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通过观看英文电影来了解西方文化并学习英语。英文电影名的中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学领域的热点。从翻译目的论出发,结合英文电影名的语言特点,通过分析电影译名的价值标准,探索了期待视野对英文电影译名的影响,并提出英文电影名的翻译应该将观众的审美期待和创作者的审美体验紧密结合的观点,以期让受众在学习英语文化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由于译者疏于对译名原则和国家标准的考证,不同媒体、不同地域对欧美人名进行重译、胡译、甚至乱译的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同一外国人拥有不同汉语译名。这无疑阻碍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妨碍了文化间的正常交流,因此重新规范人名翻译并制订具体的细则显得尤其必要。通过具体分析重译、胡译、乱译现象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译名混乱问题,各界人士必须协同合作,遵守译名制度规范,加强标准化意识,同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部门和翻译工作者还应采取具体措施,以确保人名翻译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以旅途为叙事重心的公路电影在欧美影史上各有经典,但欧洲的公路电影极少像美国公路电影一样获得热切的关注,这与欧美公路电影在文化地理空间的展示以及影像美学风格上的差异不无关系。不过,受文化亲缘关系的影响,欧美公路电影彼此间的相互渗透也极其深刻,它们之间的亲缘性与相似性是亚洲公路电影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目前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详细地论述了影片译名的原则与方法,同时还对大陆与港台译名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中国影片的译名工作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正>答是的,一般情况下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只要求著录其姓。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给出的条款为"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这是一个陈述性条款,意为既可以只著录其姓,也可以同时著录其名;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删去了该条款中的"可以"2字,使其成为要求性条款:"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只著录其性",意为通常不准许同时著录其名。例如:原题为"S.昂温(Stephen Unwin)",应著录为"昂温",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英、中文电影片名的特点,探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可译性限度。在可译性限度较大的状况之下,有些译名偏离原语片名,且同一影片三地译名迥异,而功能翻译理论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并指导具体的影片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7.
吕子青  卢叶玲  杜薇  薛剀 《科技信息》2011,(32):212-212
随着海外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片名被翻译成中文,而这些译名的好坏直接影响观众观看影片的欲望,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章将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原则,港台大陆翻译电影片名的特色等方面对英文电影翻译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8.
张郁芬  傅艳 《科技信息》2006,(11):27-28
本文剖析了当前英语电影片译名虚浮混乱的现象,提出好译名应具有三个特点:新颖别致、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同时提出翻译英语电影片名的几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与意译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英文电影名称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欢欢  万蕾  龙荣培 《科技信息》2010,(17):I0236-I0236,I0255
文章以英语电影片名为对象,探讨了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及方法。笔者以大量译名为例,提出了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即体现文化特色,电影主题,商业价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片名的翻译在翻译界引起诸多非议,没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一个片名多个译名的现象。本文从翻译的一般原则和电影自身的特点出发,提出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直译”和“意译”是百年难题,“直译”和“意译”没有统一的定义。翻译理论界一直把“直译”和“意译”的重点放在对译文和原文形式的比较上,认为重形式的翻译是“直译”,不重形式的翻译是“意译”。深入研究发现,“直译”和“意译”与形式无关,与词义有关,此观点是“直译”和“意译”重新定义的基础,因此推出翻译方法不是“直译”和“意译”,而是“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意译”。“音译”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术语,然而是一个错误的术语。  相似文献   

12.
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项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是翻译教学的首要任务。然而,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存在种种弊端。针对这种状况,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法,将对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直译和意译是中外译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争论的实质是对直译和意译存在着主观性和模糊性的认识。直译和意译并不是两种对立的翻译方法,翻译的过程也不是在直译和意译之间选择的过程,而是寻求译文和原文的无标记性对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六祖坛经》英译始于黄茂林先生,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在佛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黄先生英译本语言流畅,翻译风格清新,使用了多种翻译手段,是个难得的好译本。但是,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也同样存在着佛经英译中普遍反映的难点问题,相关研究可资佛经英译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还要做出创造性的叛逆。文章针对翻译界存在的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错误认识,以及把"创造性叛逆"与"翻译标准"对立起来的现象,通过分析两个术语的概念与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翻译现象,说明了创造性叛逆是一种现象而非一种翻译策略,并且进一步论证了创造性叛逆和翻译标准在翻译过程中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英汉翻译中对原作比喻修辞格进行恰当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原作风格神韵的完美再现。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根据原文内容和形式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而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基础,关键在于喻体的翻译,在于读者对喻体的可接受度。如果原文中的喻体能够被译文的读者所接受,那么就可以选择直译;如果原文中的喻体不能被读者接受或完全接受,就需要灵活地采用其他手法进行翻译:或直译加意译,或对喻体进行适当的转换,或完全意译而舍弃原文比喻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德国翻译理论家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在翻译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旨在探讨译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对应的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可表演性"作为戏剧翻译的准则是西方戏剧翻译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苏珊·巴斯奈特在"可表演性"问题上的立场变化,剖析了巴斯奈特戏剧翻译观的形成过程、前后主张以及立场变化原因,力图揭示巴斯奈特戏剧翻译观的构建基础、理论缺陷以及对中国译学理论研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进口商标翻译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标是一种商品表面或包装上的标记、记号,使这种商品和同类的其他商品有所区别。商标翻译是把商标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井尽量保留原商标的风格和含义,它属于商务翻译的一种,有其自己的翻译原则、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丘晓芬 《长沙大学学报》2014,(3):105-106,110
功能翻译理论重视翻译目的,把翻译拓展为一种交际行为,并将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重要因素,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商务英语翻译具有重大意义。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了方向,实现了翻译的交际功能。连贯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论,又相互作用,实现了原文信息的尽量忠实和译文的连贯与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