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17,35(23):111-111
 常有些研究生羡慕别的课题组的同学在高端刊物发表论文,而慨叹自己进错了师门;也有些学生借助自己课题组的科研平台发出"高档"论文,就以为自己将来独立做科研也能顺风顺水。但其实,很多青年才俊建立课题组之后,过了好久才发出"属于自己"的论文。  相似文献   

2.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一大特征.研究肿瘤代谢有助于解析肿瘤的发生机制并实现个性化治疗.近年来兴起的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全局分析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表征细胞、组织和体液的代谢轮廓,从而理解生理与病理变化;但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代谢流分析技术更能体现细胞代谢网络的动态变化,反映遗传或环境因素扰动下的代谢重编程规律.代谢流分析技术不仅...  相似文献   

3.
代谢是细胞和有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感应系统实时监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状态,并不断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途径来维持其稳态.代谢调控一旦出现紊乱,机体代谢就会发生异变,从而导致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乃至肿瘤等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发育、生长、繁殖、衰老等生命过程.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作为在代谢调控中起核心作用的激酶,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AMPK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揭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探索其治疗和预防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围绕近年来国内外AMPK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重点阐述AMPK在体内的激活机制以及本课题组在该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大学医学部朱卫国教授课题组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肿瘤抑制因子FoxO1是诱导细胞自噬的关键蛋白,其抗癌作用与其诱导自噬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斌课题组通过建立初期肝癌动物模型,首次捕捉到单个肝肿瘤起始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追杀"的过程并揭示其原理。这一研究将对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病机理和开发免疫治疗手段产生重要影响。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基因与发育》杂志。"肝癌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多数病人在确诊  相似文献   

6.
<正> 由我校电子系汪炳权副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承担的省科委重点科研项目“肝脏肿瘤3D图象显示和定位”于1992年5月5日在我校通过由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成果:(1)建立了以 PC 机为核心的实现肝脏、肿瘤血管3D 显示的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7.
巨噬细胞是肿瘤组织中一类十分重要的免疫细胞,它的M2型极化与肿瘤的恶化密切相关。GRP78蛋白作为肿瘤晚期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来促进肿瘤恶化,但GRP78对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分化是否具有干预作用依然未知。本研究利用体外纯化的GRP78蛋白来模拟肿瘤细胞分泌的GRP78,用其处理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然后通过~1 H 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发现经GRP78处理后细胞中有18种代谢产物,培养基中有14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进一步的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在GRP78蛋白处理后,RAW264.7细胞的糖酵解代谢明显减弱,而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加强,这与M2型巨噬细胞的代谢类型一致,表明经GRP78处理后,RAW264.7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这一发现表明肿瘤微环境中GRP78的存在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M2型为主的重要原因,这也为靶向GRP78的肿瘤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肿瘤的葡萄糖代谢率极高,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爱吃糖的是癌细胞。一项于2021年4月7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却发现,肿瘤中的非癌细胞,比如名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才是消耗葡萄糖的主力军。研究人员选取了结直肠癌、肾癌、乳腺癌等6种肿瘤模型,并利用了不同的示踪剂跟踪葡萄糖和谷氨酰胺这两种营养物质在不同细胞内的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研课题组是从事科学研究、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的基本单位,科研课题组的信息积累与管理保障了科研课题组的延续性发展。针对高校科研课题组管理现状,分别从科研课题组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内容、特点着手,构建了高校科研课题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合理、高效、综合管理科研课题组;实现了培养学生的完整生命周期;实现了科研课题组的动态管理;形成了科研课题组的数据字典,为我国高校科研课题组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三者不同的是,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事件的终点,可以与生物事件建立直接的关系.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比较高,且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代谢的改变.在近些年来的肿瘤治疗当中,代谢组学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它可以在肿瘤早期进行诊断,并从代谢角度整体对肿瘤疾病进行分析,个体化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上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MERS病毒,又被称为"类SARS病毒",是目前感染人类致死率最高的冠状病毒。我校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应天雷课题组与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周同庆课题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阐明了对MERS病毒具有超强杀伤力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7):124-124
[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课题组在日前出版的最新一期的肿瘤研究权威杂志Cancer Research上发表文章,阐述治疗肿瘤的中药狼毒巾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新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肿瘤课题组在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教授主持下,长期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中管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和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课题组带头人刘嘉湘教授现担任国  相似文献   

14.
学人风采     
正丁克,1973年12月出生。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1998年获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1~2005年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06年任密西根大学医学院Research Investigator;2006~2016年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2016年任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工作重点围绕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临床需求,设计和合成同时具有生物活性和成药性的"成  相似文献   

15.
<正> 我所在的"微光子学材料与器件"课题组从2000年开始从事微腔光学研究,与信息学院同岁,迄今已有十年.十年间,课题组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值得为傲的是2007年毕业学生宋清海,其博士论文被评为"2008年度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提名奖.回想自己的从教生涯,多年来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总结出的竟是古人早就有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此我将首先简单介绍宋清海博士的主要工作,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新闻:"重磅:癌症代谢检查点抑制剂横空出世!科学家发明神奇小分子,能消除肿瘤的免疫抑制性,还能提升T细胞抗癌效果!"在媒体、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宣布某种能够治疗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等患者众多的疾病的神奇药物横空出世。如果我们把这些消息都当真,世界上早就充满了各种"神药",早已不存在所谓"不治之症"了。其实上述的"神奇小分子"只是用小鼠做了实验发现它能抗癌而已。如果只靠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7.
过量的铜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即铜死亡。这一过程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代谢和诱导蛋白质毒性应激发生的,这一发现强调了铜稳态和肿瘤代谢之间的复杂联系。综述细胞铜代谢和铜死亡的具体机制,阐述铜基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铜死亡途径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视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免疫检测点阻断疗法等肿瘤免疫疗法近年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响应率低等显著缺点,需开发新的肿瘤免疫疗法以使更多肿瘤患者受益。胆固醇作为细胞质膜脂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代谢可以影响T细胞的质膜环境及效应功能。本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可以增强CD8+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关键胆固醇酯化酶ACAT1的活性,CD8+ T细胞质膜游离胆固醇水平上调,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显著增强,这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课题组,我不仅仅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针对学生在遇事时流露出的倾向,点出他们思考问题的误区、盲区,促使他们从"学生"向"职业人士"转变。以下我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前沿科学》2014,(1):94-94
<正>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冯雁教授课题组在酶稳定性机制、建立有效的酶稳定化策略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建立了酶活性中心稳定化新策略,阐明了酶动力学稳定性提高的结构基础。该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作为高效、环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剂,酶在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