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探讨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淫羊藿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及野生抚育、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依据。对40个种质产地野生粗毛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植株性状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用手持GPS基准定位仪记录各产地相应海拔、经度和纬度并通过查询各产地气象部门获取气候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淫羊藿性状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各产地居群植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变异性分析。淫羊藿植株性状与其对应环境因子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影响巫山淫羊藿各性状的关键因子为7月均温,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纬度。影响粗毛淫羊藿整体性状的主要为纬度、无霜期、年均日照时数、海拔,相对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对粗毛淫羊藿性状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选择适宜环境,可加快植株的生长发育,益于淫羊藿药材的种质。  相似文献   

2.
2000版中国药典中收录5种淫羊藿属植物入药,即传统中药淫羊藿.近年来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在植物分类、化学成分提取分析和药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淫羊藿属植物分布、化学成分、主要药效成分检测方法以及提取工艺、栽培和采收,并对中药淫羊藿在增强免疫机能、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的药效作用进行了简单概括.鉴于淫羊藿属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我国淫羊藿属资源丰富,建议从植物发育生理、代谢过程,以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以期更好的利用淫羊藿属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源调查及分类学研究,我国有淫羊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19种,其中柔毛淫羊藿Epimediumpubescens、淫羊藿Ebrevicornu、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为中国药典收栽种;粗毛淫羊藿Eacuminutum、天平山淫羊藿Emyrianthum、毡毛淫羊藿Ecoactum、黔岭淫羊藿E.1eptorrhizum为贵州省地方标准收栽种。黔北淫羊藿E.borealiguizhouense、毡毛淫羊藿Ecoactuln、德务淫羊藿Edewuenze为贵州特有种质资源;宝兴淫羊藿Edavidii、川西淫羊藿Eelongatum、无距淫羊藿Eecalcaratum、方氏淫羊藿E.fangii、少花淫羊藿E.pauciflorum为四川特有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中国境内十大功劳属(Mahonia)和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分布式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境内十大功劳属植物可分为西南一华中区、华南区、华东-华中区和热带区,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其次为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分别占中国十大功劳属植物总数的90.63%、3.13%和6.25%;四川、云南、广西是中国十大功劳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国的淫羊藿属植物可以分为西南-华中区、北方区、华东区、东北区和东南区,除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呈现东亚分布式样外,其余均为中国特有种;四川、湖北、贵州是中国淫羊藿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5.
从药用植物种类和地理分布、药材质量控制、生物学特性与生理生态研究、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几方面展开综述,回顾了淫羊藿属植物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对建立农林复合体系,开发淫羊藿中药资源和加强淫羊藿野生资源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淫羊藿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淫羊藿属植物分类和分布、化学成分、药理、生理生态、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应用核型似近系数及进化距离两个新参数,根据似近分析理论和淫羊藿属(Epim edium)植物核型数据对20种淫羊藿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距离作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E.pin-natum与其余19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远,细胞水平上研究结果不支持该属植物形态上大花类与小花类的划分。研究结果为该属植物资源利用、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箭叶淫羊藿及近缘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及近缘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将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E sagittatumvar glabratum、宽序变种E sagittatumvar pyramidale,毡毛淫羊藿龙头虎变种E coactumvar longtouhum并入天平山淫羊藿E myrianthum;描述了2个新变种,即贵州淫羊藿E sagittatumvar guizhouense和剑河淫羊藿E myrianthumvar jianheense;确认毡毛淫羊藿E coactum为一独立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分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量标本、野外居群的观察分析和文献研究,回顾了淫羊藿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分析了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的重要分类性状及演化趋势,初步提出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的分类系统。结果表明:分布于中国的淫羊藿属小花类群有20种,应以花部形态特征及演化规律为依据划分为4组:1.花辩扁平型组Sect.Campanulatae;2.花瓣浅兜型组Sect.Gibbae;3.花瓣囊型组Sect.Sacciferae;4.花瓣具短距组Sect.Calcar。  相似文献   

10.
7种黔产淫羊藿可杂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产贵州的14个居群、共7个种的淫羊藿属植物进行配对杂交及其结实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属所有的种类都可以杂交,不同的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实率最低的为15.38%,最高可以达到92.94%;从结实率看,7个种可以明显分成两类:1类,就是E.myrianthum,和另外6个种的结实率均较低,绝大多数在30%以下,2类,包括剩余的6个淫羊藿种,两两之间的杂交结实率较高。研究结果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的品种培育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同时也为该属植物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期黔产天平山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藿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确定淫羊藿药材合理的采收期.结果为不同生长期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有较大差异,花期>果期>花前期>果后期,从淫羊藿药材的品质、产量和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其生产应以花期至果期(4~5月)采收为好.  相似文献   

12.
万明香  何顺志 《贵州科学》2005,23(4):5-7,12
通过野外考察、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基本搞清了贵州壳斗科、荨麻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壳斗科、荨麻科药用植物共84种6变种,其中21种5变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贵州中药资源》中记载的4种为误载,12种为拉丁异名。  相似文献   

13.
何顺志 《贵州科学》1992,10(2):56-60
近年来我们整理中药资源普查采集的药用植物标本,对部分误定的标本进行了订正,从中发现贵州省地理分布新记录属2个(Aruncus Adans.,Gleadovia Gamble et Prain),新记录种和变种共14个,和一个新变种正安械(Acer davidii var.zhanganense S.Z.He et Y.K.Li),均入药;为研究贵州植物区系、药用植物资源及再版《贵州植物志》时提供资料,并为研究全国植物区系、植被区划及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6个黔产淫羊藿属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产贵州的6个淫羊藿属植物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该属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共有5条带,各个种之间的同工酶酶谱具有明显的差异。从POD酶谱上分析,E.acum inatum、E.wush-anense、E.chlorandrum、E.baiea li-guizhouense4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而E.sagittatum、E.letorrhizum2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远,与另外4个种之间的系统关系也较远。同时,推测认为该属在进化上是非常古老的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15.
贵州龙胆科、萝藦科等四个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基本搞清了贵州龙胆科、萝孽科、紫草科、茜草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贵州现有龙胆科29种(含变种),萝革科。58种(含变种),紫草科21种(含变种),茜草科81种(含变种),增添30种(含变种)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16.
贵州特有植物及其种质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前贵州特有或仅在贵州分布的种子植物共计280种(含变种),占贵州省种子植物总数的5.3%.它们分别隶属66科、144属.贵州特有植物,分布范围狭窄,环境恶化,它们不仅稀少,而且濒危.为此,三年来,我们择其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开发应用前景较好的15种植物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得出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101科399属835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95科,289属,823种,竹类4属11种,藤本54属153种(含变种、亚种)。分析了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茶科、野牡丹科等四个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升华  何顺志  汪毅 《贵州科学》2005,23(4):27-29,34
采用野外考察、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山茶科、藤黄科、桃金娘科和野牡丹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山茶科药用植物34种3变种,其中有12种2变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藤黄科19种,贵州药用新资源4种;桃金娘科14种2变种,贵州药用新资源3种;野牡丹科22种1变种,贵州药用新资源5种。  相似文献   

19.
贵州杜鹃花科、紫金牛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树志  王学军  何顺志 《贵州科学》2005,23(4):35-37,53
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贵州药用杜鹃花科、紫金牛科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采用野外考察、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结果发现贵州现有药用杜鹃花科植物55种,其中22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现有药用紫金牛科植物36种,其中7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