原子质量”的本质,而“原子量”与“原子质量”是表征两个具有不同特征而又相互联系事物的科技术语,不能混淆。将“原子量”改名为已用来表征另一事物的名词“相对原子质量”,这是不可取的,它会给科学界带来无穷后患。保留“原子量”这一术语是目前用来表征其所定义特征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主张沿用“原子量”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2005年4月7日来信,征求:关于采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抑或“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定名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两种用法都可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使用问题,我的看法是:1.这两类用法都是可以的,虽然我国规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近期审定公布的原子量数据仍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  相似文献   

4.
接2005年4月7日来信,征求:关于采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抑或"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定名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比较符合科学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原子量、分子量等名词,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基本上不再用,而是改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也如此,师生也都习惯了。原子量和分子量,词的本身没有明确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是指重量还是质量,而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则一目了然,比较符合科学性。我觉得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我同意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6.
“原子量”和“分子量”还是保留为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量”和“分子量”这两个词对于学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是实在太熟悉了。谁都知道它是指原子和分子的相对质量,而非为重量,定义也十分严格。虽然后来ISO31把它相应命名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人们总觉得它跟“原子量”和“分子量”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量”提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出版社每年出版一千多种科技类新教材,其中涉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图书超过200种。自从1986年的国家标准将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以来,编辑加工书稿时,将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就成为加工书稿的例行公事。大部分原稿还是使用原子量、分子量居多,有的是编者不清楚国标的规定;有的讲概念时遵照国标用相对原子质量,文中叙述却用原子量;有的认为用原子量比用相对原子质量好。编辑告知编者,改原子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是国标的规定,不应使用非法定单位,书稿出版后,评奖等会大受影响,出版社也要受责罚,编者只好同意修改。现在高教社出版的图书全部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但应该看到,相当多的科技工作者,并不认为相对原子质量方便、适用,相对原子质量在出版物上广泛采用是行政力量推广的结果。总结笔者多年的编辑出版体会,并征求多位相关学科编辑的意见,有以下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这一既方便又实用的术语.理由如下: 1. 原子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各有不同的内涵或不同的定义.某元素的原子量定义为"该元素所有稳定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相似文献   

9.
建议将“原子量”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量(atomic weight)一词是国际上有着悠久历史并普遍使用的一个名词。但由于这个名词落后于科学的发展、含义不够明确,国际科学界在近半个世纪中,对它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讨论,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下列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编后语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一直使用“原子量”、“分子量”这两个术语,其概念十分明确。1986年公布的国标GB3102.8-86根据ISO31,Part8对这两个术语进行了修改:8-1.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原子量)。8-1.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定义: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分子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述繁琐,遭到学术界强烈反对。1993年,国标GB3102.8-93中进一步简化为:8-1.1:“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原子量)。8-1.2:“相对分子质量”。定义: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分子量)。ISO31,part8: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原文为:此国标公布后,一直未能将“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真正推广,部分学者对出版界将“原子量”、“分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做法颇有意见。目前存在两组术语同时使用的现状。《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就此问题配合全国科技名词委展开调研、讨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共收到67位来自科研、教学、出版界专家的来稿来函。其中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的23位,占34%;支持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15位,占22%;建议两者同时使用的29位,占44%。修改术语要充分考虑约定俗成的原则。国标或其他规范的制定要尽量考虑已有规范,同时在对不妥之处加以修改完善时,应慎重,多做协调工作,这样才能形成高度统一,才能便于贯彻、使用。像“原子量”、“分子量”已在中国学术界存在多年,概念上很清楚,并不影响学术交流,不会带来混乱,而且目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下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AWIA)仍使用质子量、分子量的称谓。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主要应该在概念上接轨,何况国际上也并非只用relative atomic mass一词。为了和国际接轨采取原字对译的方式而废弃已使用多年的术语似乎有些成本过大。如果当时国标制定时考虑中文保留“原子量”与英文atomic weight和relative atomic mass对应,是否就不会产生这些问题,值得商榷。“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但因国标的影响力,很多学者已习惯使用,而且已写入中小学教科书,对新一代学子影响很深。这两个词经多年贯彻后虽反对之声仍在,但再改回去,对教育界将造成很大困难。此外,术语也应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争议很大,以及使用频率很高等特殊性,也有一些专家建议,保留国标中“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加注简称“原子量”、“分子量”,承认“原子量”、“分子量”的合法地位。这样既能保持国标的连贯性、稳定性,又能照顾到广大使用者的习惯性。这两组术语在概念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非此即彼”。“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字面上更能体现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准确性,而在行文叙述中使用“原子量”、“分子量”则更方便,有时还更利于理解。本编辑部认为这不失为一可操作的方案。在术语修订过程中,科学性、与国际接轨和约定俗成这些原则有时会产生矛盾,如何把握、协调这些原则关系到术语修订的成败。编辑部也希望通过此次讨论引起学界对术语修订原则的探讨。(执笔:魏星)  相似文献   

11.
苏联斯大林时期,意识形态严重干扰科学事业。经典生物学和遗传学彻底毁灭后,当局要召开全苏物理学家大会以打倒那些坚持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但是,由于原子弹与相对论的关系,这次大会最终被取消,从而避免了物理学的毁灭。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CPT原子钟的概念和应用,并简单分析了其结构原理,通过对国内外对CPT原子钟的研究情况来分析,对CPT原子钟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小型化和芯片化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从风险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原子弹工程的意义和优势,对中国原子弹工程中的风险构成要素(技术风险、军事风险和社会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围绕如何应对技术风险的问题,总结出三点成功经验,即权衡风险要素、强化资源配置和加强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14.
钱三强在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为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满腔热情,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他除了结合自身专业参加具体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外,还从战略决策与推动、工程组织与管理、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奔走呼号,一心一意地为我国能在世界国防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埋头苦干和出谋划策。在中国原子能事业开创50周年之际,探讨原子能事业的开创者钱三强的功业,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九旬豪情再创辉煌 2000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向全国高中生突出地展示了我国的两位杰出化学家,以及他们建树的足以使国人引为自豪的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实验中的经验反常往往激起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引导科学家进行扩展性探索,以创造解释性假说去合理解释之.创造性溯因是创造新假说的重要机制.现代原子模型的早期发展体现了经验反常、创造性溯因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有关档案显示,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美国制成原子弹的激发下,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为发展我国的原子科学研究做出了一些努力。其艰难之状和最终流产,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合成和确认的过程,以及IUPAC关于新元素的命名指南。介绍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英文名、符号及其推荐理由,并根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原则,提出了4个新元素中文命名的草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